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702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输送系统包括打料罐、多节浓相管道和补气管道,多节所述浓相管道通过多个助推器依次相互连接后连接在所述打料罐和料仓之间,每一所述助推器用于将前一节浓相管道内的氧化铝输送至后一节浓相管道,多节所述浓相管道以分段运输方式将所述打料罐中的氧化铝运输至料仓。在分段输送过程中,浓相管道的充料和排料由PLC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补气管道设置在浓相管道的外部,在需要补气的时候PLC控制系统会自动控制补气阀向浓相管道补气,相比于原有的补气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输送方法,在运输过程中控制压缩空气的量,输送能耗低。输送能耗低。输送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解铝
,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浓相输送技术属于气力输送中的流态化输送技术。它是将物料流态化后转变成一种气固两相流体,再根据流动体压能和静压能转化原理,使物料在输送槽内进行输送。
[0003]目前电解铝作业所需的原料氧化铝一般采用浓相输送系统,由风机、压力容器等设备组成。通过将氧化铝原料送到压力容器中,再由压力容器通过内部的压力将氧化铝通过连接到压力容器的出料管输送到料仓中。
[0004]图1是现有的氧化铝浓相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氧化铝100在普通内补气浓相管道内输送过程中,浓相管道300之间通过法兰400连接后采用密封垫600进行密封,内补气管道200设置在浓相管道300内,通过喷嘴201向浓相管道300提供压缩空气,内补气管道200易受到20m/s高速流动氧化铝不断冲刷,大量压缩空气混合流态化氧化铝在管道内向前流动,运输过程中消耗的压缩空气量非常大,物料输送固气比为6kg/Nm3左右,输送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解铝过程中输送能耗较高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所述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包括打料罐、多节浓相管道和补气管道,多节所述浓相管道通过多个助推器依次相互连接后连接在所述打料罐和料仓之间,每一所述助推器用于将前一节浓相管道内的氧化铝输送至后一节浓相管道,多节所述浓相管道以分段运输方式将所述打料罐中的氧化铝运输至料仓;
[0007]其中,每一所述助推器上连接有压力监测仪,所述压力监测仪用于监测位于所述助推器前方的前一节浓相管道的内部压强,所述压力监测仪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0008]其中,所述补气管道位于多节浓相管道的外部,所述补气管道包括与多个所述助推器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第一补气管道,每个所述第一补气管道与主补气管道连接,所述主补气管道与气源连接,所述主补气管道还连接有第二补气管道,所述第二补气管道连接至所述打料罐内部;每个所述第一补气管道上连接有补气阀,每个所述补气阀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0009]其中,在多节所述浓相管道分段运输氧化铝的过程中,所述PLC控制系统基于所述压力监测仪监测到的前一节浓相管道的内部压强信号,开启所述补气阀控制所述第一补气管道向所述助推器内部提供运输氧化铝的所需压强,从而将前一节浓相管道内的氧化铝输送至后一节浓相管道。
[0010]优选地,所述打料罐底部连接有牛角弯管,相互连接后的多节所述浓相管道的一
端连接至所述牛角弯管,所述牛角弯管上连接有出料阀。
[0011]优选地,所述打料罐顶部连接有钟罩阀,所述钟罩阀上连接有料斗。
[0012]优选地,所述打料罐的上部分还连接有上料位计,所述打料罐的下部分连接有下料位计。
[0013]优选地,所述打料罐上还连接有排空管道,所述排空管道上连接有排空阀。
[0014]优选地,所述助推器与所述浓相管道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补气管道上还连接有单向阀和铜球阀。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补气管道与所述主补气管道之间通过流化阀连接。
[0017]本技术提供的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包括打料罐、多节浓相管道和补气管道,多节所述浓相管道通过多个助推器依次相互连接后连接在所述打料罐和料仓之间,每一所述助推器用于将前一节浓相管道内的氧化铝输送至后一节浓相管道,多节所述浓相管道以分段运输方式将所述打料罐中的氧化铝运输至料仓。在分段输送过程中,浓相管道的充料和排料由PLC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补气管道设置在浓相管道的外部,在需要补气的时候PLC控制系统会自动控制补气阀向浓相管道补气,相比于原有的补气方式,本技术提供的输送输送系统,在运输过程中控制压缩空气的量,输送能耗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现有的氧化铝浓相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的部分结构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助推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0023]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的部分结构图,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包括打料罐1、多节浓相管道2和补气管道,多节所述浓相管道2通过多个助推器3依次相互连接后连接在所述打料罐1和料仓之间,每一所述助推器3用于将前一节浓相管道2内的氧化铝输送至后一节浓相管道2,多节所述浓相管道2以分段运输方式将所述打料罐1中的氧化铝运输至料仓。
[0025]其中,每一所述助推器3上连接有压力监测仪5,所述压力监测仪5用于监测位于所述助推器3前方的前一节浓相管道2的内部压强,所述压力监测仪5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0026]其中,所述补气管道位于多节浓相管道2的外部,所述补气管道包括与多个所述助推器3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第一补气管道42,每个所述第一补气管道42与主补气管道41连接,所述主补气管道41与气源连接,所述主补气管道41还连接有第二补气管道43,所述第二补气管道43连接至所述打料罐1内部;每个所述第一补气管道42上连接有补气阀6,每个所述补气阀6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0027]其中,在多节所述浓相管道2分段运输氧化铝的过程中,所述PLC控制系统基于所述压力监测仪5监测到的前一节浓相管道2的内部压强信号,开启所述补气阀6控制所述第一补气管道42向所述助推器3内部提供运输氧化铝的所需压强,从而将前一节浓相管道2内的氧化铝输送至后一节浓相管道2。
[0028]具体地,压力监测仪5为电接点压力表。
[0029]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助推器3与所述浓相管道2之间通过法兰9连接。
[00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助推器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3和图4,助推器3采用文丘里原理,在助推器左侧聚集大量压缩空气后,在高速气流背面形成一个负压区,将氧化铝吸入扩散区,前进速度越来越快。控制系统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浓相外补气输送系统包括打料罐(1)、多节浓相管道(2)和补气管道,多节所述浓相管道(2)通过多个助推器(3)依次相互连接后连接在所述打料罐(1)和料仓之间,每一所述助推器(3)用于将前一节浓相管道(2)内的氧化铝输送至后一节浓相管道(2),多节所述浓相管道(2)以分段运输方式将所述打料罐(1)中的氧化铝运输至料仓;其中,每一所述助推器(3)上连接有压力监测仪(5),所述压力监测仪(5)用于监测位于所述助推器(3)前方的前一节浓相管道(2)的内部压强,所述压力监测仪(5)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补气管道位于多节浓相管道(2)的外部,所述补气管道包括与多个所述助推器(3)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第一补气管道(42),每个所述第一补气管道(42)与主补气管道(41)连接,所述主补气管道(41)与气源连接,所述主补气管道(41)还连接有第二补气管道(43),所述第二补气管道(43)连接至所述打料罐(1)内部;每个所述第一补气管道(42)上连接有补气阀(6),每个所述补气阀(6)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其中,在多节所述浓相管道(2)分段运输氧化铝的过程中,所述PLC控制系统基于所述压力监测仪(5)监测到的前一节浓相管道(2)的内部压强信号,开启所述补气阀(6)控制所述第一补气管道(42)向所述助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得胜肖述兵马军玺严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