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望玉超专利>正文

套袋式抗洪救援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57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3
一种套袋式抗洪救援袋,包括主袋和套袋,主袋上设置有袋嘴,主袋的一端设为前端,前端上设有第一绳条,主袋的另一端设为后端,后端上设有第二绳条,主袋上从袋嘴处至后端处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攀带扣其内设有第二绳带,主袋上从袋嘴处至前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攀带扣其内设有第一绳带,套袋上一端设为前袋口,另一端设为后袋口,套袋上从其袋身靠近中间段位置至前袋口处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袋袢,套袋上从靠近其袋身中间段位置至后袋口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袋袢,第一袋袢与第二攀带扣通过第二绳带连接,第二袋袢与第一攀带扣通过第一绳带连接,向袋内注水后形成膨胀连接组成堤坝防水效果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袋式抗洪救援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洪救援装备,尤其是一种抗洪救援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抗洪救灾几乎使用的是沙石或泥土作为填充料的沙袋,此种使用沙袋堆积临时堤坝用来抗洪救灾的方式存在着缺陷。填装沙袋需要用大量人工,转运沙袋也需要大量人工,用沙袋垒坝也需要大量人工并且垒坝速度慢,同时由于沙袋之间没有直接连接,还存在着被洪水冲散决堤的危险,洪水退去后又需要大量人工清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使用沙袋堆积临时堤坝实施抗洪救灾的方式中,存在着填装沙袋需要大量人工,以及需要大量人工转运,垒坝速度慢的缺陷,同时沙袋之间没有直接连接还存在着被洪水冲散决堤的危险,洪水退去后清运沙袋又需要大量人工。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套袋连接方式的抗洪救援袋,利用套袋使前后袋之间原本存在的连接缝隙套在套袋内,向主袋内注水完成后,主袋在套袋内带动套袋自然膨胀,并成为膨胀式密闭连接的一体,如此套接延伸,能够快速形成抗洪堤坝防水效果好,所用人工少又轻松,主袋与套袋直接连接,易拆装,可反复使用,同时在纵向套袋连接的同时,也能通过自身配置的绳带横向双排或多排横连接,也能在横连接的基础上增加二层连接,也能竖立向上套接,并同时通过自身配置的绳带横向连接,向主袋内注水后单体主袋体积如果比决口大可顺水流实施单体堵决口,或多个主袋通过自身配置的绳带相互横连、纵接,组合成大的组合体可顺水流堵大的决口,或者向袋内注气体可成为气袋能够实施救援落水人员及财产。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袋式抗洪救援袋,包括主袋和套袋,主袋上靠近袋身中间位置设置有袋嘴,主袋的一端设为前端,靠近前端环绕前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绳条,主袋的另一端设为后端,靠近后端环绕后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二绳条,主袋上从袋嘴处至后端处的外壁上设置至少一组第二攀带扣,第二攀带扣内活动设有第二绳带,主袋上从袋嘴处至前端的外壁上设置至少一组第一攀带扣,第一攀带扣内活动设有第一绳带,套袋上一端设为前袋口,另一端设为后袋口,套袋上从其袋身靠近中间段位置至前袋口处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一袋袢,套袋上从靠近其袋身中间段位置至后袋口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二袋袢,
[0005]主袋上的第一绳条与主袋上的第二绳条相连接,套袋套在第一绳条和第二绳条的连接口处,同时套袋上的第一袋袢与主袋上的第二攀带扣通过第二绳带相连接,同时套袋上的第二袋袢与主袋上的第一攀带扣通过第一绳带相连接,形成套袋与主袋的前后连接状态,通过袋嘴向主袋内注水,注水完成后,主袋在套袋内带动套袋自然膨胀,并成为膨胀式密闭连接的一体,如此套接延伸,实现快速形成堤坝抗洪救灾防水效果好,
[0006]上述的套袋式抗洪救援袋,所述主袋为前端和后端为密闭的圆柱形袋体,前后两端的底部为圆底或扁口底或锥形底。
[0007]上述的套袋式抗洪救援袋,所述主袋为耐磨、抗撕拉、不透气材质的PVC 布、尼龙布、防火布的只有袋嘴唯一出入口的密闭袋。
[0008]上述的套袋式抗洪救援袋,所述袋嘴设置在主袋上靠近袋体中间的位置,袋嘴由阀门开关构成,阀门开关的前端设为入口,入口设为卡接口或外螺纹接口或内螺纹接口,阀门开关的出口连接主袋身。
[0009]上述的套袋式抗洪救援袋,所述第一攀带扣和第二攀带扣同为固定连接在主袋壁上突出的绳带环,第一攀带扣和第二攀带扣各自绕主袋身轴向等距设置至少各自设置两个。
[0010]上述的套袋式抗洪救援袋,所述的第一绳带和第二绳带各自最短长度绕主袋身1.5周,第一绳带和第二绳带各自活动设置在各自对应的第一攀带扣和第二攀带扣内,第一绳带和第二绳带各自设为绳子或绑带。
[0011]上述的套袋式抗洪救援袋,所述第一绳条和第二绳条各自设为绳子或绑带,第一绳条和第二绳条各自至少设置两个。
[0012]上述的套袋式抗洪救援袋,所述套袋为耐磨、抗撕拉、不透气材质的尼龙布或帆布或防火布或PVC布,套袋长度不超主袋长度,套袋为从前袋口至后袋口为直径一致的空腔圆柱体,套袋内直径与主袋外直径一致。
[0013]上述的套袋式抗洪救援袋,所述第一袋袢和第二袋袢纵向设置在套袋身外壁上,第一袋袢和第二袋袢可容第一绳带或第二绳带穿过。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套袋套接在前后主袋的连接处,使前后主袋原有的连接缝隙套在套袋内,经袋嘴向主袋内注水完成后,主袋在套袋内并带动套袋自然膨胀,实现主袋与套袋膨胀式密闭衔接防水效果好,相互套连接速度快,注水形成堤坝速度快,放空水后回收轻松,可反复使用,克服了使用沙袋抗洪救灾需要大量人工填装沙袋,需要大量人工转运沙袋,垒坝速度慢的缺陷,同时沙袋之间没有相互直接连接,有被洪水冲开决堤的危险,洪水退去后清运沙袋需要大量人工的缺陷。同时在纵向套连接的同时,也可通过自身设置的绳带横向两排或多排连接,在横向连接的基础上可增加二层连接,也可以竖立套接同时通过绳带横向连接,向主袋内注水后,主袋单体体积比决口大可顺水流堵决口,也可以多个主袋通过绳带横连接和纵连接,形成一个大的组合体可堵大的决口,也可以向主袋内注气体成为救援袋,救援落水的人员及财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袋示意图;
[0017]附图2为套袋示意图;
[0018]附图3为前后主袋完成套接示意图;
[0019]图中1.主袋,2.套袋,101.前端,102.后端,105.第一攀带扣,106.第一绳带,107.第二攀带扣,108.第二绳带,109.第一绳条,110.第二绳条,201. 前袋口,202.后袋口,203.第一袋袢,204.第二袋袢,302.入口,303.袋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套袋式抗洪救援袋,包括主袋1和套袋2,主袋1上靠近袋身中间位置设置有袋嘴303,主袋1的一端设为前端101,靠近前端101环绕前端10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绳条109,主袋1的另一端设为后端102,靠近后端102环绕后端 102的外壁上设有第二绳条110,主袋1上从袋嘴303处至后端102处的外壁上设置至少一组第二攀带扣107,第二攀带扣107内活动设有第二绳带108,主袋 1上从袋嘴303处至前端101的外壁上设置至少一组第一攀带扣105,第一攀带扣105内活动设有第一绳带106,套袋2上一端设为前袋口201,另一端设为后袋口202,套袋2上从其袋身靠近中间段位置至前袋口201处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一袋袢203,套袋2上从靠近其袋身中间段位置至后袋口202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二袋袢204,
[0022]主袋1上的第一绳条109与主袋1上的第二绳条110相连接,套袋2套在第一绳条109和第二绳条110的连接口处,同时套袋2上的第一袋袢203与主袋1上的第二攀带扣107通过第二绳带108相连接,同时套袋2上的第二袋袢 204与主袋1上的第一攀带扣105通过第一绳带106相连接,形成套袋2与主袋 1的前后连接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袋式抗洪救援袋,包括主袋(1)和套袋(2),其特征在于:主袋(1)靠近袋身中间位置设置有袋嘴(303),主袋(1)的一端设为前端(101),靠近前端(101)环绕前端(10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绳条(109),主袋(1)的另一端设为后端(102),靠近后端(102)环绕后端(102)的外壁上设有第二绳条(110),主袋(1)上从袋嘴(303)处至后端(102)处的外壁上设置至少一组第二攀带扣(107),第二攀带扣(107)内活动设有第二绳带(108),主袋(1)上从袋嘴(303)处至前端(101)的外壁上设置至少一组第一攀带扣(105),第一攀带扣(105)内活动设有第一绳带(106),套袋(2)上一端设为前袋口(201),另一端设为后袋口(202),套袋(2)上从其袋身靠近中间段位置至前袋口(201)处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一袋袢(203),套袋(2)上从靠近其袋身中间段位置至后袋口(202)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二袋袢(204),主袋(1)上的第一绳条(109)与主袋(1)上的第二绳条(110)相连接,套袋(2)套在第一绳条(109)和第二绳条(110)的连接口处,同时套袋(2)上的第一袋袢(203)与主袋(1)上的第二攀带扣(107)通过第二绳带(108)相连接,同时套袋(2)上的第二袋袢(204)与主袋(1)上的第一攀带扣(105)通过第一绳带(106)相连接,形成套袋(2)与主袋(1)的前后连接状态,通过袋嘴(303)向袋内注水,注水完成后,主袋(1)在套袋(2)内带动套袋(2)自然膨胀,并成为膨胀式密闭连接的一体,如此套接延伸,实现快速形成堤坝抗洪救灾防水效果好。2.上述的套袋式抗洪救援袋,其特征在于,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望玉超
申请(专利权)人:望玉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