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吸泵进口防预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29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吸泵进口防预旋结构,包括双吸泵上盖和双吸泵泵体,双吸泵上盖固定设置在双吸泵泵体的上方,双吸泵通过双吸泵上盖和双吸泵泵体组合而成,双吸泵上盖的内腔与双吸泵泵体的内腔构成泵体内腔,双吸泵上盖与双吸泵泵体之间转动设置有轴体,轴体上穿套设置有叶轮,且叶轮位于泵体内腔内,双吸泵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上隔板外半圈与下隔板外半圈,上隔板外半圈的内圈固定设置有与轴体相配合的上隔板,下隔板外半圈的内圈固定设置有与轴体相配合的下隔板,上隔板外半圈与下隔板外半圈上下扣合构成隔板。本申请结构合理,能够降低泵工作时的振动以及噪声,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的同时还噪声降低了对环境、工人的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吸泵进口防预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吸泵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双吸泵实用的进口防预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双吸泵作为离心泵的一种重要形式,因其具有扬程高、流量大等特点,在工程以及农业用水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泵型的叶轮实际上由两个背靠背的叶轮组合而成,它相当于两个相同直径的单吸叶轮同时工作,在同样的叶轮外径下流量可增大一倍;泵壳水平中开,检查和维修方便,叶轮结构对称,没有轴向力,运行时较平稳,从叶轮流出的水流汇入一个蜗壳中。但正因为双吸泵极为对称均匀的结构使得其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结构共振,造成泵的使用寿命下降,噪声增大,同时也会还会因为水泵进口流速和压力分布不均匀,泵进出口工作液体的压力脉动、液体绕流、偏流和脱流等流致振动作用于泵体上而引起双吸泵振动、噪声增大。
[0003]目前已经有人为降低双吸泵的压力脉动以及振动对双吸叶轮进行了改进,中国专利CN212296893U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公开了一种双吸泵结构,该叶轮叶片的端部在环形挡板的两侧排布呈“V”形并呈相互错位布置,虽然达到了其降低压力脉动,破坏共振的目的,但仍存在不足:首先其交错的叶片并没有做较为细致的定义交错布置角度,而且交错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对振动、噪声的降低能力也不一而足;同时交错叶片铸造困难,对不同的泵需要重新开模铸造,成本较高。
[0004]按照现有的双吸泵结构,在叶轮旋转过程中,液体或两相、多相流随叶片一起运动,进入进口管路中的工作介质就会存在预旋(径向旋转),而双吸泵吸水室与叶轮进口的距离很短,较短的进口管路不能有效的消除工作介质进入泵进口处的预旋;带有预旋的工作介质由于在径向预旋和轴冲击作用下,加快了对吸水室后端与叶轮进口段的冲击与磨蚀,这会缩短其使用寿命,进而需要进行进行维护与更换,而且双吸泵结构较为复杂,更换不易,这大大增加了泵的使用成本以及人力的投入;同时,带有预旋的工作介质进入叶轮后,干扰了叶轮进口段设计时介质流动状态,造成泵的水力损失,与此同时叶轮进口处工作介质的压力也会降低,同时会使叶轮叶片进口处更容易发生汽蚀以及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产生共振与噪音,对泵的稳定工作也有较大影响,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有可能发生的汽蚀和冲击磨损的作用下,叶轮、吸水室、进口段的使用寿命降低,使得泵的整体使用寿命减少,这对生产成本的节省以及产品的推广也大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吸泵进口防预旋结构,包括双吸泵上盖和双吸泵泵体,双吸泵上盖固定设置在双吸泵泵体的上方,双吸泵通过双吸泵上盖和双吸泵泵体组合而成,双吸泵上盖的内腔与双吸泵泵体的内腔构成泵体内腔,双吸泵上盖与双吸泵泵体之间转动设置有轴体,轴体上穿套设置有叶轮,且叶轮位于泵体内腔内,双吸泵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上隔板外半圈与下隔板外半圈,上隔板外半圈的内圈固
定设置有与轴体相配合的上隔板,下隔板外半圈的内圈固定设置有与轴体相配合的下隔板,上隔板外半圈与下隔板外半圈上下扣合构成隔板圈,即双吸泵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隔板圈。
[0006]优选的,同一个隔板圈具有的上隔板的定位端与上隔板外半圈的内圈固定连接,上隔板的配合端延伸至轴体的上方且与轴体之间具有间隙,上隔板定位端的高度高于配合端的高度,下隔板的定位端与下隔板外半圈的内圈固定连接,下隔板的配合端延伸至轴体的下方且与轴体之间具有间隙,下隔板定位端的高度低于配合端的高度,上隔板与下隔板的结构、大小均相同,且两者平行设置。
[0007]优选的,每个隔板圈通过卡槽和定位螺栓固定设置在双吸泵泵体上,且双吸泵上盖和双吸泵泵体上均开有与隔板圈相配合的轴向定位卡槽。
[0008]优选的,上隔板定位端的直径大于配合端的直径,即上隔板的板身直径朝向轴体方向变窄。
[0009]优选的,两个隔板圈轴向旋转交错设置,即两个隔板圈分别具有的两个上隔板的截面交错呈X形,两个下隔板的截面交错呈X形。
[0010]优选的,上隔板与下隔板的截面为椭圆形。
[0011]优选的,上隔板与下隔板具有的配合端的端部处均开有接水切面。
[0012]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技术在双吸泵叶轮左右进口段前均设置了隔板,每块隔板长度略短于叶轮进口半径,能够将半螺旋型吸入室进入叶轮进口段时的径向旋转消除,使工作介质运动速度方向与设计方向相同,沿着轴向进入叶轮,同时能够减少进口预旋对叶轮进口段、叶轮流道的冲击与磨蚀,延长叶轮以及泵体的使用寿命,维修与更换的频率也因此减少,节省了泵使用成本,同时消去径向旋转的工作介质在双吸泵叶轮叶片进口处发生汽蚀的概率大大降低,还能扰乱进口对称流动结构可能会造成的共振现象,能够很好的降低双吸泵运行时由于对称结构产生的振动与噪声,更好的优化了设备运行的环境的同时还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更进一步的延长了双吸泵的工作寿命。
[0014]本申请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合理,因为是两个隔板圈呈交错结构且结构对称,可直接安装无需分辨正反,使用方便,生产跟加工的成本较低,能够很好的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与使用
[0015]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个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双吸泵进口防预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轴体4与上隔板外半圈6和下隔板外半圈7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
图;
[0019]图3是本技术N向叶轮进口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M向叶轮进口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隔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双吸泵上盖1、双吸泵泵体2、泵体内腔3、轴体4、叶轮5、上隔板外半圈6、下隔板外半圈7、上隔板8、下隔板9、卡槽10、定位螺栓11、接水切面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参见图1~图5,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吸泵进口防预旋结构,包括双吸泵上盖1和双吸泵泵体2,双吸泵上盖1固定设置在双吸泵泵体2的上方,双吸泵通过双吸泵上盖1和双吸泵泵体2组合而成,双吸泵上盖1的内腔与双吸泵泵体2的内腔构成泵体内腔3,双吸泵上盖1与双吸泵泵体2之间转动设置有轴体4,轴体4上穿套设置有叶轮5,且叶轮5位于泵体内腔3内,双吸泵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上隔板外半圈6与下隔板外半圈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吸泵进口防预旋结构,包括双吸泵上盖(1)和双吸泵泵体(2),双吸泵上盖(1)固定设置在双吸泵泵体(2)的上方,双吸泵通过双吸泵上盖(1)和双吸泵泵体(2)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双吸泵上盖(1)的内腔与双吸泵泵体(2)的内腔构成泵体内腔(3),双吸泵上盖(1)与双吸泵泵体(2)之间转动设置有轴体(4),轴体(4)上穿套设置有叶轮(5),且叶轮(5)位于泵体内腔(3)内,双吸泵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上隔板外半圈(6)与下隔板外半圈(7),上隔板外半圈(6)的内圈固定设置有与轴体(4)相配合的上隔板(8),下隔板外半圈(7)的内圈固定设置有与轴体(4)相配合的下隔板(9),上隔板外半圈(6)与下隔板外半圈(7)上下扣合构成隔板圈,即双吸泵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隔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吸泵进口防预旋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个隔板圈具有的上隔板(8)的定位端与上隔板外半圈(6)的内圈固定连接,上隔板(8)的配合端延伸至轴体(4)的上方且与轴体(4)之间具有间隙,上隔板(8)定位端的高度高于配合端的高度,下隔板(9)的定位端与下隔板外半圈(7)的内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景川卢俊龙李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鲁尔泵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