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甾醇复合物制备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14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物甾醇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所述复合物的总质量计,所述复合物包含:植物甾醇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甾醇复合物制备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植物甾醇,具体涉及植物甾醇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甾醇(phytosterol,PS)与胆固醇结构相似,不仅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还具有消炎、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植物甾醇无法在体内合成,只能从膳食或药物中摄取,有研究表明,每天摄入2g植物甾醇,可降低约10%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的吸收率以及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也随之降低。植物甾醇作为一种良好的功能性成分,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并逐渐以配料形式添加到各种食品中。
[0003]常温下,植物甾醇为无臭无味的粉末状或片状白色固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均在100℃以上,最高可达215℃。植物甾醇在水、碱或酸中均不溶解,常温下微溶于丙酮和乙醇,易溶于乙醚、苯、氯仿、乙酸乙酯、二硫化碳以及石油醚等。通过加热,虽然可使植物甾醇溶于油中,但在降温过程中,很容易结晶析出,导致食品体系不可接受的质感(石灰样口感、蜡感或颗粒感),特别是在植物甾醇含量较高的体系中,严重影响食品品质。
[0004]植物甾醇虽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生理活性等特点,但其在水中以及油中均难以大量溶解,这大大限制了其在食品当中的应用。为此,植物甾醇的改性研究逐渐成为科学研究者们的研究热点。目前植物甾醇的改性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油溶性植物甾醇的制备以及水溶性植物甾醇的制备。油溶性植物甾醇的制备主要通过酯化反应或者酯交换反应生成植物甾醇酯,水溶性植物甾醇主要通过乳化法、包埋法等对植物甾醇进行荷载、乳化或者包埋来制备。
[0005]目前针对于水溶性植物甾醇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乳化法和包埋法。乳化法主要利用乳化剂的吸附作用,通过定向排布及相互作用,减小界面张力,增大植物甾醇在水中的分散性。水溶性植物甾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且对食品的口感影响较小,可以用于饮料等低脂食品中。但在此过程中,需要添加大量乳化剂,而乳化剂在食品中的添加具有严格限定,这导致水溶性植物甾醇在食品中的添加也严重受限。包埋法即采用环糊精或其它两亲性物质,通过分子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将植物甾醇包埋,从而改善其在水中的分散性。对植物甾醇的乳化研究及包埋研究,虽然可以得到水中稳定分散的产品,但其石灰的口感及在水中的浑浊性使其不能应用在澄清饮料中,例如果汁,果酱等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植物甾醇存在的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出一种植物甾醇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植物甾醇功能性食品或饮料的制备,不添加任何乳化剂,且不需要对植物甾醇进行化学改性,利用剪切均质等技术,即可得稳定性高,口感优良的中性或酸性植物甾醇食品或饮料。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植物甾醇复合物,以所述复合物的总质量计,所述植物甾醇复合物包括:植物甾醇85

97%;包覆剂3

15%;其中以所述复合物的总质量计,所述
包覆剂中包含胶体:>1.5%,优选1.5

8%;蛋白:>0.5%,优选0.5

5%;淀粉:>1%,优选1

5%。
[0008]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植物甾醇复合物的粒径范围为60

150μm。
[0009]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植物甾醇选自4

无甲基甾醇、4

甲基甾醇和4,4
’‑
二甲基甾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4

无甲基甾醇选自β

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菜籽甾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0]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蛋白选自植物蛋白和/或动物蛋白。
[0011]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植物蛋白选自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豌豆蛋白、鹰嘴豆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12]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动物蛋白选自酪蛋白酸钠、乳清蛋白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0013]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淀粉选自玉米淀粉、红薯淀粉、土豆淀粉、改性淀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14]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胶体选自阿拉伯胶、黄原胶、卡拉胶、瓜尔胶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15]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植物甾醇复合物还可以包含乳化剂、风味物质等。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植物甾醇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1)将胶体分散在水中,配成浓度5

20%的水溶液,记为料A;
[0018](2)将蛋白分散在水中,分散均匀后,加入淀粉,在室温下继续搅拌均匀,配成淀粉和蛋白浓度为5

20%的水溶液,记为料B;
[0019](3)将植物甾醇置于流化床的物料器中,首先向物料器中喷料A,待料A喷完后,再继续喷料B;
[0020](4)待料液喷完后,干燥20min以上,得到植物甾醇复合物。
[0021]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在喷料A前,先打开流化床升温,待腔体温度达到50

80℃后,进料喷涂。
[0022]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料喷涂的雾化压力0.2

1bar。
[0023]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流化床的进气压力0.2

1bar。
[0024]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流化床的进气温度50

80℃。
[0025]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料A和料B的喷液速度均为0.5

10mL/min。
[002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植物甾醇复合物功能性饮料,包括:
[0027]植物甾醇复合物
ꢀꢀꢀꢀ
≤5%,优选0.2

4.5%;
[0028]稳定剂
ꢀꢀꢀꢀꢀꢀꢀꢀꢀꢀꢀ
0.015

0.2%,优选0.01

0.1%;
[0029]水
ꢀꢀꢀꢀꢀꢀꢀ
余量。
[0030]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植物甾醇复合物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植物甾醇复合物,或者由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物质。
[0031]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稳定剂选自植物来源的亲水胶体、微生物来源亲水胶体、化学改性亲水胶体、动物来源的亲水胶体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32]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稳定剂选自结冷胶、卡拉胶、刺槐豆胶、阿拉伯胶、瓜尔胶、羧甲基纤维素钠、魔芋胶、果胶和黄原胶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0033]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植物甾醇复合物功能性饮料还包含风味物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甾醇复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复合物的总质量计,所述植物甾醇复合物包括:植物甾醇85

97%;包覆剂3

15%;其中以所述复合物的总质量计,所述包覆剂中包含胶体:>1.5%,优选1.5

8%;蛋白:>0.5%,优选0.5

5%;淀粉:>1%,优选1

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甾醇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甾醇复合物的粒径范围为60

150μ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甾醇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甾醇选自4

无甲基甾醇、4

甲基甾醇和4,4
’‑
二甲基甾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4

无甲基甾醇选自β

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菜籽甾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甾醇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物还满足以下一个或多个条件:(1)所述的蛋白选自植物蛋白和/或动物蛋白,优选地所述植物蛋白选自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豌豆蛋白、鹰嘴豆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地,所述动物蛋白选自酪蛋白酸钠、乳清蛋白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和/或(2)所述淀粉选自玉米淀粉、红薯淀粉、土豆淀粉、改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和/或(3)所述胶体选自阿拉伯胶、黄原胶、卡拉胶、瓜尔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和/或(4)所述植物甾醇复合物还可以包含乳化剂和/或风味物质。5.一种植物甾醇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胶体分散在水中,配成浓度5

20%的水溶液,记为料A;(2)将蛋白分散在水中,分散均匀后,加入淀粉,在室温下继续搅拌均匀,配成淀粉和蛋白浓度为5

20%的水溶液,记为料B;(3)将植物甾醇置于流化床的物料器中,首先向物料器中喷料A,待料A喷完后,再继续喷料B;(4)待料液喷完后,干燥20min以上,得到植物甾醇复合物。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还满足以下一个或多个条件:(1)在喷料A前,先打开流化床升温,待腔体温度达到50

80℃后,进料喷涂;和/或(2)所述进料喷涂的雾化压力0.2

1bar;和/或(3)所述流化床的进气压力0.2

1bar;和/或(4)所述流化床的进气温度50

80℃;和/或(5)所述料A和料B的喷液速度均为0.5

10mL/min。7.一种植物甾醇复合物功能性饮料,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复合物功能性饮料的总质量计,所述复合物功能性饮料包括:植物甾醇复合物≤5%,优选0.2

4.5%;稳定剂0.015

0.2%,优选0.01

0.1%;水余量。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甾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瑞华葛辉张虹许晓兰徐学兵
申请(专利权)人: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