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装置、光伏电池单元及BIPV光伏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21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申请涉及一种蓄热装置、光伏电池单元及BIPV光伏系统,蓄热装置包括:容器,其顶部一侧用于以接触的方式进行热量传递;蓄热体,其至少包括相变材料;其中,所述容器的顶部一侧的内壁形成有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所述第二顶面高于所述第一顶面,所述蓄热体在所述相变材料为固相或者液相时均至少与所述第一顶面相接触,所述第二顶面高于所述第一顶面的部分形成为相变空间,所述相变空间的体积不小于所述相变材料由液相变为固相或者由固相变为液相时的体积变化量。本申请提供的蓄热装置,为相变材料的体积增大提供了相变空间,进而可以避免容器因相变材料的体积增大过大而被挤压变形。容器因相变材料的体积增大过大而被挤压变形。容器因相变材料的体积增大过大而被挤压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装置、光伏电池单元及BIPV光伏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光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热装置、光伏电池单元及BIPV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光伏建筑一体化)指的是将光伏组件集成在建筑上的技术,通过该技术构建的BIPV光伏系统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优点。
[0003]在BIPV光伏系统中,当光伏组件工作时,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降温,以保障光伏组件的工作状态。现有对光伏组件进行降温的方式包括有:在光伏组件上设置蓄热装置。蓄热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在光伏组件温度较高时吸热并由固相转变为液相以进行蓄热,进而对光伏组件进行降温和散热。而在光伏组件的非工作时间,例如夜晚或者非光照时段,当环境温度低于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时,相变材料由液相变为固相并进行散热,以便于进行下一次的蓄热过程。
[0004]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相变材料在产生相变时存在有体积的变化,在相变材料的体积增大时,蓄热装置则容易因体积增大较多而被挤压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蓄热装置、光伏电池单元及BIPV光伏系统,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相变材料在产生相变时引起的将蓄热装置挤压变形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包括:
[0007]容器,其中空设置,并且顶部一侧用于以接触的方式进行热量传递;和
[0008]蓄热体,其设置在所述容器内,并且至少包括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由固相变为液相以吸热或者由液相变为固相以放热;
[0009]其中,所述容器的顶部一侧的内壁形成有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所述第二顶面高于所述第一顶面,所述蓄热体在所述相变材料为固相或者液相时均至少与所述第一顶面相接触,所述第二顶面高于所述第一顶面的部分形成为相变空间,所述相变空间的体积不小于所述相变材料由液相变为固相或者由固相变为液相时的体积变化量。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体还包括热传导液,所述相变材料设置在所述热传导液中,并且所述相变材料不溶于所述热传导液或者与所述热传导液分隔设置。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至少部分弹性设置,所述相变材料设置在所述分隔件内,并且所述相变材料由液相变为固相或者由固相变为液相时驱使所述分隔件的弹性设置的部分产生形变,以使得所述热传导液的液面升高或者下降。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包括非弹性设置且两端均开口的管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部两端且弹性设置的弹性端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变材料在不高于第一温度时为固相,并且在不低于第二温度时为液相,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平均值介于20至40℃之间。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变材料包括氯化钙水合物、石蜡或者硫酸钠水合物;和/或
[0015]所述热传导液包括水或者氯化钙水溶液。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面至少设置为一个,并且所述第二顶面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顶面之间。
[00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电池单元,所述光伏电池单元包括光伏组件以及本申请提供的任意一种的蓄热装置,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受光面和背光面,所述光伏组件的背光面与所述蓄热装置的容器的顶部一侧相抵接。
[0018]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BIPV光伏系统,所述BIPV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支撑件以及本申请提供的任意一种蓄热装置,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受光面和背光面,并且所述光伏组件的背光面与所述蓄热装置的容器的顶部一侧相抵接,所述蓄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将所述光伏组件和蓄热装置压紧固定的卡压装置。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彩钢瓦片,其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所述容器的底部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并且伸入所述凹槽内的凸起。
[0020]本申请提供的蓄热装置,由于其容器的顶部一侧的内壁形成有高度不同的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第二顶面高于第一顶面的部分在相变材料产生相变时为相变材料的体积增大提供了相变空间,进而可以避免容器因相变材料的体积增大过大而被挤压变形。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相变材料为固相时蓄热装置的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002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蓄热装置的容器和分隔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相变材料为液相时蓄热装置的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002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相变材料为固相时蓄热装置的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002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相变材料为液相时蓄热装置的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002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伏电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BIPV光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0、蓄热装置;11、容器;12、蓄热体;13、相变材料;14、第一顶面;15、第二顶面;16、相变空间;17、热传导液;18、分隔件;181、管体部;182、弹性端部;20、光伏组件;30、支撑件;31、卡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
[0031]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
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2]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纵向”、“横向”、“水平”、“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亦仅为了便于简化叙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实施例一
[0034]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蓄热装置10,如图1所示,蓄热装置10包括:
[0035]容器11,其中空设置,并且顶部一侧用于以接触的方式进行热量传递;和
[0036]蓄热体12,其设置在容器11内,并且至少包括相变材料13,相变材料13由固相变为液相以吸热或者由液相变为固相以放热;
[0037]其中,容器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10)包括:容器(11),其中空设置,并且顶部一侧用于以接触的方式进行热量传递;和蓄热体(12),其设置在所述容器(11)内,并且至少包括相变材料(13),所述相变材料(13)由固相变为液相以吸热或者由液相变为固相以放热;其中,所述容器(11)的顶部一侧的内壁形成有第一顶面(14)和第二顶面(15),所述第二顶面(15)高于所述第一顶面(14),所述蓄热体(12)在所述相变材料(13)为固相或者液相时均至少与所述第一顶面(14)相接触,所述第二顶面(15)高于所述第一顶面(14)的部分形成为相变空间(16),所述相变空间(16)的体积不小于所述相变材料(13)由液相变为固相或者由固相变为液相时的体积变化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12)还包括热传导液(17),所述相变材料(13)设置在所述热传导液(17)中,并且所述相变材料(13)不溶于所述热传导液(17)或者与所述热传导液(17)分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1)内设置有分隔件(18),所述分隔件(18)至少部分弹性设置,所述相变材料(13)设置在所述分隔件(18)内,并且所述相变材料(13)由液相变为固相或者由固相变为液相时驱使所述分隔件(18)的弹性设置的部分产生形变,以使得所述热传导液(17)的液面升高或者下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18)包括非弹性设置且两端均开口的管体部(181)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部(181)两端且弹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国伟骆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晶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