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智能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63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智能井盖,其中井盖一侧与井座铰接,且井盖上设有太阳能窗口和显示屏窗口,井盖下侧设有安装套筒,且所述安装套筒内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侧对应太阳能窗口的位置设有第一定位凹槽、对应显示屏窗口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凹槽,且第一定位凹槽内设有太阳能板,第二定位凹槽内设有显示屏,安装座下侧形成安装腔体,供电模块和控制模块均设于所述安装腔体中,固定压板螺纹安装于安装套筒下端,且安装座通过固定压板压紧定位,固定压板与安装套筒之间以及固定压板与安装座之间均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并且保证了安装腔体内的密封,使安装腔体内的电气元件不受电力检查井内水分等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智能井盖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智能井盖。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城市建设中会有很多类型的地下管道,比如电力管道等,而电力管道每隔一段距离要设置一个通向地面的出口,也即图4所示的电力检查井。而随着科技发展,各种利用太阳能的智慧井盖应运而生,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626464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井盖,其包括太阳能吸收板、观察口等结构,该井盖主要用于下水道,而授权公告号为CN206956787U的专利中则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安全防盗智能井盖装置,其利用太阳能为井下提供照明,并具备防盗报警功能。但如图4所示,包括电力检查井在内的很多地下管道均含有水分等物质,内部环境潮湿,容易影响主控电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4959808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防进水的井盖,其下侧设有安装底板,且所述安装底板通过固定块、弹簧等结构卡住实现固定,并且所述固定块能够缩回井盖内侧的矩形槽中,这样固定块末端与井盖内侧在同一平面方便安装底板与井盖密封,但该结构长时间使用后弹簧弹性可能会失效导致安装底板脱落,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智能井盖,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并且保证了安装腔体内的密封,使安装腔体内的电气元件不受电力检查井内水分等影响。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太阳能智能井盖,包括井盖、井座、显示屏、太阳能板、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安装座和固定压板,其中井盖一侧与井座铰接,且井盖上设有太阳能窗口和显示屏窗口,井盖下侧设有安装套筒,且所述安装套筒内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侧对应太阳能窗口的位置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安装座上侧对应显示屏窗口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凹槽,且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内设有太阳能板,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内设有显示屏,所述安装座下侧形成安装腔体,且所述供电模块和控制模块均设于所述安装腔体中,固定压板螺纹安装于所述安装套筒下端,且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固定压板压紧定位,所述固定压板与所述安装套筒之间以及所述固定压板与所述安装座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0006]所述固定压板截面呈凹形,且所述固定压板上端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固定压板下端外侧设有压板法兰,且所述压板法兰与所述安装套筒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0007]所述固定压板外侧设有外螺纹与设于所述安装套筒下端的内螺纹配合。
[0008]所述固定压板下侧设有把手。
[0009]所述固定压板上设有穿线孔,且所述穿线孔内设有套装于线路上的密封套管。
[0010]所述太阳能窗口和显示屏窗口均为钢化玻璃制成。
[0011]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0012]1、本技术利用一个安装座对井盖安装套筒内部进行分区,并且利用固定压板压紧所述安装座实现定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维修维护。
[0013]2、本技术的固定压板与安装座以及井盖下侧的安装套筒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从而保证了安装座内的密封,使安装座内的电气元件不受电力检查井内水分等影响。
[0014]3、本技术在井盖上设有显示屏,控制模块接收的各种监测数据除了上传至远程监测系统外,还可以实时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从而方便维护人员在不打开井盖的情况下就可以直观了解井内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井盖内部剖视图,
[0017]图3为图1中本技术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9]其中,1为井盖,101为太阳能窗口,102为显示屏窗口,103为安装套筒,2为井座,3为显示屏,4为太阳能板,5为供电模块,6为控制模块,7为安装座,701为第一定位凹槽,702为第二定位凹槽,703为安装腔体,8为固定压板,801为把手,802为第一密封圈,803为第二密封圈,804为压板法兰,805为外螺纹,806为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21]如图1~4所示,本技术包括井盖1、井座2、显示屏3、太阳能板4、供电模块5、控制模块6、安装座7和固定压板8,其中井盖1一侧与井座2铰接,且井盖1上设有太阳能窗口101和显示屏窗口102,井盖1下侧设有安装套筒103,所述安装套筒103内设有安装座7,且所述安装座7上侧对应太阳能窗口101的位置设有第一定位凹槽701,所述安装座7上侧对应显示屏窗口102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凹槽702,所述第一定位凹槽701内设有太阳能板4,所述第二定位凹槽702内设有显示屏3,所述安装座7下侧形成安装腔体703,且所述供电模块5和控制模块6均设于所述安装腔体703中,固定压板8螺纹安装于所述安装套筒103下端,且所述安装座7通过所述固定压板8压紧定位,所述固定压板8与所述安装套筒103以及所述安装座7之间均设有密封圈。本技术使用时,太阳能板4与供电模块5相连实现将太阳能转为电能,供电模块5与控制模块6相连为其供电,并且所述供电模块5包括蓄电池,可以将电能储存以在没有阳光的时候还能为控制模块6供电,控制模块6一方面与电力检查井内的相关传感器连接并实时接收各种监测数据转换后上传至远程监测系统,另一方面显示屏3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模块6相连,各种监测数据也可以实时显示在所述显示屏3上,这样维修人员在没有打开井盖的情况下便可以直观了解井内情况。所述显示屏3、太阳能板4、供电模块5、控制模块6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且为市购产品。
[0022]如图2~3所示,所述固定压板8截面呈凹形,且所述固定压板8上端与所述安装座7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802,所述固定压板8下端外侧设有压板法兰804,且所述压板法兰804与所述安装套筒103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803。本技术利用两道密封圈保证安装腔体703内密封。
[0023]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压板8外侧设有外螺纹805以与设于所述安装套筒103下端的内螺纹配合,另外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压板8下侧设有把手801以方便转动安装或拆卸固定压板8。
[0024]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压板8上设有穿线孔806,由所述控制模块6引出的线路穿过所述穿线孔806后与电力检查井内的相关元件连接,另外所述穿线孔806内设有密封套管套装于线路上以保证密封,而所述安装座7上同样设有穿线孔806以保证显示屏3、太阳能板4、供电模块5、控制模块6等的电气连接,所述安装腔体703内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报警装置等其他电气元件,各个元件均通过供电模块5供电,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6控制,此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0025]所述太阳能窗口101和显示屏窗口102均采用钢化玻璃制成以保证强度,不受踩踏影响,并且所述太阳能窗口101和显示屏窗口102均密封安装于所述井盖1上,此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1)、井座(2)、显示屏(3)、太阳能板(4)、供电模块(5)、控制模块(6)、安装座(7)和固定压板(8),其中井盖(1)一侧与井座(2)铰接,且井盖(1)上设有太阳能窗口(101)和显示屏窗口(102),井盖(1)下侧设有安装套筒(103),且所述安装套筒(103)内设有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上侧对应太阳能窗口(101)的位置设有第一定位凹槽(701),所述安装座(7)上侧对应显示屏窗口(102)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凹槽(702),且所述第一定位凹槽(701)内设有太阳能板(4),所述第二定位凹槽(702)内设有显示屏(3),所述安装座(7)下侧形成安装腔体(703),且所述供电模块(5)和控制模块(6)均设于所述安装腔体(703)中,固定压板(8)螺纹安装于所述安装套筒(103)下端,且所述安装座(7)通过所述固定压板(8)压紧定位,所述固定压板(8)与所述安装套筒(10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晗郑洋刘旭邬庆莉孔庆江杨涛曲兴山刘洋屠剑飞李林胡恩浩张稼楠孙柏强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电业局电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