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542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3
本申请提供一种耳机,通过将主体部中第二部分的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呈三角形结构的第二部分可与耳甲腔结构相契合,这样,可将第二部分对应三角形的底边部分与耳屏抵触,将第二部分对应三角形的顶角部分与对耳屏抵触,从而将耳包的主体部稳定地夹持在耳屏与对耳屏之间,避免了因佩戴习惯或者耳朵大小、结构等不同而影响耳机的佩戴稳定性,保证耳机在佩戴过程中不会在耳朵内发生晃动甚至掉落。过程中不会在耳朵内发生晃动甚至掉落。过程中不会在耳朵内发生晃动甚至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技术介绍

[0002]耳机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其利用贴近耳道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声波,是手机、随身听、收音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配件。特别地,蓝牙耳机例如真实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简称TWS)耳机,因其具有携带方便、避免传输线缠绕等优点,已成为人们例如年轻人的出街必备品。
[0003]一般地,耳机包括耳包(又称耳塞),耳机在佩戴状态下,耳包的至少部分收纳在耳甲腔内,例如,对于入耳式耳机,在佩戴状态下,耳包的出音嘴部分伸入至耳道内,耳包除出音嘴以外的其他部分收纳在耳甲腔内。通过耳甲腔的内壁以及耳道的内壁将耳包固定在耳朵上,从而实现耳机的佩戴。
[0004]然而,相关技术中,耳机的耳包为圆形结构,圆形耳包佩戴于耳朵内时,极易因人体耳朵的大小、结构以及佩戴习惯的不同而出现活动甚至掉落的情况,影响耳机的佩戴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耳机在佩戴过程中极易活动甚至掉落的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包括耳包,耳包包括沿耳机内声音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主体部和出音部,出音部用于在耳机佩戴于用户耳朵时靠近或者位于耳朵的耳道,主体部的至少部分用于在耳机佩戴于用户耳朵时位于耳朵的耳甲腔内;
[0007]主体部具有沿声音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出音部连接,第二部分沿垂直于声音的传播方向的截面形状被配置为三角形,第二部分对应三角形底边的侧面用于与耳屏抵触,第二部分对应三角形顶角的侧面用于与对耳屏抵触。
[000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通过将主体部第二部分的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呈三角形结构的第二部分可与耳甲腔结构相契合,这样,可将第二部分对应三角形的底边部分与耳屏抵触,将第二部分对应三角形的顶角部分与对耳屏抵触,从而将耳包的主体部稳定地夹持在耳屏与对耳屏之间,另外,第二部分对应三角形两个侧边的部分也可与耳甲腔的内侧壁抵触,即该主体部的第二部分将三角形的结构特征和耳朵的结构相结合,使得耳机稳定地佩戴于耳朵内,避免了因佩戴习惯或者耳朵大小、结构等不同而影响耳机的佩戴稳定性,保证耳机在佩戴过程中不会在耳朵内发生晃动甚至掉落,例如耳机在佩戴过程中不会在吃东西或者运动时发生移动或者掉落,从而提高了耳机的佩戴便携性。另外,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通过将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提高了第二部分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使得第二部分在受到外界压力例如耳屏或者对耳屏对第二部分进行挤压时,不会对第二部分的结构造成损坏。
[0009]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部分朝向耳屏的至少部分侧面被配置为与耳屏相匹配的第一弧形面,这样,一方面,增大了主体部与耳屏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耳屏对主体部的支撑稳定性,使得主体部在耳屏与对耳屏之间更加稳固,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二部分朝向耳屏的至少部分侧面设置为第一弧形面,使得主体部与耳屏的贴合度更高,相比于将主体部朝向耳屏的表面设置为平面等结构,避免了主体部与耳屏配合的表面具有棱角等结构,从而避免了主体部对耳屏造成过度压迫,提高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在佩戴过程中的舒适度。
[0010]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部分的外轮廓尺寸大于第一部分的外轮廓尺寸,一方面,保证了第二部分稳定地夹持在耳屏与对耳屏之间,也使得第二部分朝向出音部的表面与耳甲腔的内底壁接触,进一步增大了第二部分与耳甲腔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耳机的佩戴稳定性,另一方面,外轮廓尺寸较小的第一部分也便于佩戴于耳甲腔与耳道之间的过渡区。
[0011]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部分的三个角对应的外侧面被配置为第二弧形面,第二弧形面与耳甲腔的内侧壁相匹配,以提高第二部分的三个角与耳甲腔内侧壁的贴合度,避免第二部分的三个角对应的外侧壁与耳甲腔的内侧壁抵触的部分具有棱角等结构,从而避免了第二部分对耳甲腔的内侧壁造成过度压迫,提高了耳包的佩戴舒适度。
[0012]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耳包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天线组件;
[0013]壳体包括主壳体、盖板及环形拾音网,盖板位于主壳体背离出音部的一端,且盖板通过环形拾音网与主壳体连接,主壳体、盖板及环形拾音网共同围合成耳包内腔;
[0014]天线组件包括天线辐射体,环形拾音网被配置为天线辐射体。
[0015]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主壳体背离出音部的一端设置环形拾音网,即在主壳体的一端沿周向设置一圈拾音网,以增大耳机拾取外部噪声的拾音面积,使得耳包内前置参考麦克能够有效的获取到外部环境的噪声,从而增强耳机的拾音效果,进而提高耳机的降噪效果。另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环形拾音网直接作为天线组件中的天线辐射体,一方面,可实现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信号接收功能,另一方面,合理利用了环形拾音网,换句话说,天线辐射体和环形拾音网共形,即一个器件实现了两个功能,节约了耳包的整体空间,这样可减小耳机的设置尺寸,也可为耳包内其他元器件的设置提供合适的安装空间,另外,也降低了耳机的制作成本。
[0016]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耳包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位于环形拾音网的内腔中,且支撑件的外侧壁与环形拾音网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盖板的至少部分支撑在支撑件上;
[0017]天线组件为缝隙天线,支撑件被配置为缝隙天线的参考地,环形间隙被配置为缝隙天线的缝隙。
[00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通过将用于支撑盖板的支撑件作为天线组件的参考地,将支撑件与环形拾音网之间的环形间隙作为天线组件的缝隙,一方面,使得该天线组件形成缝隙天线,例如,作为天线辐射体的环形拾音网在馈入电流信号后,能够通过该缝隙实现电磁波的辐射,或者天线组件作为接收天线,该缝隙接收电磁波信号后,并转化为电流信号,经天线辐射体馈入至电路板上的接收端,另一方面,天线组件合理利用了耳包内的现有部件即支撑件,换句话说,该支撑件与参考地共形,即一个器件实现了两个功能,从而节约
了耳包的整体空间,也减小了耳机的零部件数量,从而便于耳机的装配,也缩小了耳机耳包的设置尺寸,节约了耳机的制作成本。另外,通过将天线组件设置为缝隙天线,降低了天线组件的高度,从而降低了天线组件在耳包内占用空间,使得耳包更加小巧,便于佩戴和收纳。另外,缝隙天线相比于单极子,具有更大的物理口径,具有更好的辐射性能,另外,结合环形拾音网自身的环形结构,该环形缝隙也便于形成,从而简化了天线组件的制作工序。
[0019]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耳包还包括位于耳包内腔中的支架;支架包括固定部和至少一个延伸部,固定部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延伸部的一端连接在固定部上,延伸部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件上,以将支撑件稳定地支撑在环形拾音网的内部。
[0020]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耳包还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电路板位于支撑件背向盖板的一侧,环形拾音网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部;
[0021]多个连接部与电路板连接,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包,所述耳包包括沿所述耳机内声音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主体部和出音部;所述出音部用于在所述耳机佩戴于用户耳朵时靠近或位于所述耳朵的耳道,所述主体部的至少部分用于在所述耳机佩戴于用户耳朵时位于所述耳朵的耳甲腔内;所述主体部具有沿所述声音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出音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沿垂直于所述声音的传播方向的截面形状被配置为三角形,所述第二部分对应所述三角形底边的侧面用于与耳屏抵触,所述第二部分对应所述三角形顶角的侧面用于与对耳屏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朝向所述耳屏的至少部分侧面被配置为与所述耳屏相匹配的第一弧形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轮廓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三个角对应的外侧面被配置为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耳甲腔的内侧壁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包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天线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盖板及环形拾音网,所述盖板位于所述主壳体背离所述出音部的一端,且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环形拾音网与所述主壳体连接,所述主壳体、所述盖板及所述环形拾音网共同围合成耳包内腔;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天线辐射体,所述环形拾音网被配置为所述天线辐射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环形拾音网的内腔中,且所述支撑件的外侧壁与所述环形拾音网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支撑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天线组件为缝隙天线,所述支撑件被配置为所述缝隙天线的参考地,所述环形间隙被配置为所述缝隙天线的缝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包还包括位于所述耳包内腔中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固定部和至少一个延伸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包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耳机的支撑件背向所述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磊鹿麟张俊宏刘存帅杜涛张洵卜键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