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式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015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袋式过滤器,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该袋式过滤器包括支撑架、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进液管和出液管,该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对称的安装于支撑架上;该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罐体、第一上密封盖和第一布袋过滤网,该第一罐体上侧设置有用于与进液管连接的第一入液管,该第一罐体下侧设置有用于与出液管相连接的第一排液管;该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罐体、第二上密封盖和第二布袋过滤网;该进液管包括进液口、第一进液接口和第二进液接口;通过采用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进液管和出液管自动化的实现了对待过滤液体的进液、过滤和出液,提高了过滤效率,过滤效果佳。过滤效果佳。过滤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袋式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袋式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袋式过滤器一种结构新颖、体积小、操作简便灵活、节能、高效、密闭工作、适用性强的多用途过滤设备,袋式过滤器是一种新型的过滤系统,袋式过滤器内部由金属网篮支撑滤袋,液体由入口流进,经滤袋过滤后从出口流出,杂质拦截在滤袋中,更换滤袋后可继续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袋式过滤器存在安装和拆卸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且现有技术中的袋式过滤器对于待过滤液体的流量不便于精准控制,过滤精准度差,因此,针对此现状,迫切开发一种袋式过滤器,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袋式过滤器,其通过采用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进液管和出液管自动化的实现了对待过滤液体的进液、过滤和出液,提高了过滤效率,过滤效果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袋式过滤器,其包括支撑架、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进液管和出液管,该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对称的安装于支撑架上;该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罐体、第一上密封盖和第一布袋过滤网,该第一罐体上侧设置有用于与进液管连接的第一入液管,该第一罐体下侧设置有用于与出液管相连接的第一排液管;该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罐体、第二上密封盖和第二布袋过滤网,该第二罐体上侧设置有用于与进液管连接的第二入液管,该第二罐体下侧设置有用于与出液管相连接的第二排液管;该进液管包括位于前侧的进液口、位于左端的第一进液接口和位于右端的第二进液接口;该第一进液接口与第一入液管相连接;该出液管包括位于前侧的出液口、位于左侧的第一出液接口和位于右端的第二出液接口,该第一出液接口与第一排液管相连接,该第二出液接口与第二排液管相连接;该第一罐体内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布袋过滤网限位的第一限位件,该第一布袋过滤网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一限位件侧旁;该第二罐体内设置有用于对第二布袋过滤网限位的第二限位件,该第二布袋过滤网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二限位件侧旁。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布袋过滤网和第二布袋过滤网均包括一体式连接的安装部和过滤部,该安装部连接于过滤部的上端,该安装部外侧壁超出过滤部外侧壁,该第一布袋过滤网之安装部抵接于第一限位件的上表面,该第二布袋过滤网之安装部抵接于第二限位件的上表面。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入液管与第一进液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液调节阀,该第二入液管与第二进液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液调节阀,该第一排液管与第一出液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液调节阀,该第二排液管与第二出液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排液调节阀。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罐体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该第一流量计设置于第一入液管侧旁;该第二罐体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该第二流量计设置于第二入液管测旁。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便于抓握的把手,该把手向上延伸,该第一布袋过滤网之把手的上端位于第一上密封盖的下方,该第二布袋过滤网之把手的上端位于第二上密封盖的下方。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罐体上侧壁设置有第一螺纹孔,该第一上密封盖上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通过螺栓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一螺纹孔将第一上密封盖与第一罐体连接。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上密封盖和第一罐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该第二密封盖和第二罐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该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采用橡胶材质。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采用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进液管和出液管自动化的实现了对待过滤液体的进液、过滤和出液,提高了过滤效率,过滤效果佳;通过采用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实现了对第一布袋过滤网和第二布袋过滤网的限位,便于安装和拆卸;第一进液调节阀能够调节第一入液管与第一进液接口之间液体的流量,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该第一排液调节阀能够调节第一排液管于与第一出液接口之间液体的流量,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流量进行调节,便于精准控制。
[0013]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之袋式过滤器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之袋式过滤器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之袋式过滤器分解图。
[0017]附图标识说明:
[0018]图中:10、支撑架;20、第一过滤装置;21、第一罐体;211、第一入液管;212、第一进液调节阀;213、第一排液管;214、第一上密封盖;215、第一布袋过滤网;2151、安装部;2152、把手;2153、过滤部;216、第一限位件;217、第一流量计;218、第一排液调节阀;30、第二过滤装置;31、第二罐体;311、第二入液管;312、第二进液调节阀;313、第二排液管;314、第二上密封盖;315、第二排液调节阀;316、第二流量计;40、进液管;41、进液口;42、第一进液接口;43、第二进液接口;50、出液管;51、出液口;52、第一出液接口;53、第二出液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袋式过滤器,其包括支撑架10、第一过滤装置20、第二过滤装置30、进液管40和出液管50,该第一过滤装置20和第二过滤装置30对称的安装于支撑架10上;其中:
[0020]该第一过滤装置20包括第一罐体21、第一上密封盖214和第一布袋过滤网215,该第一罐体21上侧设置有用于与进液管40连接的第一入液管211,该第一罐体21下侧设置有
用于与出液管50相连接的第一排液管213;该第二过滤装置30包括第二罐体31、第二上密封盖314和第二布袋过滤网,该第二罐体31上侧设置有用于与进液管40连接的第二入液管311,该第二罐体31下侧设置有用于与出液管50相连接的第二排液管313;该进液管40包括位于前侧的进液口41、位于左端的第一进液接口42和位于右端的第二进液接口43;该第一进液接口42与第一入液管211相连接;该出液管50包括位于前侧的出液口51、位于左侧的第一出液接口52和位于右端的第二出液接口53,该第一出液接口52与第一排液管213相连接,该第二出液接口53与第二排液管313相连接;该第一罐体21内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布袋过滤网215限位的第一限位件216,该第一布袋过滤网215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一限位件216侧旁;该第二罐体31内设置有用于对第二布袋过滤网限位的第二限位件,该第二布袋过滤网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二限位件侧旁。
[0021]待过滤液体由进液管40之进液口41向左侧流入至第一进液接口42,该第一进液接口42与第一入液管211连接,液体经过第一入液管211流入第一罐体21之第一布袋过滤网215中,液体在第一布袋过滤网215中进行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进液管和出液管,该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对称的安装于支撑架上;该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罐体、第一上密封盖和第一布袋过滤网,该第一罐体上侧设置有用于与进液管连接的第一入液管,该第一罐体下侧设置有用于与出液管相连接的第一排液管;该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罐体、第二上密封盖和第二布袋过滤网,该第二罐体上侧设置有用于与进液管连接的第二入液管,该第二罐体下侧设置有用于与出液管相连接的第二排液管;该进液管包括位于前侧的进液口、位于左端的第一进液接口和位于右端的第二进液接口;该第一进液接口与第一入液管相连接;该出液管包括位于前侧的出液口、位于左侧的第一出液接口和位于右端的第二出液接口,该第一出液接口与第一排液管相连接,该第二出液接口与第二排液管相连接;该第一罐体内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布袋过滤网限位的第一限位件,该第一布袋过滤网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一限位件侧旁;该第二罐体内设置有用于对第二布袋过滤网限位的第二限位件,该第二布袋过滤网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二限位件侧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袋过滤网和第二布袋过滤网均包括一体式连接的安装部和过滤部,该安装部连接于过滤部的上端,该安装部外侧壁超出过滤部外侧壁,该第一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福乐魏小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聚智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