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丹琼专利>正文

虎口开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02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机械,确切的说是虎口开大器。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虎口开大器,包括手指固定支具以及撑开机构,手指固定支具包括两个一端铰接的指套,撑开机构包括有连接臂、牵引螺栓、撑开臂以及连接支座,两个指套的中部均铰接有一根连接臂,两根连接臂铰接于连接支座的左右两侧,连接支座中部设有螺纹孔,牵引螺栓螺纹旋配在螺纹孔内,牵引螺栓位于两根连接臂之间,牵引螺栓一端为调节操作头,牵引螺栓另一端定位转动配合有牵引块,牵引块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一根撑开臂,两根撑开臂分别铰接于连接臂中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虎口开大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骨科手术器械,特别是用于虎口开大器。

技术介绍

[0002]虎口挛缩是一种常见的手部挛缩症状。虎口挛缩使虎口不能展开,拇指与食指不能顺利张开,或不能张开到正常角度。通常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整形手术矫正,在整形手后还需要采用器具,使虎口经常处于张开状态,以保持手术的矫正效果,否则会失去手术效果,虎口再度退变回挛缩状态。但目前的器具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 201810366760.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虎口挛缩的动力牵开成型器》,包括一端通过铰链关节连接的第一固定模块和第二固定模块,第一固定模块和第二固定模块上分别开设用于固定螺纹钉的小孔,用于将成型器固定在人体第一和二掌骨及指骨上螺纹钉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模块和第二固定模块上,通过扭动螺纹杆螺母改变第一固定模块和第二固定模块之间的距离用来撑开人体手部虎口,达到治疗虎口挛缩的目的。器具的佩戴采用克氏针(文献中称为螺纹钉)植入人体指骨实现,依然存在手术操作,患者存在手术创口,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愈合时间,而且后期的使用摘取等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专利技术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撑开机构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及无创治疗的虎口开大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虎口开大器,包括手指固定支具以及撑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指固定支具包括有两个分别套于拇指和食指上的指套,指套靠近虎口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撑开机构包括有连接臂、牵引螺栓、撑开臂以及连接支座,两个指套的中部均铰接有一根连接臂,两根连接臂铰接于连接支座的左右两侧,连接支座中部设有螺纹孔,牵引螺栓螺纹旋配在螺纹孔内,牵引螺栓位于两根连接臂之间,牵引螺栓一端为调节操作头,牵引螺栓另一端定位转动配合有牵引块,牵引块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一根撑开臂,两根撑开臂分别铰接于连接臂中部。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虎口撑开操作时,旋转牵引螺栓,牵引螺栓带动两根撑开臂展开,进而经撑开臂顶推连接臂的中部,连接臂的一端铰接于连接支座上,则连接臂和撑开臂经牵引螺栓实施关联限制,从而经两根撑开臂将两根连接臂撑开,达到虎口撑开操作。撑开机构经连接臂铰接在指套上,撑开机构与指套组装连接结构简单方便,使得手指固定支具可直接采用套于拇指和食指上的指套设计,从而实现患者的无创治疗,且该伞骨状的撑开结构设计,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具有撑开的调节角度范围广的优点,如达到初始角度为10

15
°
,最大角度90
°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臂设有沿连接臂长度方向延伸的折叠避让槽,所述撑开臂一端铰接于折叠避让槽内,从而撑开臂靠近与连接臂铰接一端的部分可折入和摆出折叠避让
槽。该结构设计下,撑开臂与连接臂的铰接连接稳固可靠,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
[0008]优选的,所述指套包括有套于手指上的套环部以及具有开放口的尾部托板,两个指套的尾部托板经铆扣铆接并构成铰接连接。该结构设计下,指套包括套环部和尾部托板,套环部用于和手指固定,尾部托板作为套环部的延伸,两个指套经铆扣实现铆接并以铆扣为铰接轴,可相互转动;具有加工成型方便的优点。
[0009]优选的,所述指套的尾部托板上压装孔,压装孔内插置有带扣眼的母扣,母扣内固定插装有铆接钉,铆接钉包括有限位帽以及压装杆臂,压装杆臂过盈压装于母扣的扣眼内,压装杆臂上轴向延伸有枢接轴部,枢接轴部轴向延伸有螺纹连接杆部,所述连接臂上设有套于枢接轴部上的枢接孔,螺纹连接杆部螺纹旋接有限位螺母。该结构设计下,连接臂的铰接安装和拆卸方便,从而方便手指固定支具以及撑开机构的分离和组装。
[0010]优选的,所述指套由3D打印形成。该结构设计下,指套由3D打印形成,可根据患者的手指形状进行定制,从而保证佩戴的牢固性。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虎口开大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3]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虎口开大器的结构示意二;
[0014]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手指固定支具和撑开机构分离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见附图1~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虎口开大器,包括手指固定支具以及撑开机构,手指固定支具包括有两个分别套于拇指和食指上的指套1,指套1靠近虎口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的撑开机构包括有连接臂2、牵引螺栓3、撑开臂4以及连接支座5,两个指套1的中部均铰接有一根连接臂2,两根连接臂2铰接于连接支座5的左右两侧,连接支座5中部设有螺纹孔,牵引螺栓3螺纹旋配在螺纹孔内,牵引螺栓3位于两根连接臂2之间,牵引螺栓3一端为调节操作头31,牵引螺栓3另一端定位转动配合有牵引块32,牵引块32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一根撑开臂4,两根撑开臂4分别铰接于连接臂2中部。虎口撑开操作时,旋转牵引螺栓3,牵引螺栓3带动两根撑开臂4展开,进而经撑开臂4顶推连接臂2的中部,连接臂2的一端铰接于连接支座5上,则连接臂2和撑开臂4经牵引螺栓3实施关联限制,从而经两根撑开臂4将两根连接臂2撑开,达到虎口撑开操作。该伞骨状的撑开结构设计,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具有撑开的调节角度范围广的优点,如达到初始角度为10

15
°
,最大角度90
°
。撑开机构经连接臂2铰接在指套1上,撑开机构与指套1组装连接结构简单方便,更重要的是使得手指固定支具可直接采用套于拇指和食指上的指套1设计,从而实现患者的无创治疗。
[0016]所述连接臂2设有沿连接臂2长度方向延伸的折叠避让槽21,所述撑开臂4一端铰接于折叠避让槽21内,从而撑开臂4靠近与连接臂2铰接一端的部分可折入和摆出折叠避让槽21。撑开臂4与连接臂2的铰接连接稳固可靠,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
[0017]为使得佩戴更为贴合稳固,所述指套1由3D打印形成,据患者的手指形状进行定制,从而保证佩戴的牢固性,3D打印技术为生物医学中常规技术,故对指套1打印成型的器材和耗材,打印成型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可进行购买和选择,并进行3D打印成型
操作。所述指套1包括有套于手指上的套环部11以及具有开放口的尾部托板12,两个指套1的尾部托板12经铆扣6铆接并构成铰接连接。指套1包括套环部11和尾部托板12,套环部11用于和手指固定,尾部托板12作为套环部11的延伸,两个指套1经铆扣6实现铆接并以铆扣6为铰接轴,可相互转动;具有加工成型方便的优点。
[0018]所述指套1的尾部托板12上压装孔,压装孔内插置有带扣眼的母扣7,母扣7内固定插装有铆接钉8,铆接钉8包括有限位帽81以及压装杆臂82,压装杆臂82过盈压装于母扣7的扣眼内,压装杆臂82上轴向延伸有枢接轴部821,枢接轴部821轴向延伸有螺纹连接杆部822,所述连接臂2上设有套于枢接轴部821上的枢接孔,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虎口开大器,包括手指固定支具以及撑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指固定支具包括有两个分别套于拇指和食指上的指套,指套靠近虎口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撑开机构包括有连接臂、牵引螺栓、撑开臂以及连接支座,两个指套的中部均铰接有一根连接臂,两根连接臂铰接于连接支座的左右两侧,连接支座中部设有螺纹孔,牵引螺栓螺纹旋配在螺纹孔内,牵引螺栓位于两根连接臂之间,牵引螺栓一端为调节操作头,牵引螺栓另一端定位转动配合有牵引块,牵引块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一根撑开臂,两根撑开臂分别铰接于连接臂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虎口开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设有沿连接臂长度方向延伸的折叠避让槽,所述撑开臂一端铰接于折叠避让槽内,从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阳倪丹琼徐泽涵
申请(专利权)人:倪丹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