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593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该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方法包括网络应用程序向数字身份服务器发送获取虚拟号码的第一请求信息;数字身份服务器根据目标用户的第一数字身份信息,确定目标用户在虚拟号码业务平台上的第二数字身份信息,并向虚拟号码业务平台发送获取虚拟号码的第二请求信息;虚拟号码业务平台根据第二数字身份信息识别目标用户,为目标用户分配虚拟号码,虚拟号码与目标用户的真实号码关联;虚拟号码业务平台向数字身份服务器发送虚拟号码,数字身份服务器将虚拟号码发送至网络应用程序,网络应用程序通过虚拟号码与目标用户进行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保护目标用户的个人隐私。护目标用户的个人隐私。护目标用户的个人隐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身份的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方法以及实现这种方法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逐渐习惯在线完成各种操作、办理业务和获取服务。互联网技术在给用户办理业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用户的隐私、安全方面带来了新的威胁。例如,用户在使用网络应用程序时,往往被要求注册并需要填写用户信息,例如需要填写用户的手机号码等,网络应用程序通常使用用户填写的手机号码与用户进行通信,例如向用户发送验证短信等。另外,用户在注册完毕后,后续登录仍可能需要进行短信验证,这样就不可避免的被网络应用程序收集手机号码。这样,网络应用程序将收集大量用户的手机号码。
[0003]然而,随着网络应用程序的发展,个人信息被滥用的情况变得越来越普遍,网络应用程序在收集用户的手机号码后,向用户发送推广短信,这些推广短信将给用户带来困扰。而且,一旦网络应用程序收集的手机号码被不法分子获取,容易被不法分子用于实施电话骚扰、诈骗等不法行为,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开始使用虚拟号码的服务,虚拟号码是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一种与用户真实号码绑定的号码资源,可利用虚拟号码接听呼叫或者接收短消息。现有的虚拟号码应用需要用户自行申请虚拟号码,例如由用户向电信运营商申请一个虚拟号码,该虚拟号码与用户的真实号码绑定,当用在网络应用程序上进行注册时,需要填写该虚拟号码,网络应用程序将通过该虚拟号码与用户进行通信。
[0005]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用户事先获取一个虚拟号码,由于虚拟号码的注册需要一定时间,如果用户需要临时在网络应用程序上进行注册或者身份验证,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取虚拟号码,影响用户的注册与验证操作。此外,即使用户能够事先获取虚拟号码,但用户需要在每次注册或者身份验证前执行获取虚拟号码的操作,也会导致用户使用的不方便。
[0006]另一方面,目前一些大型电商平台也使用虚拟号码与用户进行通信,例如由网络应用程序申请一个虚拟号码,网络应用程序的运营方通过该虚拟号码与用户进行通信。但这种方式仅仅是网络应用程序的运营方使用虚拟号码,而用户仍使用真实号码,网络应用程序仍收集用户的真实号码,不能够实现保护用户隐私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户不需要执行额外操作且能够有效保护用户隐私的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实现上述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方法的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系统。
[0009]为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方法包括网络应用程序向数字身份服务器发送获取虚拟号码的第一请求信息,第一请求信息包含有目标用户的第一数字身份信息;数字身份服务器根据目标用户的第一数字身份信息,确定目标用户在虚拟号码业务平台上的第二数字身份信息,并向虚拟号码业务平台发送获取虚拟号码的第二请求信息,第二请求信息包含有第二数字身份信息;虚拟号码业务平台根据第二数字身份信息识别目标用户,并为目标用户分配虚拟号码,虚拟号码与目标用户的真实号码关联;虚拟号码业务平台向数字身份服务器发送虚拟号码,数字身份服务器将虚拟号码发送至网络应用程序,网络应用程序通过虚拟号码与目标用户进行通信。
[0010]由上述方案可见,网络应用程序主动通过虚拟号码业务平台获取虚拟号码,目标用户不需要执行获取虚拟号码的操作,可以方便目标用户进行注册、身份验证的操作。另外,由于目标用户进行注册、身份验证时,并没有向网络应用程序提供真实号码,网络应用程序只能够通过虚拟号码与用户进行通信,由于虚拟号码往往在一段时间内使用,或者设置了使用次数、接收短消息的权限等,通过虚拟号码可以有效的保护目标用户的个人隐私,避免网络应用程序获取到用户的真实号码,即使不法分子获取了网络应用程序所收集的虚拟号码,也难以利用虚拟号码实施骚扰、诈骗等行为。
[0011]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虚拟号码与目标用户的真实号码关联包括:虚拟号码业务平台建立虚拟号码与目标用户真实号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0012]由此可见,由虚拟号码业务平台建立虚拟号码与目标用户真实号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当网络应用程序向用户发送短消息时,虚拟号码业务平台将虚拟号码映射至真实号码,从而让用户接收到来着网络应用程序的短消息。
[0013]进一步的方案是,虚拟号码业务平台为目标用户分配虚拟号码时,设定虚拟号码的使用寿命信息和/或设定虚拟号码的使用功能。
[0014]可见,虚拟号码并不是长时间使用的,而且虚拟号码的使用功能受限,这样可以避免网络应用程序通过虚拟号码向用户发送骚扰短消息。
[0015]进一步的方案是,虚拟号码的使用寿命信息包括:虚拟号码的使用次数和/或虚拟号码的使用时长。
[0016]由此可见,通过设定使用次数或者使用时长,使得虚拟号码只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用,后续不法分子不可以通过虚拟号码触达目标用户,为目标用户提供安全的使用环境。
[0017]可选的,虚拟号码的使用功能包括:虚拟号码的语音通话限制和/或短消息发送与接收限制。
[0018]进一步的方案是,虚拟号码业务平台向数字身份服务器发送虚拟号码时,将该虚拟号码以及目标用户的第二数字身份信息一并发送至数字身份服务器。
[0019]由此可见,数字身份服务器可以通过第二数字身份信息来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进而确定该虚拟号码对应于哪一目标用户,并由此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数字身份信息。
[0020]进一步的方案是,数字身份服务器接收到虚拟号码后,根据第二数字身份信息确定目标用户对应于网络应用程序的第一数字身份信息,将该虚拟号码以及目标用户的第一数字身份信息一并发送至网络应用程序。
[0021]这样,网络应用程序可以知晓目标用户当使用的虚拟号码,并通过与该虚拟号码触达目标用户。
[0022]为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系统包括网络应用程序、数字身份服务器以及虚拟号码业务平台:该网络应用程序用于向数字身份服务器发送获取虚拟号码的第一请求信息,第一请求信息包含有目标用户的第一数字身份信息;数字身份服务器用于根据目标用户的第一数字身份信息,确定目标用户在虚拟号码业务平台上的第二数字身份信息,并向虚拟号码业务平台发送获取虚拟号码的第二请求信息,第二请求信息包含有第二数字身份信息;虚拟号码业务平台用于根据第二数字身份信息识别目标用户,并为目标用户分配虚拟号码,虚拟号码与目标用户的真实号码关联;虚拟号码业务平台还用于向数字身份服务器发送虚拟号码,数字身份服务器还将虚拟号码发送至网络应用程序,网络应用程序通过虚拟号码与目标用户进行通信。
[0023]由上述方案可见,网络应用程序只能够获取目标用户的虚拟号码,并且只能够通过虚拟号码与目标用户进行通信,网络应用程序也就无法收集用户的真实号码,避免用户的个人隐私泄露。此外,由于用户与网络应用程序的通信过程中并不需要自行注册获取虚拟号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应用程序向数字身份服务器发送获取虚拟号码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含有目标用户的第一数字身份信息;所述数字身份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第一数字身份信息,5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虚拟号码业务平台上的第二数字身份信息,并向所述虚拟号码业务平台发送获取虚拟号码的第二请求信息,所述第二请求信息包含有所述第二数字身份信息;所述虚拟号码业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二数字身份信息识别所述目标用户,并为所述目标用户分配虚拟号码,所述虚拟号码与所述目标用0户的真实号码关联;所述虚拟号码业务平台向所述数字身份服务器发送所述虚拟号码,所述数字身份服务器将所述虚拟号码发送至所述网络应用程序,所述网络应用程序通过所述虚拟号码与目标用户进行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5在于:所述虚拟号码与所述目标用户的真实号码关联包括:所述虚拟号码业务平台建立所述虚拟号码与所述目标用户真实号码之间的映射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方法,其0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号码业务平台为所述目标用户分配所述虚拟号码时,设定所述虚拟号码的使用寿命信息和/或设定所述虚拟号码的使用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5所述虚拟号码的使用寿命信息包括:所述虚拟号码的使用次数和/或所述虚拟号码的使用时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号码的使用功能包括:所述虚拟号码的语音通话限制和/0或短消息发送与接收限制。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号码业务平台向所述数字身份服务器发送所述虚拟号码时,将该虚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正北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