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三通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795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医用三通阀装置,医用三通阀装置包括:阀体,包括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第一进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出液通道;所述阀体还包括第一阀孔、第一导流孔、第二阀孔、第二导流孔。第一弹性阀,第一弹性阀包括第一弹性堵头和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插接连接于第一阀孔,第一弹性堵头弹性密封贴合于第三腔的腔壁,第一导流孔位于第一弹性堵头的密封范围内;第二弹性阀,第二弹性阀包括第二弹性堵头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插接连接于第一阀孔,所述第二弹性堵头弹性密封贴合于第三腔的腔壁;所述第一腔内的液体和第二腔内液体在第三腔内混合。在第三腔有效混合,避免外部污染源进入循环管路内。污染源进入循环管路内。污染源进入循环管路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三通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阀
,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三通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产品中需要将试剂和溶液进行调配,该调配需要基于不同的调配比例进行灵活调整。例如,护士采用针筒抽取试剂注射至溶液瓶内,并通过混合实现均匀扩散。
[0003]中国专利CN217907927U公开了一种囊肿通用硬化治疗抽吸针及注射装置,其中,该囊肿硬化治疗抽吸针包括:穿刺组件,所述穿刺组件包括穿刺针头;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三通阀;切换开关,操作管,所述操作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注射器。本技术通过设置切换组件,使切换开关可控制三通阀中的两个管路连接,从而实现使医护人员自由切换连接路线,从而使注射药物和抽吸的路线分离,并均与设置在切换组件上的穿刺针头连通,实际使用时仅需进行一次穿刺,通过切换开关改变管路连通状态,即可实现通过注射器分别注射和抽吸的相关操作,同时还在与三通阀连接的操作管内设置单向阀保证器械密封,有效减少病患治疗过程中的痛苦,防止发生创口感染的情况发生。
[0004]在相关技术中,在管路系统中设置有单向阀,以使管路系统中的液路单向流通。然而,现有的管路系统的单向阀的作用单一,并且容易出现滑动卡顿、卡死等失效现象的技术问题。并且,单向阀仅仅用于液路导通,难以实现试剂与溶液的初步混合,必须设置其他混合结构,导致混合剂量大,极易造成浪费的技术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三通阀装置。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医用三通阀装置,包括:
[0007]阀体,包括独立设置有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与所述第一腔连通的第一进液通道、与所述第二腔连通的第二进液通道、与所述第三腔连通的出液通道;
[0008]所述阀体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三腔的第一阀孔、环绕所述第一阀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导流孔、连通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三腔的第二阀孔的第二阀孔、环绕所述第一阀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导流孔;
[0009]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一阀孔的第一弹性阀,所述第一弹性阀包括第一弹性堵头和凸出所述第一弹性堵头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一阀孔,所述第一弹性堵头弹性密封贴合于所述第三腔的腔壁,所述第一导流孔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堵头的密封范围内;
[0010]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二阀孔的第二弹性阀,所述第二弹性阀包括第二弹性堵头和凸出所述第二弹性堵头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一阀孔,所述第二弹性堵头弹性密封贴合于所述第三腔的腔壁,所述第一导流孔位于所述第二弹性堵头的密封范围内;
[0011]所述第一腔和第三腔在所述第一腔内的液体压力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弹性堵头
的弹性预紧力时导通,在所述第一腔内的液体压力小于所述第一弹性堵头的弹性预紧力时关闭;
[0012]所述第二腔和第三腔在所述第二腔内的液体压力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弹性堵头的弹性预紧力时导通,在所述第二腔内的液体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弹性堵头的弹性预紧力时关闭;
[0013]所述第一腔内的液体和第二腔内液体在所述第三腔内混合。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堵头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一阀孔的环形槽,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流孔的开口与所述环形槽相连通。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堵头设置有密封面,所述环形槽自所述密封面下凹,所述环形槽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弧面相交,所述环形槽的侧壁与所述密封面呈锥面相交。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孔为长孔结构,所述第一导流孔的长度方向自所述第一阀孔向外延伸。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液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阀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弹性阀在弹性伸长时封闭所述出液通道;和/或,所述第一弹性阀在弹性伸长时降低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第三腔的导通面积。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的容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腔的容积。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腔为扁平腔体,所述第三腔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弹性堵头的最大形变量;或者,所述第三腔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弹性形变量。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腔设置相互交错的导流隔板,相邻两块导流隔板之间形成导向通道,其中一部分所述导流隔板向所述第一阀孔方向延伸,另一部分所述导流阀板向所述第二阀孔方向延伸。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腔和所述第一腔的容积比为K,其中,2≤K≤5。
[00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体还包括连接第一进液通道和所述第一腔的扩容腔,所述扩容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进液通道的孔径,所述扩容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进液通道的孔径比为A,其中,2≤A≤5;所述扩容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腔的孔径比为B,其中,2.5≤B≤6。
[002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阀体设置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第三腔可将第一腔和第二腔内输送的液体进行混合,从而实现三通阀装置内液体的混合,提高混合的均衡性。第一腔和第二腔为对应液体流动的独立通道,减小流通性。第一弹性阀用于控制第一腔和第三腔的单向导通,第二弹性阀用于控制第二腔和第三腔的单向导通,实现各自通通道的液体单向流动,并在第三腔有效混合,避免外部污染源进入循环管路内。
[002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
[002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26]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医用三通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医用三通阀装置初始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医用三通阀装置在第三腔封闭状态下混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医用三通阀装置在第三腔开启状态下混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弹性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医用三通阀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阀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医用三通阀装置的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阀体10;阀主体101;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3;第一凹槽104;第二凹槽105;第一进液通道11;第二进液通道12;出液通道13;第一腔14;第二腔15;扩容腔151;第三腔16;第一阀孔17;第一导流孔171;第二阀孔18;第二导流孔181;导流隔板19;第一弹性阀20;第一连接柱21;第一弹性堵头22;环形槽23;弧形曲面231;锥面232;倒扣24;密封面25;安装孔26;第二弹性阀30;第二连接柱31;第二弹性堵头32。
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三通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包括独立设置有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与所述第一腔连通的第一进液通道、与所述第二腔连通的第二进液通道、与所述第三腔连通的出液通道;所述阀体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三腔的第一阀孔、环绕所述第一阀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导流孔、连通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三腔的第二阀孔的第二阀孔、环绕所述第一阀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导流孔;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一阀孔的第一弹性阀,所述第一弹性阀包括第一弹性堵头和凸出所述第一弹性堵头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一阀孔,所述第一弹性堵头弹性密封贴合于所述第三腔的腔壁,所述第一导流孔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堵头的密封范围内;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二阀孔的第二弹性阀,所述第二弹性阀包括第二弹性堵头和凸出所述第二弹性堵头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一阀孔,所述第二弹性堵头弹性密封贴合于所述第三腔的腔壁,所述第一导流孔位于所述第二弹性堵头的密封范围内;所述第一腔和第三腔在所述第一腔内的液体压力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弹性堵头的弹性预紧力时导通,在所述第一腔内的液体压力小于所述第一弹性堵头的弹性预紧力时关闭;所述第二腔和第三腔在所述第二腔内的液体压力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弹性堵头的弹性预紧力时导通,在所述第二腔内的液体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弹性堵头的弹性预紧力时关闭;所述第一腔内的液体和第二腔内液体在所述第三腔内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三通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堵头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一阀孔的环形槽,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流孔的开口与所述环形槽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三通阀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珺张路张子涵吴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