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金焕专利>正文

一种水库加固除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620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库加固除险结构,包括加固部,所述加固部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加固部依次排列连接设置;所述加固部包括第一堤坝框、第一底框、连接板、第二堤坝框和第二底框,所述第一堤坝框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竖安装槽;所述第一堤坝框的下部设置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底框的侧边设置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凸起对应插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堤坝框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竖安装块,且所述竖安装块对应插装于所述竖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库加固除险结构,加固除险结构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利于推广使用。广使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库加固除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水库加固除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库,它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建成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
[0003]在现阶段中,有很多水库都是以前所修建,由于年代的久远,要对一些水库进行检修,在检修后就需要用到加固设备进行加固,以此保证水库整体的安全,避免灾害发生,所以在加固的时候,就需要用到一种水库加固除险结构;
[0004]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22223542.6公开了一种水库加固除险结构,该结构通过挡水板、支座、金属网、固定杆以及其他零件的设置,在使用时,具有能够对水库里的水进行阻挡,避免决堤;但是类似于上述申请的加固除险结构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装置结构一体化,但是装置体积比较大,不方便拆装运输,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库加固除险结构,加固除险结构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利于推广使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水库加固除险结构,包括加固部,所述加固部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加固部依次排列连接设置;
[0008]所述加固部包括第一堤坝框、第一底框、连接板、第二堤坝框和第二底框,所述第一堤坝框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竖安装槽;所述第一堤坝框的下部设置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底框的侧边设置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凸起对应插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底框的相邻侧边设置第一连接槽;
[0009]所述第二堤坝框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竖安装块,且所述竖安装块对应插装于所述竖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底框的相邻侧边设置第二连接槽;
[0010]所述第二堤坝框的下部设置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底框的侧边设置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凸起对应插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0011]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内。
[0012]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堤坝框的外壁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堤坝框和水库本体。
[0013]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堤坝框的外壁设置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为三角形构件,所述缓冲层设置有若干,且所述缓冲层沿所述第一堤坝框依次设置。
[0014]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堤坝框上端设置第一插孔,所述第二堤坝框上端设置第二插孔,所述第一堤坝框的上端设置横板;所述横板的两相对侧端均设置插轴,所述插轴分别对应插装于所述第一插孔、第二插孔。
[0015]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设置有若干,且所述连接板沿所述第一底框依次设置。
[0016]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底框的上端设置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堤坝框和所述第一底框。
[0017]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管的下端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框的上端。
[0018]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上述方案设置加固部,所述加固部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加固部依次排列连接设置;所述加固部包括第一堤坝框、第一底框、连接板、第二堤坝框和第二底框,所述第一堤坝框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竖安装槽;所述第二堤坝框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竖安装块,且所述竖安装块对应插装于所述竖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堤坝框的下部设置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底框的侧边设置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凸起对应插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加固除险结构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利于推广使用。
[0020]2、所述第一堤坝框的外壁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堤坝框和水库本体;便于所述第一堤坝框和水库本体进行稳固的连接。
[0021]3、所述第一堤坝框上端设置第一插孔,所述第二堤坝框上端设置第二插孔,所述第一堤坝框的上端设置横板;所述横板的两相对侧端均设置插轴,所述插轴分别对应插装于所述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利于所述第一堤坝框、所述第二堤坝框进行连接。
[0022]4、所述第一底框的上端设置支撑管;利于对所述第一堤坝框、所述第一底框进行连接。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库加固除险结构,加固除险结构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同时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5]图1为一种水库加固除险结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第一堤坝框、第一底框主视图;
[0027]图3为第一堤坝框、第一底框左视图;
[0028]图4为第一底框、第二底框安装示意图;
[0029]图5为加固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中,1、加固部,11、第一堤坝框,111、竖安装槽,112、第一凸起,113、凹槽,114、第一插孔,12、第一底框,121、第一安装槽,122、第一连接槽,13、连接板,14、第二堤坝框,141、竖安装块,142、第二凸起,143、第二插孔,15、第二底框,151、第二连接槽,152、第二安装槽,2、膨胀螺栓,3、缓冲层,4、横板,41、插轴,5、支撑管,6、支撑杆,61、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库加固除险结构,包括加固部1,加固部1设置有若干,且加固部1依次排列连接设置;根据需求设置不同数量的加固部1进行组装;
[0033]加固部1包括第一堤坝框11、第一底框12、连接板13、第二堤坝框14和第二底框15,上述第一堤坝框11、第一底框12、第二堤坝框14和第二底框15的内部均中空设置;
[0034]第一堤坝框11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竖安装槽111;第一堤坝框11的外壁设置凹槽113,凹槽113内设置膨胀螺栓2,膨胀螺栓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堤坝框11和水库本体;便于第一堤坝框11和水库本体进行稳固的连接;
[0035]第一堤坝框11的外壁设置缓冲层3,缓冲层3为三角形构件,缓冲层3设置有若干,且缓冲层3沿第一堤坝框11依次设置;对第一堤坝框11形成缓冲,增加第一堤坝框11使用寿命长;
[0036]第一堤坝框11的下部设置第一凸起112;第一底框12的侧边设置第一安装槽121,第一凸起112对应插装于第一安装槽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库加固除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固部,所述加固部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加固部依次排列连接设置;所述加固部包括第一堤坝框、第一底框、连接板、第二堤坝框和第二底框,所述第一堤坝框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竖安装槽;所述第一堤坝框的下部设置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底框的侧边设置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凸起对应插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底框的相邻侧边设置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堤坝框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竖安装块,且所述竖安装块对应插装于所述竖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底框的相邻侧边设置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堤坝框的下部设置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底框的侧边设置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凸起对应插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内;所述第一堤坝框的外壁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堤坝框和水库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加固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金焕
申请(专利权)人:夏金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