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硅胶体蓄电池盒盖密封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37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6
一种纳米硅胶体蓄电池盒盖密封装配工装,包括矩形框架、设置于矩形框架顶部的电葫芦和吊挂在电葫芦底部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横梁、分别铰接在横梁两端的立杆和设置于每个立杆底端的夹持盘,两个所述夹持盘的朝向水平相对以形成夹持状态,且每个所述加持盘均可自由自转,两个立杆的杆体之间水平设置有用于调节夹持盘夹持间距的花篮螺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葫芦完成蓄电池的升降与翻转,可实现壳体与盒盖的快速安装,极大了提高了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硅胶体蓄电池盒盖密封装配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蓄电池生产
,具体为一种纳米硅胶体蓄电池盒盖密封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纳米硅胶体蓄电池是普通胶体蓄电池升级换代产品,其适用范围涵盖使用铅酸蓄电池、普通胶体蓄电池的所有应用领域,更适应于极热、极寒及其它特殊环境,对于军用领域有独到优势,并且充电接受能力强,更适合现代车辆用AGM起/停电池的特殊要求。在纳米硅胶体蓄电池组装生产中,需要先将板栅包覆叠加串并,然后将其整体压入到蓄电池的壳体内,在正负极处利用锡合金焊接形成蓄电池的正负极柱,而后壳体和盒盖密封,充入电解液即完成封装。在上述流程中,极板在压入到壳体内之后,整体重量已非常大,而安装盒盖则需要将电池180度翻转,若由工人直接手动翻转则会非常吃力,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在蓄电池组装生产线的传送架处增加了专用于蓄电池盒盖安装的辅助工装,采用电葫芦完成蓄电池的升降与翻转,可实现壳体与盒盖的快速安装,极大了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纳米硅胶体蓄电池盒盖密封装配工装,包括矩形框架、设置于矩形框架顶部的电葫芦和吊挂在电葫芦底部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横梁、分别铰接在横梁两端的立杆和设置于每个立杆底端的夹持盘,两个所述夹持盘的朝向水平相对以形成夹持状态,且每个所述加持盘均可自由自转,两个立杆的杆体之间水平设置有用于调节夹持盘夹持间距的花篮螺丝。
[0006]作为优选的,所述夹持盘包括固定轴和座盘,所述固定轴一端水平固定连接在立杆的底部,固定轴另一端与所述座盘的背侧中心转动连接,以使座盘沿固定轴自转。
[0007]作为优选的,每个所述立杆的杆体上均分别水平设置有加长片板,两个所述加长片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立杆铰接,另一端则分别与所述花篮螺丝的两端固定连接。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加长片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铰孔。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横梁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吊挂座,所述吊挂座顶部固定设置有吊耳。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顶部中心水平固定设置有吊杆,所述电葫芦可拆卸滑动装配在所述吊杆上。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横梁、立杆上均分别沿各自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铰孔。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夹持盘的夹持面一侧粘贴有橡胶层。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立杆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片板组成的中部带有夹腔的组合杆体,两个片板的两个端部之间固定连接,两个片板之间的间隙形成夹腔,且所述夹腔的宽度
与所述横梁的厚度相匹配,所述横梁端部伸入到夹腔内后通过铰孔铰接为一体。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以矩形框架作为载体,利用电葫芦作为升降动力,采用可灵活自由调节夹持间距的夹持机构作为蓄电池的夹固结构,能够快速完成蓄电池的夹固与升降,通过夹持盘采用自转结构,悬空的蓄电池可通过夹持盘轻松且自由转动,上述结构配合下,能够实现蓄电池快速的翻转,极大加速了蓄电池盒盖的封装,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应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矩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立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1、矩形框架,2、电葫芦,3、横梁,4、立杆,41、片板,42、夹腔,5、夹持盘,51、固定轴,52、座盘,6、花篮螺丝,7、加长片板,8、吊挂座,9、吊耳,10、吊杆,11、铰孔,12、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纳米硅胶体蓄电池盒盖密封装配工装,包括矩形框架1、设置于矩形框架1顶部的电葫芦2和吊挂在电葫芦2底部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横梁3、分别铰接在横梁3两端的立杆4和设置于每个立杆4底端的夹持盘5,两个所述夹持盘5的朝向水平相对以形成夹持状态,且每个所述加持盘5均可自由自转,两个立杆4的杆体之间水平设置有用于调节夹持盘5夹持间距的花篮螺丝6。
[0023]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盘5包括固定轴51和座盘52,所述固定轴51一端水平固定连接在立杆4的底部,固定轴51另一端与所述座盘52的背侧中心转动连接,以使座盘52沿固定轴51自转。
[0024]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立杆4的杆体上均分别水平设置有加长片板7,两个所述加长片板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立杆4铰接,另一端则分别与所述花篮螺丝6的两端固定连接。
[0025]进一步的,所述加长片板7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铰孔。
[0026]进一步的,所述横梁3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吊挂座8,所述吊挂座8顶部固定设置有吊耳9。
[0027]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架1顶部中心水平固定设置有吊杆10,所述电葫芦2可拆卸滑动装配在所述吊杆10上。
[0028]进一步的,所述横梁3、立杆4上均分别沿各自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铰孔11。
[0029]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盘5的夹持面一侧粘贴有橡胶层12。
[0030]进一步的,所述立杆4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片板41组成的中部带有夹腔的组合杆体,两个片板41的两个端部之间固定连接,两个片板41之间的间隙形成夹腔42,且所述夹腔42的宽度与所述横梁3的厚度相匹配,所述横梁3端部伸入到夹腔42内后通过铰孔铰接为一
体。
[0031]工装整体架设在蓄电池组装传送架上,矩形框架1的内侧宽度要大于传送架的宽度,使吊杆10位于传送架的正上侧处,电葫芦可以在吊杆10上滑动,夹持机构则通过吊耳9吊挂在电葫芦2的底部,以随时升降。
[0032]在夹持机构中,两个立杆4之间的间距以及两个夹持盘5之间的间距均要稍大于蓄电池的长度即可,以便于夹装,加长片板7的位置稍高于立杆4的中心位置处,花篮螺丝6的两端的螺杆端部则直接与加长片板7的端部之间焊接固定,这样,通过调节花篮螺丝6,即可完成夹持盘5对蓄电池的固定夹持或松开。
[0033]当夹固固定蓄电池之后,启动电葫芦2上升,将蓄电池升起后,蓄电池可通过夹持盘5的结构完成快速的翻转,然后将蓄电池的盒盖放置在其正下侧,最后再把蓄电池垂直下降坐落在盒盖上,即完成盒盖的组装。
[0034]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为工装,以矩形框架1作为载体,利用电葫芦2作为升降动力,采用可灵活自由调节夹持间距的夹持机构作为蓄电池的夹固结构,能够快速完成蓄电池的夹固与升降,通过夹持盘采用自转结构,悬空的蓄电池可通过夹持盘轻松且自由转动,上述结构配合下,能够实现蓄电池快速的翻转,极大加速了蓄电池盒盖的封装,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硅胶体蓄电池盒盖密封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1)、设置于矩形框架(1)顶部的电葫芦(2)和吊挂在电葫芦(2)底部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横梁(3)、分别铰接在横梁(3)两端的立杆(4)和设置于每个立杆(4)底端的夹持盘(5),两个所述夹持盘(5)的朝向水平相对以形成夹持状态,且每个所述夹持盘(5)均可自由自转,两个立杆(4)的杆体之间水平设置有用于调节夹持盘(5)夹持间距的花篮螺丝(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硅胶体蓄电池盒盖密封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盘(5)包括固定轴(51)和座盘(52),所述固定轴(51)一端水平固定连接在立杆(4)的底部,固定轴(51)另一端与所述座盘(52)的背侧中心转动连接,以使座盘(52)沿固定轴(51)自转。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硅胶体蓄电池盒盖密封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杆(4)的杆体上均分别水平设置有加长片板(7),两个所述加长片板(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立杆(4)铰接,另一端则分别与所述花篮螺丝(6)的两端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硅胶体蓄电池盒盖密封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片板(7)上沿其长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贵范磊海光范赵婵姜占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万多新能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