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88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包括清水混凝土外墙、内置于清水混凝土外墙的保温层、穿过保温层并连接两侧清水混凝土外墙的不锈钢钢梁、布置于所述清水混凝土外墙内的水平钢筋;所述不锈钢钢梁的截面为工字型,其上下翼缘上均有不锈钢铆钉。所述不锈钢钢梁包括沿清水混凝土外墙厚度方向的第一不锈钢钢梁和\或沿清水混凝土外墙长度方向的第二不锈钢钢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能够在保证可靠连接的基础上,避免外墙与保温连接部位产生冷桥,实现墙面完整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效果,并提升施工效率。并提升施工效率。并提升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不断增加的环境挑战,超低能耗建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常见的超低能耗建筑外墙做法通常为外墙外保温或者夹心保温外墙,外墙外保温无法实现清水混凝土外墙的建筑效果;而对于夹心保温外墙,常见做法是内页板+保温层+外页板,内页板作为结构受力构件,而外页板仅为建筑墙体不参与主体结构受力,此做法存在以下缺陷:外页板的抗震性能难以保证;受到建筑墙体总厚度限制,外页板墙体厚度较薄,清水混凝土浇筑效果差;保温与结构构件连接节点部位的冷桥难以避免。
[0003]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9594676A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及外墙,该保温墙板由保温层、混凝土内墙板、混凝土外墙板和桁架式不锈钢连接件组成,混凝土内墙板内设有内墙板内纵向布置钢筋和内墙板内横向布置钢筋、混凝土外墙板内设有外墙板内纵向布置钢筋和外墙板内横向布置钢筋,桁架式不锈钢连接件由不锈钢腹杆、不锈钢弦杆组成,腹杆与弦杆采用焊接连接,保温层位于混凝土内墙板与混凝土外墙板之间,保温层内设有孔槽,孔槽采用纵横交错布置,桁架式不锈钢连接件插入该孔槽内。但该保温墙板由多块预制墙板沿横向拼装而成,相邻墙板之间存在拼缝,无法实现完整的清水混凝土墙面效果
[0004]专利技术专利CN101538903B公开了一种预制保温墙体,由保温层、混凝土内墙板、混凝土外墙板和FRP连接件组成,混凝土内墙板内设有内墙板内纵向布置钢筋和内墙板内横向布置钢筋、混凝土外墙板内设有外墙板内纵向布置钢筋和外墙板内横向布置钢筋,FRP连接件呈“工”字型结构,由腹板和翼缘组成,翼缘有两个,分别位于腹板两端;保温层位于混凝土内墙板与混凝土外墙板之间,保温层内设有孔槽,孔槽采用纵横交错布置,FRP连接件插入该孔槽内;保温墙体的端部设有连接筋,该连接筋呈U型结构,该连接筋的两端分别插入混凝土外墙板和混凝土内墙板内。但该保温墙板同样由多块预制墙板拼装而成,相邻墙板之间存在拼缝,无法实现完整的清水混凝土墙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能够在保证可靠连接的基础上,避免外墙与保温连接部位产生冷桥,实现墙面完整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效果,并提升施工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包括清水混凝土外墙、内置于清水混凝土外墙的保温层、穿过保温层并连接两侧清水混凝土外墙的不锈钢钢梁、布置于所述清水混凝土外墙内的水平钢筋;所述不锈钢钢梁的截面为工字型,其上下翼缘上均有不锈钢铆钉。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钢梁包括沿清水混凝土外墙厚度方向的第一不锈钢钢梁
和\或沿清水混凝土外墙长度方向的第二不锈钢钢梁。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不锈钢钢梁沿墙高度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第一不锈钢钢梁距离清水混凝土外墙厚度方向边缘间距≥50mm,相邻第一不锈钢钢梁之间的间距≥300mm;所述第二不锈钢钢梁沿墙高度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第二不锈钢钢梁距离清水混凝土外墙厚度方向边缘间距≥50mm,相邻第二不锈钢钢梁之间的间距≥300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钢筋焊接在沿混凝土外墙长度方向的第二不锈钢钢梁的上下翼缘上,焊缝长度≥最小抗震锚固长度(laE)。
[0011]进一步地,所述焊接的形式为双面角焊缝。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不锈钢钢梁与水平钢筋连接段外表面涂覆有不锈钢粉末涂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钢梁的材料为奥氏体型不锈钢;所述不锈钢铆钉的材料与所述不锈钢钢梁的材料一致。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钢梁通过不锈钢铆钉与清水混凝土外墙铆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内置于所述清水混凝土外墙的中部。
[0016]可选地,沿外墙长度方向的保温层外边缘距离清水混凝土外墙厚度方向外边缘≥100mm。
[0017]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不锈钢钢梁的工字型洞口。
[0018]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钢筋沿墙高度方向均匀布置,相邻水平钢筋之间的间距≥150mm。
[0019]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板或者挤塑式聚苯乙烯隔热保温板(XPS保温板),所述保温层作为所述清水混凝土外墙的内模板,混凝土浇筑后内模板不取出。
[0020]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钢筋为热轧带肋钢筋。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的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通过不锈钢钢梁实现保温层与两侧清水混凝土外墙的可靠连接,满足建筑抗震性能要求。
[0023]2)本专利技术的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与热轧带肋钢筋或者碳素钢相比,不锈钢的导热系数低,有效避免节点连接部位产生冷桥,采用不锈钢钢梁能够助力实现建筑超低能耗的性能目标。
[0024]3)本专利技术的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保温层内置于混凝土外墙,实现墙面完整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效果。
[0025]4)本专利技术的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利用保温层作为清水混凝土外墙的内侧模板,安装简便,一次浇筑不需拆模,提升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中的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1中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图2中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的B

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标号所示:
[0032]1、清水混凝土外墙,2、保温层,3、第一不锈钢钢梁,4、第二不锈钢钢梁,5、水平钢筋,6、不锈钢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中如未明确说明的部件型号、材料名称、连接结构等特征,均视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常见技术特征。
[00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包括清水混凝土外墙1、内置于清水混凝土外墙1的保温层2、沿清水混凝土外墙1厚度方向的第一不锈钢钢梁3、沿清水混凝土外墙2长度方向的第二不锈钢钢梁4、布置于清水混凝土外墙1内的水平钢筋5;第一不锈钢钢梁3和第二不锈钢钢梁4的截面均为工字型,其上下翼缘上均有不锈钢铆钉6;第一不锈钢钢梁3和第二不锈钢钢梁4均穿过保温层2并连接两侧清水混凝土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水混凝土外墙(1)、内置于清水混凝土外墙(1)的保温层(2)、穿过保温层(2)并连接两侧清水混凝土外墙(1)的不锈钢钢梁、布置于所述清水混凝土外墙(1)内的水平钢筋(5);所述不锈钢钢梁的截面为工字型,其上下翼缘上均有不锈钢铆钉(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钢梁包括沿清水混凝土外墙(1)厚度方向的第一不锈钢钢梁(3)和\或沿清水混凝土外墙(1)长度方向的第二不锈钢钢梁(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锈钢钢梁(3)沿墙高度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第一不锈钢钢梁(3)距离清水混凝土外墙(1)厚度方向边缘间距≥50mm,相邻第一不锈钢钢梁(3)之间的间距≥300mm;所述第二不锈钢钢梁(4)沿墙高度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第二不锈钢钢梁(4)距离清水混凝土外墙(1)厚度方向边缘间距≥50mm,相邻第二不锈钢钢梁(4)之间的间距≥3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夹心保温清水混凝土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钢筋(5)焊接在沿混凝土外墙长度方向的第二不锈钢钢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倩吴宏磊林晨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