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被灌溉装置,包括栽培箱,所述栽培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栽培盆,所述栽培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栽培取料结构,所述栽培取料结构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雨水收集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使用者使用装置时,通过脚部踩压脚踏板,使复位弹簧进行收缩,所述脚踏板的挤压带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且转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转动可以带动主齿轮的转动,且主齿轮的转动可以带动牵引绳与辅助齿轮运动,所述转杆在牵引绳上,且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转杆的转动可以带动转杆的升降,进而使栽培槽内部放置的盆景便捷拿取,减少了人工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被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植被灌溉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植被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园林灌溉是利用人工的方法或机械的方法以不同的灌水形式,补充园林绿地的土壤水分,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园林灌溉系统要注重配合植物的需水要求,考虑节水、节能,方便实用,同时要给园林景观增光添彩,给园林水景增色,增加具有动感的景观效果。
[0003]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0537938U)公开了一种植被灌溉装置,包括吸水管和灌溉管,所述吸水管和所述灌溉管相连接并形成连通的管体内腔,在所述管体内腔中填充有吸水芯体,并且在所述吸水管和灌溉管上分别设有透水部使所述吸水芯体露出,所述吸水管设置在水面下方,所述灌溉管设置在水面上方并埋设在土壤内。本申请通过在相连接的吸水管和灌溉管的内部形成连通的管体内腔,通过在所述管体内腔中填充吸水芯体,并且在所述吸水管和灌溉管上分别设有透水部,使得本植被灌溉装置能够利用毛细现象将水体从较低处克服重力运送至较高处,进而通过埋设在土壤中的灌溉管使得在干旱或少雨的季节也能够对生长在水源上方的植被进行灌溉。
[0004]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的园林植被灌溉装置在对于盆景拿取需要人工来进行操作,费时费力。2、现有的装置在对于灌溉盆景需要人工来进行喷洒和难以运用下雨天雨水灌溉的二次利用。
[0005]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植被灌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被灌溉装置,课余更方便的对于盆景拿取减少人工的操作,自动灌溉植被和对于雨水收集利用。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被灌溉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栽培箱,所述栽培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栽培盆,所述栽培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栽培取料结构,所述栽培取料结构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雨水收集结构。
[0010]所述雨水收集结构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新型栽培导水结构,所述新型栽培导水结构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翻盖,所述翻盖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灯光带。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栽培取料结构包括栽培槽、转杆、固定板、主齿轮、牵引绳、辅助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复位弹簧、支撑杆、脚踏板、限位块、空槽,所述栽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转杆与固定板相互贯穿。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辅助齿轮,所述主齿轮的转动可以带动牵引绳
与辅助齿轮的转动。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杆的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脚踏板,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啮合连接,且复位弹簧与支撑杆相互贯穿。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脚踏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空槽,所述限位块与支撑杆相互贯穿,所述支撑杆与空槽相互贯穿。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雨水收集结构包括进料孔、储水箱、出水管,所述进料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储水箱与出水管相互贯穿,所述进料孔的外部设置有螺栓孔。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新型栽培导水结构包括输料管、垃圾储存箱、喷水管、缓冲弹簧,所述输料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垃圾储存箱,所述输料管的底部设置有活动阀门,且输料管与喷水管相互贯穿。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被灌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通过设置栽培槽、转杆、固定板、主齿轮、牵引绳、辅助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复位弹簧、脚踏板,在使用者使用装置时,通过脚部踩压脚踏板,使复位弹簧进行收缩,所述脚踏板的挤压带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且转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转动可以带动主齿轮的转动,且主齿轮的转动可以带动牵引绳与辅助齿轮运动,所述转杆在牵引绳上,且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转杆的转动可以带动转杆的升降,进而使栽培槽内部放置的盆景便捷拿取,减少了人工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2、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料孔、储水箱、出水管、新型栽培导水结构、输料管、喷水管、缓冲弹簧,在使用者想对于盆景进行灌溉时,通过打开新型栽培导水结构,使水源通过输料管进入喷水管处,进行对于盆景进行灌溉,且输料管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在水源过多造成压力过大可以通过缓冲弹簧处进行缓冲,所述在下雨天时,水源通过进料孔处进入储水箱的内部,在比较干旱的情况下,打开出水管内部设置的阀门对于盆景进行灌溉,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对于雨水收集二次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按压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导水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栽培取料结构侧视剖面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栽培导水结构侧视剖面图。
[0026]图中:1、栽培箱;2、栽培取料结构;201、栽培槽;202、转杆;203、固定板;204、主齿轮;205、牵引绳;206、辅助齿轮;207、第一锥齿轮;208、第二锥齿轮;209、第三锥齿轮;210、
复位弹簧;211、支撑杆;212、脚踏板;213、限位块;214、空槽;3、雨水收集结构;301、进料孔;302、储水箱;303、出水管;4、新型栽培导水结构;401、输料管;402、垃圾储存箱;403、喷水管;404、缓冲弹簧;5、栽培盆;6、翻盖;7、灯光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被灌溉装置,包括栽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栽培盆(5),所述栽培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栽培取料结构(2),所述栽培取料结构(2)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雨水收集结构(3);所述雨水收集结构(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新型栽培导水结构(4),所述新型栽培导水结构(4)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翻盖(6),所述翻盖(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灯光带(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被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取料结构(2)包括栽培槽(201)、转杆(202)、固定板(203)、主齿轮(204)、牵引绳(205)、辅助齿轮(206)、第一锥齿轮(207)、第二锥齿轮(208)、第三锥齿轮(209)、复位弹簧(210)、支撑杆(211)、脚踏板(212)、限位块(213)、空槽(214),所述栽培槽(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杆(202),所述转杆(20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被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3)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主齿轮(204),所述主齿轮(20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205),所述牵引绳(20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辅助齿轮(20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被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冲,江晨,杨丰鲛,
申请(专利权)人:朱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