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部遮蔽预定构件的遮蔽构件和具有该遮蔽构件的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99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由第1材料构成的壳体,设于上述壳体内并由第2材料构成、具有预定的功能的功能构件,及由上述第1材料构成、用于从外部挡住上述功能构件的遮蔽构件,该遮蔽构件为了可从上述壳体拆卸上述遮蔽构件,在内部具有被外部构件贯通的贯通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用于防止螺钉等构件露出到外部而将该构件挡住的遮蔽构件。本专利技术例如适合作为防止用于固定手机、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其它移动通信终端(在本申请书中将其称为“移动式无线通信装置”)、个人数字助理(以下称“PDA”)、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以下称“PC”)等携带终端的壳体的螺钉露出到外部的螺钉盖。本专利技术不限制在携带终端以外进行适用,可广泛地适用于电子设备,不将遮蔽构件遮蔽的构件限定为螺钉。
技术介绍
近年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和PDA等携带型电子终端为了方便携带而要求小型化、薄型化、和轻量化,另一方面,为了提高与使用者的嗜好相一致的设计(或美观)、经济性、和维修性提出了许多新方案。例如,手机的壳体包括由螺钉固定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典型的壳体由树脂制成,具有有各种模样和颜色,而螺钉为金属,具有与壳体不同的材质和金属色。为此,如螺钉在壳体露出,则有损于壳体的美观,同时,使得使用者产生想要拆卸螺钉进行分解和改造的动机,从装置的安全性考虑也不利。为此,过去提出有挡住对壳体进行固定的螺钉和其周边(以下称“螺钉部”)的螺钉盖。下面,参照图7~图9说明过去的螺钉盖10。在这里,图7(a)为螺钉盖10的侧面图,图7(b)图7(c)为从别的角度观看螺钉盖10的透视图。图8为示出安装于手机2的图中未示出的螺钉上的螺钉盖10的平面图和局部放大平面图,图9为说明螺钉盖10的拆卸的透视图。过去的螺钉盖10大体具有三角柱形状,如图7所示那样,具有周围形成倒角的大体三角形的上面12和形成于缘部的斜面14和底面15,在斜面14的中央形成槽16。组装时,在螺钉盖10的底面粘贴图中未示出的双面胶带,然后,如图8所示那样,粘贴到在手机2的左右1对作为凹部形成的螺钉部4,将螺钉盖10安装于手机2。螺钉盖10覆盖螺钉部4,所以,配置于上面12下的螺钉不露出。另外,上面12构成与壳体6相同的面,由与手机2的壳体6相同的材料和颜色构成,所以,维持了螺钉部4的设计的连续性(即美观)。另一方面,为了维修,拆卸螺钉对壳体6进行分解,从壳体6拆卸螺钉盖10使螺钉露出。当从壳体6拆卸螺钉盖10时,如图9所示那样,将前端呈尖形的构件20嵌入到螺钉盖10的槽16,利用杠杆原理在构件20的前端施加反抗双面胶带的粘接力的上方向的力。螺钉盖自身在与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无关的领域也为已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6224号公报(图1、32a、32b,段落编号0024和002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00720号公报(图1、4和7所示螺钉盖150、157)专利技术的公开然而,将构件20插入到螺钉盖10的槽16、从壳体拆卸螺钉盖10时,存在损伤壳体6的与槽16相对的缘部的可能性。即槽16由于设在与壳体6的边界,所以,当将构件20插入到槽16时,构件20容易损伤与槽16相对的壳体6的缘部。另外,杠杆的支点由于为与槽16相对的壳体6的缘部,所以,当在构件20施力时构件20容易损伤与槽16相对的壳体6的缘部。特别是构件20在典型的情况下多使用金属制的镊子,由于强度比树脂制的壳体6高,所以,容易损伤壳体6。当拆卸螺钉盖10时,为了将构件20拧入到螺钉盖10的底面15,在螺钉盖10形成伤痕。为此,维修时更换螺钉盖10。然而,在壳体6受伤的场合,壳体6也必须更换,所以,导致成本提高。因此,需要不损伤壳体6那样的熟练维修,同时,维修时间也增加。这样,过去的螺钉盖10的维修作业性(或分解性)也变差。特别是随着壳体的小型薄型化,螺钉盖10也小型薄型化,作业性越来越降低。本专利技术者对此探讨了不将槽16配置到螺钉盖10的周围而是作为贯通孔配置到内部(例如上面10)的方案。按照该构成,可防止在将构件20插入到贯通孔时和利用杠杆原理拆卸螺钉盖10时壳体6的端部受伤。然而,当将贯通孔配置到螺钉盖10的内部时,为了将孔配置到设于壳体6的螺钉盖10插入的孔的轮廓的内部,强调螺钉盖10,一般美观受到损害。螺钉盖10尽可能不显眼对美观非常有利。另外,特别是配置到上面10时,其下的螺钉通过槽16露出,失去了设置螺钉盖10的意义,不理想。另外,也可考虑构件20使用与壳体6相同的树脂材料或更柔软的材料代替使用金属制的镊子,防止壳体6的损伤。然而,由于双面胶带的粘接力较强,对于树指制构件,造成前端折断等问题,不实用。另一方面,如螺钉盖10容易脱开地减弱双面胶带的粘接力,则除了维修以外,例如在对手机2施加冲击的场合等,螺钉盖10从手机2脱开,成为损失的原因,不理想。另外,螺钉盖10如图21所示螺钉盖10A和10B那样,在不同的位置具有槽16,不为左右对称的形状。为此,必须制造不同形状的2个螺钉盖10A和10B,所以,制造性差,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可提高电子设备的经济性的维修作业性的遮蔽构件和具有该遮蔽构件的电子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由第1材料构成的壳体,设于上述壳体内并由第2材料构成、具有预定的功能的功能构件,及由上述第1材料构成、用于从外部挡住上述功能构件的遮蔽构件,该遮蔽构件为了可从上述壳体拆卸上述遮蔽构件,在内部具有被外部构件贯通的贯通部。按照该电子设备,遮蔽构件遮蔽功能构件,如牛奶瓶的盖那样,锐利的构件贯通到贯通部而拆卸。贯通部由于配置到遮蔽构件的内部,所以,当锐利的构件贯通时,不存在损伤壳体的危险。另外,在锐利的构件贯通到贯通部后,即使在使用杠杆原理拆卸遮蔽构件的场合,也不以壳体为支点,而是以贯通部内的贯通孔周围为支点,所以,壳体不损伤,通过拆卸遮蔽构件,从而不需要因为壳体受伤而更换。另外,遮蔽构件的拆卸容易,所以,作业性也提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别的方面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由第1材料构成的壳体,设于上述壳体内并由第2材料构成、具有预定的功能的功能构件,及可相对上述壳体拆卸地设置并由上述第1材料构成、用于从外部挡住上述功能构件的遮蔽构件,该遮蔽构件没有用于从上述壳体拆卸该遮蔽构件的孔。按照该电子设备,没有用于拆卸遮蔽构件的孔(例如贯通孔和槽),所以,壳体被分解·改造的危险性降低,安全性提高。遮蔽构件的拆卸可通过贯通锐利的构件进行,也可利用双面胶带或按钮方式等其它的方法。总之,由于拆卸遮蔽构件时壳体不损伤,所以,不需要因为拆卸遮蔽构件使壳体损伤而更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另一方面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由第1材料构成的壳体,设于上述壳体内并由第2材料构成、具有预定的功能的功能构件,及由上述第1材料构成、用于从外部挡住上述功能构件的遮蔽构件,从上述壳体拆卸该遮蔽构件时施加的力的支点位于上述遮蔽构件的内侧。按照该电子设备,由于支点位于遮蔽构件的内侧,所以,可比支点位于壳体与遮蔽构件的边界或遮蔽构件的外侧例如壳体上的已有例更确实地保护壳体不受损伤。上述遮蔽构件也可具有凹部形状的断面,在该凹部可贯通地构成。上述遮蔽构件例如由树脂构成,上述贯通部的厚度例如设定为约0.6mm或其以下。通过使贯通部为薄壁构造,从而使得当从壳体拆卸遮蔽构件时由锐利的构件贯通的作业容易。上述遮蔽构件也可具有对称的形状。这样,例如当在左右配置遮蔽构件时,不需要准备多个种类的遮蔽构件,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由第1材料构成的壳体,设于上述壳体内并由第2材料构成、具有预定的功能的功能构件,及由上述第1材料构成、用于从外部挡住上述功能构件的遮蔽构件,该遮蔽构件为了可从上述壳体拆卸上述遮蔽 构件,在内部具有被外部构件贯通的贯通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一则早川成廉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