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及其制作方法。一种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制作方法,由夹层PET膜、丙烯酸酯胶膜层以及外侧离型膜组成,所述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乙酸乙酯与丙烯酸单体混合均匀后加入反应釜;加热搅拌并添加由丙烯酸单体、硅烷偶联剂及引发剂制备的滴加液,制备得到耐低温丙烯酸酯压敏胶;将合成好的丙烯酸酯压敏胶添加固化剂搅拌后涂布在离型膜上烘干复合到夹层的PET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减少缓冲材料厚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丙烯酸酯胶膜的缓冲作用,可用于柔性可折叠显示与非折叠OLED显示模组的缓冲保护。示模组的缓冲保护。示模组的缓冲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酸酯胶膜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缓冲性能的丙烯酸酯胶膜及其制作方法,可用于非折叠&可折叠OLED显示模组的内部缓冲保护。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手机行业中,用于手机内部缓冲的结构组成为进口泡棉及进口胶黏剂,为了满足产品的可靠性,产品配套的缓冲以泡棉胶带居多。随着人们对产品的外观好而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泡棉缓冲材料的缺点就十分明显,例如泡棉复合材料的抗折叠效果不好,而且泡棉复合材料的厚度较大,不能满足产品超薄的低厚度需求。
[0003]为满足产品质量和市场需求,在降低缓冲材料厚度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其缓冲作用,是大有必要的。目前相关技术人员已对此展开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制作方法,在减少缓冲材料厚度的同时,可有效提高丙烯酸酯胶膜的缓冲作用。
[0005]本专利技术可作为柔性可折叠显示与非折叠OLED显示模组的缓冲保护使用。可替代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结构,实现材料国产化。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制作方法,由夹层PET膜、丙烯酸酯胶膜层以及外侧离型膜组成,其包括:步骤S1,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1)将800
‑
1000g丙烯酸单体和1000g乙酸乙酯溶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反应釜,反应釜内通入氮气,使其排除氧气的干扰;2)制备滴加液:称取乙酸乙酯300
±
60 g、丙烯酸异辛酯200
±
40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
±
2g、丙烯酸吗啉10
±
2g、丙烯酸羟丁酯50
±
10g,添加硅烷偶联剂1
‑
3g,引发剂4
‑
8g,混合均匀,备用;3)将反应釜升温至50
±
5℃,保温20
‑
40min,保温结束后将滴加液通过蠕动泵加入到反应釜内,滴加时间为1
‑
2h,匀速加入;4)滴加结束后,将反应釜升温至68
±
2℃,待温度到达后保温4.0
‑
6.0h;保温结束后通入冷却水降温,待反应釜温度降至40℃以下时,放出物料,过滤,得到耐低温丙烯酸酯压敏胶,即丙烯酸酯树脂;步骤S2,取合成所得丙烯酸酯树脂10000g,取1
‑
2g固化剂,将两者进行搅拌混合,将混合液涂布于50
‑
100μm厚离型膜,经过不高于100 ℃烘烤4
‑
8min后用4.5
‑
15μm PET膜覆膜收卷,得到半成品;步骤S3,取合成所得丙烯酸酯树脂10000g,取1.2g固化剂,将两者进行搅拌混合,将混合液涂布于半成品中4.5
‑
15μm PET膜之上,经过不高于100 ℃烘烤6min后用50
‑
100μm离型膜覆于胶面之上,最后得到高缓冲复合丙烯酸酯胶膜。
[0007]所述的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制作方法,使用的丙烯酸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其中含丙烯酸异辛酯800g、丙烯酸丁酯500g、丙烯酸月桂酯40g、丙烯酸环己酯10g、丙烯酸异冰片酯10g、甲基丙烯酸甲酯10g。
[0008]所述丙烯酸单体可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己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09]所述的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制作方法,滴加液制备过程中,使用的硅烷偶联剂为OFS6011、OFS6020、OFS6032、OFS6040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2g;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酰、过硫酸盐、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6g。
[0010]所述的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制作方法,步骤S2中,使用的固化剂为异氰酸酯、三聚氰胺类、环氧类、湿气固化类、MEKPO类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一种基于前述制作方法的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由夹层PET膜、丙烯酸酯胶膜层以及离型膜组成,将合成好的丙烯酸酯胶添加固化剂搅拌后涂布在两层离型膜上,烘干后同夹层的PET膜复合在一起。其中,丙烯酸酯胶膜层厚度在30
‑
70μm;夹层PET膜的厚度在4.5
‑
15μm;离型膜的厚度在50
‑
100μm。
[0012]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制作方法,通过在丙烯酸酯结构中引入大分子烃类、环烃类、杂环类等大体积支链结构,破坏丙烯酸酯高分子链的规整性获得更多的自由体积,类似在高分子链之间填充了大量“气垫”,从而赋予丙烯酸酯树脂优异的缓冲性能。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高缓冲胶膜复合材料与现有进口泡棉复合缓冲材料性能相比,厚度降低,缓冲性能提高,剥离力相当。
[0013]2、本专利技术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厚度小,缓冲性能好,用于柔性可折叠显示与非折叠OLED显示模组的缓冲保护,可使产品的体积和厚度降低,使产品结构更加紧密。本专利技术可有效的取代目前行业中所使用的泡棉缓冲双面胶(SCF),实现无泡棉和减薄。对比100μm本专利技术和160μm泡棉双面胶二者的电冲击吸收率均为60%。
附图说明
[0014]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结构组成示意图;图中,标号3为夹层PET膜;1、2分别为两侧的丙烯酸酯胶膜层, 4、5分别为两侧的离型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了使专利技术创造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构思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各实施例仅用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应当构成对本专利技术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的限定。
[0016]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制作方法,由夹层PET膜、丙烯酸酯胶膜层以及外侧离型膜组成,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1)将800
‑
1000g丙烯酸单体和1000g乙酸乙酯溶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反应釜,反应釜
内通入氮气,使其排除氧气的干扰;2)制备滴加液:称取乙酸乙酯300
±
60 g、丙烯酸异辛酯200
±
40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
±
2g、丙烯酸吗啉10
±
2g、丙烯酸羟丁酯50
±
10g,添加硅烷偶联剂1
‑
3g,引发剂4
‑
8g,混合均匀,备用;3)将反应釜升温至50
±
5℃,保温20
‑
40min,保温结束后将滴加液通过蠕动泵加入到反应釜内,滴加时间为1
‑
2h,匀速加入;4)滴加结束后,将反应釜升温至68
±
2℃,待温度到达后保温4.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缓冲的丙烯酸酯胶膜制作方法,由夹层PET膜、丙烯酸酯胶膜层以及外侧离型膜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1)将800
‑
1000g丙烯酸单体和1000g乙酸乙酯溶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反应釜,反应釜内通入氮气,使其排除氧气的干扰;2)制备滴加液:称取乙酸乙酯300
±
60 g、丙烯酸异辛酯200
±
40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
±
2g、丙烯酸吗啉10
±
2g、丙烯酸羟丁酯50
±
10g,添加硅烷偶联剂1
‑
3g,引发剂4
‑
8g,混合均匀,备用;3)将反应釜升温至50
±
5℃,保温20
‑
40min,保温结束后将滴加液通过蠕动泵加入到反应釜内,滴加时间为1
‑
2h,匀速加入;滴加结束后,将反应釜升温至68
±
2℃,待温度到达后保温4.0
‑
6.0h;保温结束后通入冷却水降温,待反应釜温度降至40℃以下时,放出物料,过滤,得到耐低温丙烯酸酯压敏胶;步骤S2,取合成所得丙烯酸酯树脂10000g,取1
‑
2g固化剂,将两者进行搅拌混合,将混合液涂布于50
‑
100μm厚离型膜,经过不高于100 ℃烘烤4
‑
8min后用4.5
‑
15μm PET膜覆膜收卷,得到半成品;步骤S3,取合成所得丙烯酸酯树脂10000g,取1.2g固化剂,将两者进行搅拌混合,将混合液涂布于半成品中4.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招丁,张炳荣,谢超超,叶元亮,庄江强,刘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三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