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981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化工燃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所述的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包括火炬和水封罐,火炬和水封罐之间连接的管线为水封罐出口管线,水封罐出口管线上设置有压力表;火炬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筒体、中间筒体、内筒体,外筒体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口,第一排污口上设置由第一排污管线,第一排污管线上连接有第二排污管线,第二排污管线与第二排污口连接,第二排污口设置在外筒体的侧壁上;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固定有人字挡板。本实用新提出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通过对水封罐和火炬的改进,改善了分子筛的堵塞情况,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燃烧设备的
,具体涉及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炬系统是用来处理石油化工厂、炼油厂、化工厂及其其它工厂或装置无法回收和再加工的可燃和可燃有毒气体及蒸汽的特殊燃烧设施,是保证工厂安全生产、减少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分子封是火炬设施中防止回火、爆炸的一个重要设备。当火炬处于停工或小流量工作时,连续从火炬总管补充比空气轻的氮气(或其他可燃气体),利用吹扫气体的浮力在分子封内形成一个压力高于大气压的区域,这样使火炬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压力较高的火炬内部,从而阻止了火炬头部燃烧着的火焰倒灌及发生内部爆炸事故。
[0003]分子封位于火炬头顶部,仅在火炬燃烧头的下部,例如120米的火炬,分子封的高度约110米处,这给分子封的运行状态监控、检维修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同时由于分子封的独特结构(倒扣的钟罩),火炬顶部消烟蒸汽产生的凝结水回流进入分子封底部,另外在火炬点燃过程中介质气携带大量的铁锈等杂质进入火炬筒体,由于分子封钟罩的阻挡作用也回落至分子封底部,铁锈等杂质混合着油泥和水滴极易液封分子封底部的排水孔,排水孔液封后消烟蒸汽冷凝回流的冷凝水继续在分子封下部聚集,直至将分子封形成水封,形成水封后上游装置泄压时背压增加泄压困难,同时遭遇到0℃以下的天气,分子封内部的积水结冰,导致火炬完全失去作用,一旦上游装置有异常需要泄压,极易形成严重的安全环保事故。
[0004]CN202195485U公开了一种分子密封器,在外筒体的底部设置一带有孔的水平底板,内筒体的外壁与流体分散罩的内壁之间界定出第一间隙,流体分散罩的外壁和外筒体的内壁之间界定出第二间隙,消耗少量的惰性气体可阻止空气扩散渗透。
[0005]CN104990080B公开了一种分子密封器,在分子封筒体下边缘上均匀开槽,槽体结构为锯齿形,在外筒体上椎体的位置安装四个顶块,外筒体的下端筒底为平面,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通过对水封罐和火炬的改进,改善了分子筛的堵塞情况,提高了安全性。
[0007]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所述的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包括火炬和水封罐,火炬和水封罐之间连接的管线为水封罐出口管线,水封罐出口管线上设置有压力表;
[0009]火炬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筒体、中间筒体、内筒体,外筒体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口,第一排污口上设置由第一排污管线,第一排污管线上连接有第二排污管线,第二排污管线与第二排污口连接,第二排污口设置在外筒体的侧壁上;
[0010]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固定有人字挡板。
[0011]优选的,人字挡板的高度在第一排污口和第二排污口中间位置。
[0012]优选的,人字挡板的顶部内角为
°

[0013]优选的,人字挡板的宽度为第一排污口直径的倍。
[0014]优选的,人字挡板的两侧分别与内筒体和外筒体焊接。
[0015]优选的,第二排污口的高度在外筒体底部与中间筒体下部中间位置。
[0016]优选的,第二排污口的直径与第一排污口一致。
[0017]优选的,水封罐上设置有水封罐入口管线。
[0018]本技术的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第一部分是通过安装现场压力表,采用压力远传的方式监控顶部的分子封是否存在液封,由于分子封的位置较高,若在分子封部位安装远传液位计,日常的维护、维修都极为不方便。并且,一旦分子封形成了液封则低压瓦斯线水封罐至火炬筒体这一段就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此处的气量是不变的,但是由于一天当中气温有较大的变化,则此处的压力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因此通过在火炬水封罐至火炬的管线上设置压力表,通过压力的变化来判断火炬分子封是否液封。
[0019]第二部分对分子封进行改造,在不进行大的改造的前提下实现冷凝水有效排出的目的,避免分子封形成液封,为了防止火炬回火闪爆,火炬设置分子封,若对分子封进行大的改造,施工难度、施工危险性、施工周期、施工费用都是面临的大难题,本专利技术在付出较小的代价下对分子封进行改造。第一排污口作为原排污口,第一排污管线作为原排污管线,在原排污口上方外筒体的侧壁上增加第二排污口,第二排污口的第二排污管线接到原排污管线上,不再单独铺设排污管线。同时在原排污口和第二排污口之间的内筒体壁和外筒体壁增加人字挡板,避免第一排污口及第一排污管线堵塞。人字挡板高度在第一排污口与第二排污口中间位置,顶部内角120
°
,宽度为第一排污口直径的3倍,两侧分别与内外筒体壁焊接。新增排污口高度在分子封底部与中间筒体壁下部中间位置,管径与原排污口一致。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技术的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通过在水封罐和火炬之间安装压力表,采用压力远传方式,便于监控分子封运行状态,该手段简单、有效,能提前发现分子封的异常,便于采取应对措施。
[0022](2)本技术的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通过在外筒体上增加第二排污口和第二排污管,以及在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增加人字挡板,避免了少量杂质导致分子封堵塞的情况,大大延长了火炬检修的周期。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的示意图;
[0024]图中:1、火炬;2、水封罐;3、外筒体;4、中间筒体;5、内筒体;6、人字挡板;7、第一排污口;8、第一排污管线;9、第二排污口;10、第二排污管线;11、水封罐入口管线;12、水封罐出口管线;13、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包括火炬1和水封罐2,火炬1和水封罐2之间连接的管线为水封罐出口管线12,水封罐出口管线12上设置有压力表13;火炬1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筒体3、中间筒体4、内筒体5,外筒体3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口7,第一排污口7上设置由第一排污管线8,第一排污管线8上连接有第二排污管线10,第二排污管线10与第二排污口9连接,第二排污口9设置在外筒体3的侧壁上;在外筒体3和内筒体5之间固定有人字挡板6。
[0027]人字挡板6的高度在第一排污口7和第二排污口9中间位置。
[0028]人字挡板6的顶部内角为120
°

[0029]人字挡板6的宽度为第一排污口7直径的3倍。
[0030]人字挡板6的两侧分别与内筒体5和外筒体3焊接。
[0031]第二排污口9的高度在外筒体3底部与中间筒体4下部中间位置。
[0032]第二排污口9的直径与第一排污口7一致。
[0033]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炬(1)和水封罐(2),火炬(1)和水封罐(2)之间连接的管线为水封罐出口管线(12),水封罐出口管线(12)上设置有压力表(13);火炬(1)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筒体(3)、中间筒体(4)、内筒体(5),外筒体(3)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口(7),第一排污口(7)上设置由第一排污管线(8),第一排污管线(8)上连接有第二排污管线(10),第二排污管线(10)与第二排污口(9)连接,第二排污口(9)设置在外筒体(3)的侧壁上;在外筒体(3)和内筒体(5)之间固定有人字挡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分子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人字挡板(6)的高度在第一排污口(7)和第二排污口(9)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液封及避免液封的火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洪增李海涛张晖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