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吸湿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886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弹性吸湿针织布,属于针织布技术领域,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一侧覆盖设置有第一吸湿层,所述基层远离第一吸湿层一侧设置有第二吸湿层,所述第一吸湿层与基层之间设置有弹力层,所述弹力层与基层之间通过抗拉纱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针织布两侧设置有的吸湿层,以在针织布与其他物体接触时能够进行吸湿,并通过针织布整体的双反面组织,使得针织布在受到拉动时,能够促使针织布内外的空气进行流通,增强针织布排湿的效率,同时以此提高吸湿效果。以此提高吸湿效果。以此提高吸湿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吸湿针织布


[0001]本技术公开一种弹性吸湿针织布,属于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合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
[0003]目前,市面上一些较厚的针织布为了迎合消费者穿着舒适的特点,基本上具有了弹性与吸湿的特点,但针织布在吸湿后,排湿效率往往不高,针织布内的水分因织造上的原因无法达到快速排湿的效果,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增强此类针织布排湿效果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弹性吸湿针织布。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弹性吸湿针织布,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一侧覆盖设置有第一吸湿层,所述基层远离第一吸湿层一侧设置有第二吸湿层,所述第一吸湿层与基层之间设置有弹力层,所述弹力层与基层之间通过抗拉纱线固定连接。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使用此针织布,或使用由此针织布制成的服装等产品时,可通过针织布上设有的第一吸湿层和第二吸湿层对针织布所接触的水分进行吸收与传导,基层的设置用以支持第一吸湿层和第二吸湿层之间的水分渗透,以增强水分的传导。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吸湿层由若干导湿纱线编织为双反面组织,所述导湿纱线由抗菌纤维与导湿纤维缠绕纱芯制成。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反面组织的设置能够使第一吸湿层具有弹性,抗菌纤维与导湿纤维对纱芯的缠绕能够使针织布在延展与收缩时对纱芯进行挤压和放松,以增强水分的传导。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吸湿层由若干吸湿纱线编织为双反面组织,所述吸湿纱线由抗菌纤维与吸湿纤维缠绕纱芯混纺制成。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吸湿层的双反面组织能够使第二吸湿层具有弹性,第一吸湿层与第二吸湿层上的抗菌纤维能够对细菌所生存的环境进行破坏,降低细菌在针织布内繁殖的速度,抗菌纤维与吸湿纤维在纱芯上的缠绕能够使纱芯在针织布拉动时出现挤压或膨胀,以辅助水分进行传导。
[0011]作为优选,所述弹力层由若干抗拉纱线编织成六角网眼组织结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六角网眼组织结构能达到很好的回弹性,四面都有弹性,能承受四面的拉力,受力均匀。
[0013]作为优选,所述纱芯由若干棉纱线缠绕制成,所述棉纱线由棉纤维加捻制成。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棉纤维制成的纱芯能够对水分进行吸收,并对水分进行传导,在针织布被拉动时,纱芯受到挤压便能挤出水分,使水被挤出,或是传导至其他区域,扩大水分在针织布上的蒸发面积。
[0015]作为优选,所述抗菌纤维包括苎麻纤维,所述导湿纤维为莫代尔纤维,所述吸湿纤维为竹纤维。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苎麻纤维吸收和发散水分快,具有耐腐、不易发霉的特性,莫代尔纤维具有合成纤维的强力的韧性、良好的吸湿能力、良好的形态与尺寸稳定性,竹纤维与用棉、木制成的纤维相比,保持了原有的透气性、吸湿性、染色性、悬垂性好的特点,纤维手感柔软、韧性耐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其一,使用者在使用此针织布时,可通过针织布表面的两个吸湿层对针织布所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吸湿,并进行快速传导,使用者在拉动针织布时,针织布能够增强水分的传导速度;
[0019]其二,使用者在抖动针织布时,针织布受到延展,编织结构所形成的透孔变大,空气能够穿过针织布,并增加带走针织布湿气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种弹性吸湿针织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第一导湿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导湿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弹力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基层;2、第一吸湿层;3、第二吸湿层;4、弹力层;5、抗拉纱线;6、导湿纱线;7、抗菌纤维;8、导湿纤维;9、纱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一种弹性吸湿针织布,如图1

图4所示,包括基层1,基层1一侧覆盖设置有第一吸湿层2,基层1远离第一吸湿层2一侧设置有第二吸湿层3,在使用者使用此针织布,或使用由此针织布制成的产品时,位于针织布表面的第一吸湿层2和第二吸湿层3能够对与针织布相接触的其他表面上的水分进行吸收,第一吸湿层2由若干导湿纱线6编织为双反面组织,第二吸湿层3由若干吸湿纱线编织为双反面组织,第一吸湿层2与第二吸湿层3的双反面组织能够使二者具有弹力,而基层1亦编织为双反面组织,使针织布整体具有弹性的效果,在针
织布被拉动时,流动和贯穿针织布的空气便能够在针织布处于潮湿状态时带走水汽,加快针织布的干燥效率,导湿纱线6由抗菌纤维7与导湿纤维8缠绕纱芯9制成,吸湿纱线由抗菌纤维7与吸湿纤维缠绕纱芯9混纺制成,导湿纱线6与吸湿纱线均能够对水分进行吸收与传导,增强针织布的吸湿性能,并对细菌的生活环境进行破坏,第一吸湿层2与基层1之间设置有弹力层4,弹力层4与基层1之间通过抗拉纱线5固定连接,弹力层4固定在基层1上,能够对针织布的拉延进行限制,最大程度避免针织布被过度拉延,弹力层4由若干抗拉纱线5编织成六角网眼组织结构,六角网眼组织结构能达到很好的回弹性,四面都有弹性,能承受四面的拉力,受力均匀。
[0027]抗拉纱线5由抗拉纤维与抗菌纤维7混纺制成,抗拉纤维能够增强针织布整体的抗拉性能,最大程度避免针织布在被拉动时出现过度拉延的情况,纱芯9由若干棉纱线缠绕制成,棉纱线由棉纤维加捻制成,棉纤维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能,抗菌纤维7包括苎麻纤维,苎麻纤维吸收和发散水分快,具有耐腐、不易发霉的特性,抗拉纤维包括尼龙,尼龙的机械强度高、韧性好、摩擦系数小、耐疲劳性能突出、耐热、耐磨、耐腐蚀、易于加工,导湿纤维8为莫代尔纤维,莫代尔纤维具有合成纤维的强力的韧性、良好的吸湿能力、良好的形态与尺寸稳定性,吸湿纤维为竹纤维,竹纤维与用棉、木制成的纤维相比,保持了原有的透气性、吸湿性、染色性、悬垂性好的特点,纤维手感柔软、韧性耐磨。
[00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吸湿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一侧覆盖设置有第一吸湿层(2),所述基层(1)远离第一吸湿层(2)一侧设置有第二吸湿层(3),所述第一吸湿层(2)与基层(1)之间设置有弹力层(4),所述弹力层(4)与基层(1)之间通过抗拉纱线(5)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吸湿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湿层(2)由若干导湿纱线(6)编织为双反面组织,所述导湿纱线(6)由抗菌纤维(7)与导湿纤维(8)缠绕纱芯(9)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性吸湿针织布,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述周赞扬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侨星服饰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