一种模块化磁吸超薄充电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54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磁吸超薄充电宝,它包括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以及至少两个电芯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及放电模块均为扁平块状体且彼此宽度相一致,相邻两个电芯模块的侧边之间通过磁吸方式吸合并共同形成电芯模组;充电模块和电芯模组的侧边之间、放电模块和电芯模组侧边之间均通过磁吸方式相吸合;充电模块和电芯模组之间、相邻两个电芯模块之间、电芯模组和放电模块之间均通过弹性磁性触点接触连接。本产品的组装过程简单高效,而且各模块均采用扁平块状体设计,占用空间小,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磁吸超薄充电宝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宝,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磁吸超薄充电宝。

技术介绍

[0002]充电宝满足了人们移动充电的使用需求,正在朝着更轻量化、更便捷的方向发展。申请号为CN202220359155.4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充电宝,其中,充电壳包括壳体和插电槽座,通过主电池与壳体卡合固定,活动壳与壳体水平滑动连接,使用的时候通过壳体来进行安装主电池和活动壳,当使用者需要电量较少的时候只需要在充电壳的内部安装主电池即可正常使用,并且将活动壳推拉收纳在壳体的中部。该产品具有两大缺点:第一,推拉的安装过程繁杂,便捷性不够;第二,充电壳属于框架结构占用,占用的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磁吸超薄充电宝。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磁吸超薄充电宝,它包括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以及至少两个电芯模块;
[0005]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及放电模块均为扁平块状体且彼此宽度相一致,相邻两个电芯模块的侧边之间通过磁吸方式吸合并共同形成电芯模组;
[0006]充电模块和电芯模组的侧边之间、放电模块和电芯模组侧边之间均通过磁吸方式相吸合;
[0007]充电模块和电芯模组之间、相邻两个电芯模块之间、电芯模组和放电模块之间均通过弹性磁性触点接触连接。
[0008]进一步地,充电模块上具有充电接口,充电模块内具有充电电路。
[0009]进一步地,充电接口为Microusb接口或者Type

C接口。
[0010]进一步地,放电模块上具有升压电路,放电模块上具有输出接口。
[0011]进一步地,输出接口为USB

A接口或者Type

C接口。
[0012]进一步地,充电模块的一侧侧边上、放电模块的一侧侧边上、电芯模块的两个相对称的侧边上嵌置有磁吸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电芯模块上的磁吸块的位置相互对应。
[0013]进一步地,充电模块、放电模块、电芯模块上的弹性磁性触点的位置相互对应。
[0014]进一步地,弹性磁性触点的前端面为平面。
[001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磁吸超薄充电宝,将充电模块、放电模块、电芯模块独立设置,使用时通过磁力吸合,配合弹性磁性触点进行电连接,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组装方案,只需要根据电量的使用需求增减电芯模块即可,利用磁吸方式使组装过程变的简单高效,而且各模块均采用扁平块状体设计,占用空间小,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弹性磁性触点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充电模块;2、电芯模块;3、放电模块;4、电芯模组;5、磁吸块;6、弹性磁性触点;11、充电接口;12、充电电路;31、升压电路;32、输出接口;61、前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如图1所示的模块化磁吸超薄充电宝,实施一,它包括一个充电模块1,充电模块1上具有充电接口11,本实施例中,充电接口11为Microusb接口,充电接口11与充电模块1中的充电电路12连接,充电电路12负责把5v电压降到4.2v左右,因为锂电的电压在2.7

4.2V之间,该充电原理类似手机充电。
[0021]还包括两个电芯模块2,每个电芯模块2的侧边上嵌置有磁吸块5,两个电芯模块2上的磁吸块5的位置相互对应,因而通过磁力实现吸合形成一个电芯模组4;两个电芯模块2上相对的侧边各自设置有一个弹性磁性触点6,两个电芯模块2上的弹性磁性触点6的位置相互对应,弹性磁性触点6采用市售的弹性探针,由针管、针头以及针头内的弹簧组成,针头下压弹簧使之具有弹力,工作时,针头始终与针管接触实现电流导通,电芯模块2上的弹性磁性触点6在内部连接电芯模块2的电芯,应当理解的是可通过导线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磁性触点6的前端面61为平面,当两个电芯模块2通过磁吸块5相互吸合时,两个电芯模块2上的弹性磁性触点6也对应接触,下压弹簧并在弹簧的作用下两个针头互相抵在一起,由于针头前端面61的为平面,因此二者接触面大,也就避免发生断流现象。
[0022]还包括一个放电模块3,放电模块3上具有升压电路31,升压电路31把3.7V电压提高到5.OV,放电模块3上具有输出接口32,输出接口32采用为USB

A接口或者Type

C接口。
[0023]充电模块1和电芯模组4之间、电芯模组4和放电模块3之间均通过磁吸块5磁吸连接,同时充电模块1和电芯模组4之间、电芯模组4和放电模块3之间也通过弹性磁性触点6电性连接,连接方式同两个电芯模块2方式一致,因此不做赘述。本实施例中,充电模块1、放电模块3以及放电模块3均为扁平块状体且彼此宽度相一致,因此形成了一种可拆卸式的模块化磁吸超薄充电宝。应当理解的是,为了方便对齐模块间的对齐,可以采用在模块上增加对齐标志位等方式实现。
[0024]实施二,它包括一个充电模块1,充电模块1上具有充电接口11,本实施例中,充电接口11为Type

C接口,充电接口11与充电模块1中的充电电路12连接。
[0025]还包括三个并列的电芯模块2,每个电芯模块2的侧边上嵌置有磁吸块5,三个电芯模块2通过磁力实现吸合形成一个电芯模组4;每两个电芯模块2上相对的侧边各自设置有一个弹性磁性触点6,两个电芯模块2上的弹性磁性触点6的位置相互对应,由针管、针头以及针头内的弹簧组成,针头下压弹簧使之具有弹力,工作时,针头始终与针管接触实现电流导通,电芯模块2上的弹性磁性触点6在内部连接电芯模块2的电芯,应当理解的是可通过导线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弹性磁性触点6的前端面61为平面,当两个电芯模块2通过磁吸块5相互吸合时,两个电芯模块2上的弹性磁性触点6也对应接触,下压弹簧并在弹簧的作用下两个针头互相抵在一起,由于针头前端面61的为平面,因此二者接触面大,也就避
免发生断流现象。
[0026]还包括一个放电模块3,放电模块3上具有升压电路31,升压电路31把3.7V电压提高到5.OV,放电模块3上具有输出接口32,输出接口32采用为USB

A接口或者Type

C接口。
[0027]充电模块1和电芯模组4之间、电芯模组4和放电模块3之间均通过磁吸块5磁吸连接,同时充电模块1和电芯模组4之间、电芯模组4和放电模块3之间也通过弹性磁性触点6电性连接,连接方式同两个电芯模块2方式一致。本实施例中,充电模块1、放电模块3以及放电模块3均为扁平块状体且彼此宽度相一致,因此形成了一种可拆卸式的模块化磁吸超薄充电宝。
[0028]综上所述,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磁吸超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充电模块(1)和放电模块(3)以及至少两个电芯模块(2);充电模块(1)、放电模块(3)以及放电模块(3)均为扁平块状体且彼此宽度相一致,相邻两个所述电芯模块(2)的侧边之间通过磁吸方式吸合并共同形成电芯模组(4);所述充电模块(1)和电芯模组(4)的侧边之间、放电模块(3)和电芯模组(4)侧边之间均通过磁吸方式相吸合;所述充电模块(1)和电芯模组(4)之间、相邻两个电芯模块(2)之间、电芯模组(4)和放电模块(3)之间均通过弹性磁性触点(6)接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磁吸超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1)上具有充电接口(11),充电模块(1)内具有充电电路(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磁吸超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11)为Microusb接口或者Type

C接口。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海峰靳洪龙敏辜嘉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飞行客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