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19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气囊被,包括: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形成多条气囊通道,多条气囊通道沿气囊被的纵向或横向延伸,且多条气囊通道之间通过气道相互连通,且在至少一个所述气囊通道上设置有充气孔,相邻的两个所述气囊通道之间形成有打孔部,在所述打孔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通道中填充不同空气与功能性填充物,达到非常优秀的保暖作用,且气囊通道与气囊通道之间有着多个互相通畅的气道,使气囊不易炸裂损坏,以及通过打孔工艺在被子上均匀地打孔,使之拥有更良好的透气效果,可以根据气温与需求,通过充气设备,放气与充气,自由调节被子的保暖效果,且放气后的气囊部分可以减小体积,便于收纳。便于收纳。便于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被


[0001]本技术属于床上用品
,具体涉及了一种气囊被。

技术介绍

[0002]被褥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以保暖轻柔为最佳,现在市场上被褥的填充物已经多样化,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棉花被、羽绒被、羊绒被、蚕丝被、化纤被等。被褥的保暖性与被褥中所含静止空气的质量有关,而被褥中填充物的蓬松度直接影响到被褥中所含静止空气质量的多少。
[0003]传统被褥中的填充物,如羽绒、羊毛等,价格昂贵且使用的填充物用量大,导致其产品成本增加,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且填充物的蓬松度易随时间增加而降低,从而影响被褥的舒适程度;现有的充气被一般具有内层和外层的被体,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充气内胆,该内胆上设有供充气或放气用的充气阀,该结构的充气被虽然使被褥中的静止空气质量可以根据需要得到调节,也减少了常规填充物的使用量,但由于其采用的充气内胆为一整体的充气囊,一方面导致被褥不透气,使得人体产生的汗液无法及时排出,导致被褥的保暖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于目前的充气被,仍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被,以改善现有采用的充气内胆为一整体的充气囊,一方面导致被褥不透气,使得人体产生的汗液无法及时排出,导致被褥的保暖效果大打折扣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气囊被,包括:
[0006]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所述上层面料和所述下层面料之间形成多条气囊通道,多条所述气囊通道沿所述气囊被的纵向或横向延伸,且多条所述气囊通道之间通过气道相互连通,且在至少一个所述气囊通道上设置有充气孔,相邻的两个所述气囊通道之间形成有打孔部,在所述打孔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气孔。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囊通道的沿其延伸方向的宽度相同。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囊通道的沿其延伸方向的宽度不同,其最宽处的宽度设置在15cm至20cm之间,其最窄处的宽度设置在5cm至10cm之间。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气囊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条所述气道,以将多条所述气囊通道相互连通,且所述气道的宽度设置在2cm至5cm之间。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孔部的最宽处和最窄处分别与所述气囊通道的最窄处和最宽处对应布置,且所述打孔部的最宽处的宽度设置在10cm至15cm之间,所述气孔的直径设置在3cm至8cm之间。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多条所述气囊通道中位于两侧的两条不同的所述气囊通道上均设置有所述充气孔,且所述充气孔位于两条所述气囊通道相同端,或呈对角线布置。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充气孔上还设置有密封盖。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囊通道沿其延伸方向间隔且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断纱网,且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气囊通道的所述气道处设置有隔断纱网。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囊通道和所述打孔部的形状为椭圆形、矩形或圆形。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气囊通道内填充有灰鸭绒、灰鹅绒、白鹅绒、白鸭绒中的一种。
[0016]本技术提出一种气囊被,通过在两层面料之间形成一个气囊通道,在通道中填充不同空气与功能性填充物,达到非常优秀的保暖作用,且气囊通道与气囊通道之间有着多个互相通畅的气道,使气囊不易炸裂损坏。
[0017]本技术提出一种气囊被,通过打孔工艺在被子上均匀地打孔,使之拥有更良好的透气效果,可以根据气温与需求,通过充气设备,放气与充气,自由调节被子的保暖效果,且放气后的气囊部分可以减小体积,便于收纳。
[0018]本技术提出一种气囊被,通过在气囊通道和气道上设置隔断纱网,以防止同一气囊通道内不同位置或不同气囊通道内的填充物堆积到一起,从而导致其部分气囊通道内的填充物减少,从而避免造成气囊被的保温效果降低。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于一实施例中提出的气囊被的结构示意图。
[0021]标号说明:
[0022]气囊被100;气囊通道101;气道102;充气孔103;打孔部104;气孔10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5]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气囊被,以改善现有采用的充气内胆为一整体的充气囊,一方面导致被褥不透气,使得人体产生的汗液无法及时排出,导致被褥的保暖效果大打折扣的问题。具体的,所述气囊被100包括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例如通过超声波热压技术使得所述上层面料和所述下层面料的局部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多条气囊通道101,
在所述气囊通道101内填充保暖材料,所述保暖材料例如为灰鸭绒、灰鹅绒、白鹅绒、白鸭绒中的一种。
[0026]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气囊通道101内可以填充相同或不同的保暖材料,当填充不同的保暖材料时,可以使得气囊被100不同位置的保暖效果不同。
[0027]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条气囊通道101沿所述气囊被100的横向或纵向延伸,且多条所述气囊通道101通过气道102相互连通,且所述气道的宽度L1设置在2cm至5cm之间,优选为2cm。在本实施例中,沿所述气囊通道10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条所述气道102,以将多条所述气囊通道101相互连通,即气囊通道101与气囊通道101之间有着多个互相通畅的气道102,使得气囊不易炸裂损坏。
[0028]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所述气囊通道101上设置有充气孔103,通过充气孔103向所述气囊通道101内充入空气,可以通过改变充入气囊通道101内的气体量多少即可实现被子厚度及蓬松度的调节。另外,使用本实施例的充气囊通道101,也大大减少了填充的保暖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029]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充气孔10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被,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所述上层面料和所述下层面料之间形成多条气囊通道,多条所述气囊通道沿所述气囊被的纵向或横向延伸,且多条所述气囊通道之间通过气道相互连通,且在至少一个所述气囊通道上设置有充气孔,相邻的两个所述气囊通道之间形成有打孔部,在所述打孔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通道的沿其延伸方向的宽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通道的沿其延伸方向的宽度不同,其最宽处的宽度设置在15cm至20cm之间,其最窄处的宽度设置在5cm至10c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被,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气囊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条所述气道,以将多条所述气囊通道相互连通,且所述气道的宽度设置在2cm至5c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一磊田中真
申请(专利权)人:倚时上海睡卧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