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框体以及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17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对耳朵的压力并实现高保持力的耳机框体。耳机框体具有插入到外耳道的插入部和与插入部连结的主体部。主体部具备:底面,其与耳廓腔的表面接触;侧面,其与耳屏以及对耳屏接触。侧面具有凹陷部,经由该凹陷部与对耳屏的上部接触,在凹陷部以外的部位与所述耳屏接触。部位与所述耳屏接触。部位与所述耳屏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框体以及耳机


[000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佩戴在耳朵上使用的耳机框体以及耳机。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存在一种在佩戴在耳朵上的状态下,具备插入耳朵的插入部和经由连结路与插入部连结的框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耳机。该框体以位于插入部的斜上方的方式向耳廓的外侧突出。在佩戴在耳朵上的状态中,插入部的背面构成为与耳屏的内侧面和对耳屏的内侧面接合。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2731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耳机是通过耳屏的内侧面以及对耳屏的内侧面这两个部位卡在耳朵上的形状,为了达到高保持力,需要对这些耳屏的内侧面以及对耳屏的内侧面施加强的压力。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对耳朵的压力并实现高保持力的耳机框体以及耳机。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耳机框体具有插入外耳道的插入部和与上述插入部连接的主体部,上述主体部具备与耳廓腔的表面接触的底面、和与耳屏以及对耳屏接触的侧面,上述侧面具有凹陷部,经由该凹陷部与上述对耳屏的上部接触,在上述凹陷部以外的部位与上述耳屏接触。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减轻对耳朵的压力并实现高保持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将耳机佩戴在耳朵上的状态的图。
[0014]图2是表示耳机的主要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0015]图3是耳机的主视图。
[0016]图4是耳机的后视图。
[0017]图5是从后方观察的耳机的侧视图。
[0018]图6是从前方观察的耳机的侧视图。
[0019]图7是从下方观察的耳机的仰视图。
[0020]图8是从上方观察的耳机的俯视图。
[0021]图9是表示用户的耳朵在佩戴耳机时与耳机接触的部位的图。
[0022]图10是耳机的立体图。
[0023]图11是从与图10不同的角度观察的耳机的立体图。
[0024]图12是比较凹陷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剖面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2主体
[0027]3插入部
[0028]10耳机框体
[0029]11无线通信部
[0030]12驱动单元
[0031]21突出部
[0032]212操作部
[0033]221底面
[0034]222侧面
[0035]223凹陷部
[0036]223a第一端
[0037]223b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图1是表示将耳机1佩戴在耳朵上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耳机1的主要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图3是耳机1的主视图。图4是耳机1的后视图。图5是从后方观察的耳机1的侧视图。图6是从前方观察的耳机1的侧视图。图7是从下方观察的耳机1的仰视图。图8是从上方观察的耳机1的俯视图。
[0039]以下,如图1所示那样定义方向。具体而言,在用户将耳机1佩戴在左耳LE1上的状态下,将耳机1和用户的左耳LE1排列的方向定义为X1方向(方向X1)。另外,方向X1表示左右方向。从耳机1朝向用户的左耳LE1的方向是+X1(从左向右)方向。另外,将垂直方向定义为Z1方向(方向Z1)。方向Z1表示上下方向。垂直上方向为+Z1(从下向上)方向。另外,将与X1方向和Z1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Y1方向(方向Y1)。方向Y1表示前后方向。将左耳LE1从前向后的方向设为+Y1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所示的、圆圈中有
×
的附图标记以从纸面跟前朝向纸面背面的方向为正方向,双重圆圈为负方向。
[0040]耳机1是基于音频信号发出声音的音频设备。耳机1经由诸如Bluetooth(注册商标)等无线通信从智能电话等信息处理终端或便携式音乐播放装置等播放器接收音频信号。耳机1基于接收到的音频信号发出声音。
[0041]在以下的说明中,耳机1是包括耳机框体10以及内置在耳机框体10中的部件、例如电子部件的音频设备。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耳机框体10仅表示框体。
[0042]耳机1由插入到左耳LE1使用的单元L1和插入到右耳LE1使用的单元R1这两个单元构成。单元L1和单元R1左右对称。单元L1以及单元R1彼此不接触(例如,不通过耳机线等连接)。即,耳机1是由左右独立的单元构成的真无线耳机。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无线耳机。
[0043]在本实施方式的耳机1中,单元L1和单元R1除了左右对称以外,具有相同的结构以及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仅说明插入到左耳LE1使用的单元L1,省略单元R1的说明。
[0044]如图2所示,单元L1具备耳机框体10、无线通信部11、驱动单元12、电池13、多个充电端子14、用户接口15、麦克风(未图示)和LED(未图示)。耳机1还具备处理器16、闪速存储器17和RAM18。需要说明的是,耳机1可以具备无线通信部11、驱动单元12、电池13、多个充电端子14、用户接口15、麦克风以及LED以外的电子部件。另外,耳机1也可以不具备麦克风以及LED。
[0045]闪速存储器17存储有处理器16的动作程序。
[0046]处理器16从作为存储介质的闪速存储器17读出程序,在RAM18中展开,由此进行各种动作。处理器16控制无线通信部11、驱动单元12、用户接口15等。处理器16例如进行基于从用户接口15接受到的操作的处理。另外,处理器16监视多个充电端子14的状态以及电池13的状态。处理器16例如在电池13的容量变少时,使LED(未图示)闪烁等,向用户报知。电池13向耳机1的电子部件(例如,无线通信部11、驱动单元12、电池13、多个充电端子14、用户接口15、处理器16、闪速存储器17和RAM18等)供给电力。
[0047]无线通信部11例如接收内容的音频信号。另外,无线通信部11例如基于由用户接口15接受到的操作,向外部设备发送信号。
[0048]驱动单元12对由无线通信部11接收到的内容的音频信号进行模拟转换。驱动单元12基于模拟信号发出声音。
[0049]如图1所示,耳机框体10具备主体2和插入部3。主体2和插入部3连结。
[0050]插入部3是插入到用户的外耳道的部位。如图4所示,插入部3被耳塞32覆盖。耳塞32例如由硅橡胶、聚氨酯或环氧树脂等挠性高的树脂构成。耳塞32与耳道紧密接触,以阻挡用户周边的声音。耳塞32可以与插入部3成为一体,也可以是可装卸的。耳塞32在能够从插入部3装卸的情况下,也可以准备大小不同的多个种类。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根据耳朵的尺寸来选择适当的尺寸的耳塞。
[0051]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主体2由突出部21和连结部22构成。主体2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框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插入部,其插入到外耳道;主体部,其与所述插入部连结;所述主体部具备:底面,其与耳廓腔的表面接触;侧面,其与耳屏以及对耳屏接触;所述侧面具有凹陷部,经由该凹陷部与所述对耳屏的上部接触,在所述凹陷部以外的部位与所述耳屏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沿着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侧面的周向形成该侧面的半周以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中的、在佩戴时在所述周向上成为所述耳屏侧的第一端的深度形成为比所述周向的第二端深。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框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野泰明菖蒲广行森智昭柏瀬一辉大塚生奈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