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壳连接孔钻孔胎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48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流壳连接孔钻孔胎具,包括定位胎具,所述定位胎具包括台面及设置于台面上的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所述上定位件位于所述下定位件的旁侧,所述上定位件包括上定位底座,所述上定位底座的上端中心设置有上定位中柱,对应于导流壳的顶部的b面凸止口,所述上定位底座于所述上定位中柱的周围设置有一圈凹止口,所述下定位件包括下定位底座,所述下定位底座的上端中心设置有下定位中柱,对应于导流壳的底部的a面凹止口,所述下定位底座于所述下定位中柱的周围设置有一圈凸止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导流壳采用止口和中孔双重定位,在钻孔时遇到外力冲击或转速过快时,导流壳不产生震动和位移,保证连接孔的加工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流壳连接孔钻孔胎具


[0001]本技术涉及潜水电泵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震动导流壳连接孔钻孔胎具。

技术介绍

[0002]潜水电泵机组包括泵及通过联轴器与泵连接的电机,潜水电泵机组整体呈圆柱状,潜入水中运行。泵的工作部分是机组的核心,它由叶轮、导流壳、泵轴、逆止阀体等零件组成。泵的扬程越高,串联的导流壳数量越多。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等用水量增大,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要求潜水泵扬程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导流壳级数越装越多。目前,井用潜水电泵级数可达到四十级以上,潜水电泵总长达到6m。
[0003]在现有技术中,参见图1,导流壳1'的b面设置有b面凸止口2',导流壳1'的a面设置有a面凹止口4',导流壳1'的中心设置有中孔3'。导流壳1'的a面、b面均有四个螺纹孔,加工时,依次钻出螺纹底孔,最后攻丝。在加工过程中,遇到工件材料较硬、材质不均匀、钻头转速快、用力较大等情况时,引起工件震动或者钻模板上翘,会导致螺纹孔与装配面(a、b面)不垂直或者孔距偏移。随着潜水电泵扬程逐渐增大,级数不断增加,为了保证高扬程潜水电泵的使用寿命,导流壳连接孔数量由4个调整成8个,这样装配难度加大,必须保证导流壳连接孔的加工精度。螺栓孔与装配面不垂直或者孔距偏移,会使得导流壳连接螺栓与下一级的螺栓过孔不同心,导致无法装配。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用于此处的钻孔胎具,以保证导流壳的螺纹孔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震动导流壳连接孔钻孔胎具,以保证导流壳连接孔的加工精度。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导流壳连接孔钻孔胎具,包括定位胎具,所述定位胎具包括台面及设置于台面上的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所述上定位件位于所述下定位件的旁侧,所述上定位件包括上定位底座,所述上定位底座的上端中心设置有上定位中柱,对应于导流壳的顶部的b面凸止口,所述上定位底座于所述上定位中柱的周围设置有一圈凹止口,所述下定位件包括下定位底座,所述下定位底座的上端中心设置有下定位中柱,对应于导流壳的底部的a面凹止口,所述下定位底座于所述下定位中柱的周围设置有一圈凸止口。
[0007]还包括上钻孔胎具,所述上钻孔胎具包括圆环状的上胎具本体,对应于所述导流壳的顶部的b面凸止口,所述上胎具本体的下端中部设置有一圈上胎具凹止口,所述上胎具本体的周缘均匀设置有8个底孔,底孔内设置有上胎具耐磨钻套,所述上胎具耐磨钻套内设置有上胎具定位销。
[0008]所述上胎具耐磨钻套与所述底孔过盈配合。
[0009]还包括下钻孔胎具,所述下钻孔胎具包括圆环状的下胎具本体,对应于导流壳的底部的a面凹止口,所述下胎具本体的下端中部设置有一圈下胎具凸止口,所述下胎具本体的周缘均匀设置有8个底孔,底孔内设置有下胎具耐磨钻套,所述下胎具耐磨钻套内设置有下胎具定位销。
[0010]所述下胎具耐磨钻套与所述底孔过盈配合。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与导流壳采用止口和中孔双重定位,在钻孔时遇到外力冲击或转速过快时,导流壳不产生震动和位移,保证连接孔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导流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定位胎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上钻孔胎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下钻孔胎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在图1中:1'

导流壳;2'

b面凸止口;3'

中孔;4'

a面凹止口;
[0017]在图2

4中:1

定位胎具;2

台面;3

上定位底座;4

凹止口;5

上定位中柱;6

下定位底座;7

凸止口;8

下定位中柱;9

上胎具本体;10

上胎具耐磨钻套;11

上胎具定位销;12

上胎具凹止口;13

下胎具本体;14

下胎具耐磨钻套;15

下胎具定位销;16

下胎具凸止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19]如图2所示,一种导流壳连接孔钻孔胎具,包括定位胎具1,定位胎具1包括台面2及设置于台面2上的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上定位件位于下定位件的旁侧,上定位件包括上定位底座3,上定位底座3的上端中心设置有上定位中柱5,对应于导流壳的顶部的b面凸止口,上定位底座3于上定位中柱5的周围设置有一圈凹止口4,下定位件包括下定位底座6,下定位底座6的上端中心设置有下定位中柱8,对应于导流壳的底部的a面凹止口,下定位底座6于下定位中柱8的周围设置有一圈凸止口7。
[0020]本技术采用止口和中柱双重定位,保证了工件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也不会发生倾斜或偏移,保证了连接孔的加工精度和垂直度。为精准装配打下了基础,保证了高扬程、多级数潜水泵的加工质量和装配质量,保证了高扬程潜水电泵的使用寿命。
[0021]如图3所示,还包括上钻孔胎具,上钻孔胎具包括圆环状的上胎具本体9,对应于导流壳的顶部的b面凸止口,上胎具本体9的下端中部设置有一圈上胎具凹止口12,上胎具本体9的周缘均匀设置有8个底孔,底孔内设置有上胎具耐磨钻套10,上胎具耐磨钻套10内设置有上胎具定位销11。上胎具耐磨钻套10与底孔过盈配合。
[0022]加工导流壳a面的8个螺纹孔时,将导流壳b面的b面凸止口装在上定位底座3的凹止口4内,同时上定位中柱5与导流壳的中孔配合,然后将下钻孔胎具的下胎具凸止口16放在导流壳a面的a面凹止口内,将钻头伸入上胎具耐磨钻套10内,钻第一个螺纹底孔。在第一个螺纹底孔及相应的上胎具耐磨钻套10内放入上胎具定位销11。再在第一个螺纹底孔的相对的一侧钻第二个螺纹底孔。在第二个螺纹底孔及相应的上胎具耐磨钻套10内放入上胎具
定位销11,此时上钻孔胎具位置被固定,后一次加工3

8个螺纹底孔,最后再攻丝。
[0023]如图4所示,还包括下钻孔胎具,下钻孔胎具包括圆环状的下胎具本体13,对应于导流壳的底部的a面凹止口,下胎具本体13的下端中部设置有一圈下胎具凸止口16,下胎具本体13的周缘均匀设置有8个底孔,底孔内设置有下胎具耐磨钻套14,下胎具耐磨钻套14内设置有下胎具定位销15。下胎具耐磨钻套14与底孔过盈配合。
[0024]加工导流壳b面的8个螺纹孔时,将导流壳a面的a面凹止口装在下定位底座6的凸止口7上,同时下定位中柱8与导流壳的中孔配合,然后将上钻孔胎具的上胎具凹止口12放在导流壳b面的b面凸止口上,将钻头伸入下胎具耐磨钻套14内,钻第一个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壳连接孔钻孔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壳连接孔钻孔胎具包括定位胎具,所述定位胎具包括台面及设置于台面上的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所述上定位件位于所述下定位件的旁侧,所述上定位件包括上定位底座,所述上定位底座的上端中心设置有上定位中柱,对应于导流壳的顶部的b面凸止口,所述上定位底座于所述上定位中柱的周围设置有一圈凹止口,所述下定位件包括下定位底座,所述下定位底座的上端中心设置有下定位中柱,对应于导流壳的底部的a面凹止口,所述下定位底座于所述下定位中柱的周围设置有一圈凸止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壳连接孔钻孔胎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钻孔胎具,所述上钻孔胎具包括圆环状的上胎具本体,对应于所述导流壳的顶部的b面凸止口,所述上胎具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占云王振迁王红波李伟俊姚鹏宇邓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五湖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