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国大鲵个体识别和/或亲权鉴定的引物对、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遗传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提供了一种对中国大鲵进行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的引物对和方法,累计非父排除率和累计个体识别力分别达到0.999999996和0.9946,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引物对和方法能够高精准度的对中国大鲵进行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能够完成中国大鲵种质的鉴定和遗传谱系的确定,从而实现有序、高质的人工繁育。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中国大鲵个体识别和/或亲权鉴定的方法,具有极高的检测效率,能够提高中国大鲵育种准确性,加快其育种进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国大鲵个体识别和/或亲权鉴定的引物对、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遗传学
,尤其涉及一种中国大鲵个体识别和/或亲权鉴定的引物对、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名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腮鲵科、大鲵属,是我国特有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此外,大鲵具有很高的科研、生态、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水生生物资源。大鲵在我国分布很广,遍及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然而,由于过度捕捉、栖息地破坏和环境气候变化等原因,野生大鲵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达到濒危状态,目前野生大鲵几近灭绝。为了保护和利用大鲵,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目前大鲵人工繁育技术已相当成熟,全国现有大鲵养殖储量在3000万尾左右。然而,由于缺少合理、系统的管理措施,来自不同地区的个体之间无序杂交普遍存在,导致养殖场的个体遗传多样性低、基因丢失,种质资源混乱和退化现象严重,严重影响种质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为了保证大鲵种质资源质量,提高人工繁育的有序性,有必要对繁殖个体进行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以避免近亲繁殖和不同野生发源地来源的种质混杂。但是现有技术并未有对中国大鲵进行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的技术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国大鲵个体识别和/或亲权鉴定的引物对、方法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引物对能够高精准度的对中国大鲵进行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累计非父排除率和累计个体识别力分别达到0.999999996和0.9946。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国大鲵个体识别和/或亲权鉴定的引物对,所述引物对由12对引物组成,所述12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
‑
SEQ ID NO.24所示。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引物对在中国大鲵个体识别、亲权鉴定、种群结构分析或育种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中国大鲵个体识别和/或亲权鉴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上述引物对对样本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所得产物进行基因分型和数据分析。
[0008]优选的,所述PCR扩增的反应体系以20μL计,包括2
×
Taq PCR SuperMix 10μL,上下游引物各0.5μL,DNA模板0.7μL,超纯水补齐至20μL。
[0009]优选的,所述PCR扩增的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各对引物退火温度下退火60s,72℃延伸60s,反应30个循环;72℃延伸10min。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在中国大鲵种群结构分析或育种中的应用。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首次提供了一种对中国大鲵进行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的引物对和方法,累
计非父排除率和累计个体识别力分别达到0.999999996和0.9946,表明本专利技术引物对和方法能够高精准度的对中国大鲵进行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能够完成中国大鲵种质的鉴定和遗传谱系的确定,从而实现有序、高质的人工繁育。另外,本专利技术对中国大鲵个体识别和/或亲权鉴定的方法,具有极高的检测效率,能够提高中国大鲵育种准确性,加快其育种进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国大鲵个体识别和/或亲权鉴定的引物对,所述引物对由12对引物组成,所述12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
‑
SEQ ID NO.24所示。
[0014]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引物对中,优选的需在每一对引物对的正向引物5
’
端添加荧光基团,本专利技术对于荧光基团的具体种类没有特殊限定,在具体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12对引物的具体序列、各引物对的最佳退火温度以及添加的荧光标记如表1所示。
[0015]表1本专利技术12对引物的具体序列、最佳退火温度以及荧光标记
[0016][0017][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引物对在中国大鲵个体识别、亲权鉴定、种群结构分析或育种中的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中国大鲵个体识别和/或亲权鉴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上述引物对对样本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所得产物进行基因分型和数据分析。
[0020]本专利技术对于样本DNA的具体获取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DNA提取方法均可。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上述引物对分别对样本DNA进行PCR扩增时,所述PCR扩增的反应体
系以20μL计,优选的包括2
×
Taq PCR SuperMix 10μL,上下游引物各0.5μL,DNA模板0.7μL,超纯水补齐至20μL。所述PCR扩增的反应程序优选的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各对引物退火温度下退火60s,72℃延伸60s,反应30个循环;72℃延伸10min。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对扩增所得的产物进行基因分型时,优选的使用GS500荧光分子量标准在ABI PRISM 3730遗传分析仪中进行基因分型。基因分析的结果使用GENMARKER软件(version 1.3,SoftGenetics LLC)进行读取,并输入Excel文件。本专利技术所述数据分析优选的为:按照要求格式对数据进行编辑后,使用CERVUS 3.0.7软件计算期望杂合度(HE)、观测杂合度(HO)、多态信息含量(PIC)、非父排除率(PE)个体识别率(DP)、累计非父排除率(CPE)和累计个体识别力(TDP)。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在中国大鲵种群结构分析或育种中的应用。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4]下述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5]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6]实施例1
[0027]本专利技术微卫星引物对的获取过程
[0028]本专利技术为了提高数据的精准性和可读性,在微卫星引物对中选择重复序列为四碱基重复的引物对、在中国大鲵不同谱系种群中均能够稳定扩增的引物对以及遗传多样性高、累计非父排除率和累计个体识别力大于0.9999的引物对,共获得28对引物。提交给通用生物(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引物合成。
[0029]采集中国大鲵不同地理种群样本共20个。DNA的抽提采用SDS/蛋白酶K裂解、酚/氯仿法抽提并直接纯化的提取方法,具体如下:
[0030]样品消化,向保存样品的离心管中加入600μL裂解液和6μL蛋白酶K,55℃水浴消化2h。加入等体积的酚
‑
氯仿后震荡10min,8000rpm离心10min,移取上层液体到一干净的EP管中,重复此步骤直至有机相和无机相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国大鲵个体识别和/或亲权鉴定的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对由12对引物组成,所述12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
‑
SEQ ID NO.24所示。2.权利要求1所述引物对在中国大鲵个体识别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所述引物对在中国大鲵亲权鉴定中的应用。4.权利要求1所述引物对在中国大鲵种群结构分析中的应用。5.权利要求1所述引物对在中国大鲵育种中的应用。6.一种中国大鲵个体识别和/或亲权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引物对对样本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所得产物进行基因分型和数据分析。7.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闫丽萍,王娣,李作美,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