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747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检测设备,包括手柄、套管,导线、探头、主体以及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管前端侧面的前轮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手柄侧面的与后轮,所述探头与所述前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前轮与后轮之间连接有连接绳,所述手柄的侧面设有用于固定后轮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窥镜检测设备,通过大拇指顺时针拨动转动盘即可带动探头顺时针向上转动,通过大拇指逆时针拨动转动盘即可带动探头逆时针向下转动,便于操作,在松开大拇指的时候,在固定机构的作用下,可以自动对转动盘的转动进行限位,将探头固定在一个指定的角度,单手操作即可,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内窥镜
,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分为工业内窥镜和医用内窥镜,工业内窥镜常用于管道的检测,为了方便使用,现有的内窥镜将镜头设计为角度可调整的结构,从而在对管道的内壁进行检测时,通过调整镜头的角度,方便拍摄到管道内壁的不同位置。
[0003]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石化装置检测的可调式内窥镜(申请号为201922407438.2),在使用的时候,通过转动转动杆带动收卷筒转动,通过拉绳拉动弹性支架弯曲,从而使镜头的角度发生变化,然而,该内窥镜存在以下问题:
[0004]1、该内窥镜的转动杆通过固定套固定,即在转动转动杆之后,还需要转动固定套,因为弹性支架具有弹性,为了保证镜头的角度,在转动转动杆之后必须使用一只手固定住转动杆,否则在弹性支架的弹性作用下,会拉动拉绳带动转动杆反向转动,因此需要使用另一只手转动固定套,不能进行单手操作,使用比较不便。
[0005]2、该内窥镜探头通过弹性支架与导管连接,弹性支架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回弹力可能会降低的问题,且该内窥镜用于拉动弹性支架弯曲的调节机构与内窥镜的手柄设计在一起,在出现故障的时候也不便于单独的更换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检测设备,可以单手操作内窥镜的镜头转动,方便使用,便于维护。
[0007]本技术提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窥镜检测设备,包括手柄、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的套管,设置在所述套管内的导线、固定在所述导线前端的探头、固定在所述导线后端的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套管侧面用于调节所述探头角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管前端侧面的前轮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手柄侧面的与后轮,所述探头与所述前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前轮与后轮之间连接有连接绳,所述手柄的侧面设有用于固定后轮的固定机构。
[0008]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所述后轮同轴固定的转动盘、设置在所述转动盘侧面的定位槽、嵌入设置在所述手柄一侧的滑动槽、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的定位块以及连接在所述定位块与滑动槽之间的弹簧。
[0009]所述前轮一体成型有前半链轮,所述后轮一体成型有后半链轮,所述连接绳固定连接有两段链条,两段所述链条分别与所述前半链轮以及后半链轮啮合连接。
[0010]所述套管的侧面固定有外壳体,所述前轮以及后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前后两端。
[0011]所述转动盘以及滑动槽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外表面,所述外壳体与套管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
[0012]所述导线贯穿所述手柄并与所述手柄的后端固定。
[0013]所述外壳体的后端设有开口,所述转动盘转动设置在所述开口内。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内窥镜检测设备,通过大拇指顺时针拨动转动盘即可带动探头顺时针向上转动,通过大拇指逆时针拨动转动盘即可带动探头逆时针向下转动,便于操作,在松开大拇指的时候,在固定机构的作用下,可以自动对转动盘的转动进行限位,将探头固定在一个指定的角度,单手操作即可,方便使用,且本技术用于调节探头角度的调节机构通过固定螺栓整体安装,方便后期拆卸进行单独的维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

4,一种内窥镜检测设备,包括手柄10、与所述手柄10固定连接的套管20,设置在所述套管20内的导线30、固定在所述导线30前端的探头40、固定在所述导线后端的主体50以及安装在所述套管20侧面用于调节所述探头40角度的调节机构60,所述调节机构60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管前端侧面的前轮61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手柄10侧面的与后轮62,所述探头40与所述前轮6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前轮61与后轮62之间连接有连接绳63,所述手柄10的侧面设有用于固定后轮62的固定机构70,在使用的时候,工作人员通过一只手持住主体50,通过另一只手持住手柄10,将探头40伸入到需要检测的管道内,通过转动调节机构60的后轮62带动连接绳63活动,通过连接绳63带动通过前轮61转动,通过前轮61带动探头40转动,实现探头40探测角度的调节,调节好探头40的角度后,通过固定机构70对后轮62进行固定即可。
[0021]请参考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70包括与所述后轮62同轴固定的转动盘700、设置在所述转动盘700侧面的定位槽701、嵌入设置在所述手柄10一侧的滑动槽70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702内的定位块703以及连接在所述定位块703与滑动槽702之间的弹簧704,需要调节探头40的角度时,工作人员手持手柄10,通过大拇指拨动转动盘700转动带动后轮62转动,顺时针向后拨动转动盘700时,带动后轮62以及前轮61顺时针转动,使得探头40向上转动,反之,逆时针向前拨动转动盘700时,带动后轮62以及前轮61逆时针转动,使得探头40向下转动,无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转动转动盘700,在转动转动盘700的过程中,都会在定位槽701的作用下使得定位块703在滑动槽702内伸缩,在停止转动后轮62的时候,在弹簧704的弹力作用下,使定位块703卡入对应的定位槽701中,实现对后轮62的快速固定,从而对探头40的角度进行快速固定,使用单手即可对探头40的角度进行调节,方便使用。
[0022]请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轮61一体成型有前半链轮610,所述后轮62一体成型有后半链轮620,所述连接绳63固定连接有两段链条630,两段所述链条630分别与所述前半链轮610以及后半链轮620啮合连接,连接绳63为钢丝绳结构,强度大、占用空间小,保证设备的便捷性,通过两段链条630与前半链轮610以及后半链轮620连接,有效防止前轮61或者后轮62发生打滑。
[0023]请参考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20的侧面固定有外壳体80,所述前轮61以及后轮62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体80的前后两端,所述转动盘700以及滑动槽702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体80的外表面,所述外壳体80与套管20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90,手柄10、套管20、导线30、探头40以及主体50构成一个整体,外壳体80、前轮61、后轮62以及固定机构70构成一个调节机构60的整体,通过固定螺栓90进行连接,方便后期拆卸进行单独的维护。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30贯穿手柄10并与手柄10的后端固定。
[0025]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的套管,设置在所述套管内的导线、固定在所述导线前端的探头、固定在所述导线后端的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套管侧面用于调节所述探头角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管前端侧面的前轮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手柄侧面的与后轮,所述探头与所述前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前轮与后轮之间连接有连接绳,所述手柄的侧面设有用于固定后轮的固定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所述后轮同轴固定的转动盘、设置在所述转动盘侧面的定位槽、嵌入设置在所述手柄一侧的滑动槽、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的定位块以及连接在所述定位块与滑动槽之间的弹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开猷陈春林王艳侠林志旭魏坤鑫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英达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