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497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板和第一排针,主控板和第一排针相连接,主控板分别设有冲水控制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和按键控制电路,主控板分别连接有冲水控制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和按键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主控板分别设有冲水控制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和按键控制电路,起到适配性强,满足一定范围功能使用。满足一定范围功能使用。满足一定范围功能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马桶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马桶的出现给予了人们巨大的方便,特别是在经济高度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智能马桶在国外非常普及,在国内虽未形成主流,但是某些企业和领域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产品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规模,开发出来的马桶基本实现了座圈加热、自动冲水、自动除臭、智能遥控、节水设计、自动翻盖、夜光照明等功能。智能马桶的出现提供了诸多便捷,让人们能够享受科技发达的智能产品。与此同时,人们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享受舒适的厕所空间。马桶还可以用于医疗、老年保健、洁身等方面,都有待开发和创新。传统的马桶往往连着水箱,长期的不使用,会导致细菌滋生,危及家人的健康。针对以上情况,本次设计的新型智能马桶由电控系统直接控制洗净冲水,避免长期不使用导致水体污染情况,保持安逸舒适的健康环境。
[0003]在人们生活中,马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器具家用设备。智能马桶是在普通马桶的基础之上而营造出来的升级版,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以及对生活舒适度的向往,功能多样的智能马桶在逐步增多,并且越来越高科技。在当今社会,大众眼中的智能马桶,发起于美国,起初是用来给医院输送医疗的设备和老年的保健产品,其装置设有温水和洗净诸方面的功能。后来,随着社会需求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日本卫浴公司将TOTO引进,并进行优质改良,在80年代,开始逐步推出全新产品,称之为“卫洗丽”,在这些基础之上,在其中加入了集便盖加热和暖风干燥,水温控制洗净、杀菌等多方面的功能。由此,智能马桶也开始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里程碑。
[0004]其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一份专利文献名称为: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申请号为:CN201810792746.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信号采集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源模块、通讯模块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信号,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至所述中央控制器处理;所述中央控制器将处理后的信息传输至所述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电机工作和控制智能马桶的座圈加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通过信号采集模块获取用户的位置情况,并将该信息经由中央控制器处理,从而由电机驱动模块加热,使得用户可以得到较为舒适的温度;同时,通过选用更优的配置,使得整个控制系统的效率更高,功耗更低。
[0005]上述的智能马桶控制系统具备电机驱动模块加热,使得用户可以得到较为舒适的温度;智能马桶产品随着功能增加,则无法适配多种硬件的需要,在使用上存在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起到适配性强,满足一定范围功能使用。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板和第一排针,主控板和第一排针相连接,主控板分别设有冲水控制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和按键控制电路,主控板分别连接有冲水控制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和按键控制电路。
[0008]具体进一步,所述主控板包括主板控制芯片、流量电机和烘干加热控制电路、喷杆电机和第一座圈加热控制电路、烘干加热控制电路和低电平复位电路;主板控制芯片分别与流量电机和烘干加热控制电路、喷杆电机和第一座圈加热控制电路和低电平复位电路相电连接,烘干加热控制电路连接于流量电机和烘干加热控制电路。
[0009]具体进一步,所述流量电机和烘干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分段控制芯片U2、第一烘干加热接口CN1和第二流量电机接口CN2,第一分段控制芯片U2的13脚至16脚分别连接于第二流量电机接口CN2的1脚至4脚处,第一分段控制芯片U2的11脚和12脚分别连接于第一烘干加热接口CN1的1脚和2脚,第一分段控制芯片U2的1脚至4脚依次连接于主板控制芯片的3脚至42脚处,第一分段控制芯片U2的5脚和6脚分别连接于主板控制芯片的25脚和26脚,第一分段控制芯片U2的7脚连接于主板控制芯片的32脚。
[0010]喷杆电机和第一座圈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第三烘干加热接口CN3和第四喷杆电机接口CN4,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11脚和12脚分别连接于第三烘干加热接口CN3的1脚和2脚,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13脚至16脚分别连接于第四喷杆电机接口CN4的1脚至4脚,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1脚连接于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20脚,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2脚和3脚分别连接于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39脚和40脚,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4脚和7脚分别连接于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23脚至26脚。
[0011]烘干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光耦合器U4、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二电容C2、第一双向可控硅TR1和加热片,第一电光耦合器U4的2脚与第五电阻R5相连接,第五电阻R5连接于烘干加热控制电路102的第一烘干加热接口CN1处,第一电光耦合器U4的4脚与第四电阻R4相连接,第一双向可控硅TR1和加热片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双向可控硅TR1和加热片之间的公共端,第一电光耦合器U4的6脚连接于第一双向可控硅TR1的3脚处,第一双向可控硅TR1的3脚和1脚并联有第六电阻R6和第二电容C2。
[0012]低电平复位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六十五电阻R65和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相串联,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的公共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有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R3之间的公共端与第六十五电阻R65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于第六十五电阻R65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电阻R3的一端。
[0013]第一排针的1脚连接于主板控制芯片的28脚,第一排针的3脚连接于主板控制芯片的30脚。
[0014]具体进一步,所述冲水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辅助控制芯片、电池检测电路、第二排针、第一降压电路、停电检测电路、进水温检测电路、进水阀控制电路、大冲水控制电路和小冲水控制电路;第一辅助控制芯片分别与电池检测电路、第二排针、第一降压电路、停电检测电路、进水温检测电路、进水阀控制电路、大冲水控制电路和小冲水控制电路相连接,第一辅助控制芯片的一脚连接有第八电容C8。
[0015]具体进一步,所述电池检测电路包括第六二极管D6、第九电容C9、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四电阻R14,第六二极管D6、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接,第九电
容C9连接于第六二极管D6和第十三电阻R13之间的公共端,第六二极管D6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辅助控制芯片的8脚。
[0016]第二排针的1脚连接于第一辅助控制芯片的5脚处,第二排针的3脚连接于第一辅助控制芯片的6脚处。
[0017]第一降压电路包括第五接口CN5、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板(1)和第一排针(103),主控板(1)和第一排针(10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主控板(1)分别设有冲水控制电路(2)、加热控制电路(3)和按键控制电路(4),主控板(1)分别连接有冲水控制电路(2)、加热控制电路(3)和按键控制电路(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1)包括主板控制芯片(101)、流量电机和烘干加热控制电路(102)、喷杆电机和第一座圈加热控制电路(104)、烘干加热控制电路(105)和低电平复位电路(106);主板控制芯片(101)分别与流量电机和烘干加热控制电路(102)、喷杆电机和第一座圈加热控制电路(104)和低电平复位电路(106)相电连接,烘干加热控制电路(105)连接于流量电机和烘干加热控制电路(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电机和烘干加热控制电路(102)包括第一分段控制芯片U2、第一烘干加热接口CN1和第二流量电机接口CN2,第一分段控制芯片U2的13脚至16脚分别连接于第二流量电机接口CN2的1脚至4脚处,第一分段控制芯片U2的11脚和12脚分别连接于第一烘干加热接口CN1的1脚和2脚,第一分段控制芯片U2的1脚至4脚依次连接于主板控制芯片(101)的3脚至42脚处,第一分段控制芯片U2的5脚和6脚分别连接于主板控制芯片(101)的25脚和26脚,第一分段控制芯片U2的7脚连接于主板控制芯片(101)的32脚;喷杆电机和第一座圈加热控制电路(104)包括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第三烘干加热接口CN3和第四喷杆电机接口CN4,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11脚和12脚分别连接于第三烘干加热接口CN3的1脚和2脚,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13脚至16脚分别连接于第四喷杆电机接口CN4的1脚至4脚,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1脚连接于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20脚,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2脚和3脚分别连接于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39脚和40脚,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4脚和7脚分别连接于第二分段控制芯片U3的23脚至26脚;烘干加热控制电路(105)包括第一电光耦合器U4、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二电容C2、第一双向可控硅TR1和加热片,第一电光耦合器U4的2脚与第五电阻R5相连接,第五电阻R5连接于烘干加热控制电路(102)的第一烘干加热接口CN1处,第一电光耦合器U4的4脚与第四电阻R4相连接,第一双向可控硅TR1和加热片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双向可控硅TR1和加热片之间的公共端,第一电光耦合器U4的6脚连接于第一双向可控硅TR1的3脚处,第一双向可控硅TR1的3脚和1脚并联有第六电阻R6和第二电容C2;低电平复位电路(106)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六十五电阻R65和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相串联,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的公共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有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R3之间的公共端与第六十五电阻R65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于第六十五电阻R65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一排针(103)的1脚连接于主板控制芯片(101)的28脚,第一排针(103)的3脚连接于主板控制芯片(101)的30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控制电路(2)包括第一辅助控制芯片(201)、电池检测电路(202)、第二排针(203)、第一降压电路(204)、停电检测电路(205)、进水温检测电路(206)、进水阀控制电路(207)、大冲水控制电路(208)和小冲水控制电路(209);第一辅助控制芯片(201)分别与电池检测电路(202)、第二排针
(203)、第一降压电路(204)、停电检测电路(205)、进水温检测电路(206)、进水阀控制电路(207)、大冲水控制电路(208)和小冲水控制电路(209)相连接,第一辅助控制芯片(201)的一脚连接有第八电容C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检测电路(202)包括第六二极管D6、第九电容C9、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四电阻R14,第六二极管D6、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接,第九电容C9连接于第六二极管D6和第十三电阻R13之间的公共端,第六二极管D6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辅助控制芯片(201)的8脚;第二排针(203)的1脚连接于第一辅助控制芯片(201)的5脚处,第二排针(203)的3脚连接于第一辅助控制芯片(201)的6脚处;第一降压电路(204)包括第五接口CN5、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九电阻R9、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六降压芯片U6、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六接口CN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六电阻R6、第十电阻R10和第二三极管Q2,第五接口CN5的2脚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六降压芯片U6的2脚,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相并联,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一侧公共端连接于第六降压芯片U6的2脚,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相并联,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的一侧公共端连接于第六降压芯片U6的3脚,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侧连接于第六降压芯片U6的1脚,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的另一侧公共端连接于第六降压芯片U6的1脚,第二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一端,第六接口CN6的1脚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六接口CN6的1脚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之间的公共端,第六接口CN6的2脚与第七电阻R7相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辅助控制芯片(201)的12脚,第六接口CN6的3脚与第八电阻R8相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辅助控制芯片(201)的13脚,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辅助控制芯片(201)的8脚;停电检测电路(205)包括第七接口CN7、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七电容C7,第七接口CN7的1脚与第十二电阻R12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于第七接口CN7的1脚与第十二电阻R12的公共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于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于第七接口CN7的2脚;进水温检测电路(206)包括水温传感器、第二十接头CN20、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和第十电容C10,水温传感器与第二十接头CN20相连接,第二十接头CN20的1脚与第十六电阻R16相连接,第十五电阻R15连接于第二十接头CN20的1脚与第十六电阻R16之间的公共端,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辅助控制芯片(201)的11脚,第十电容C10的一端连接于第十六电阻R16,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十接头CN20的2脚;进水阀控制电路(207)包括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七晶体管U7、第三二极管D3、第八接口CN8和第一电机M1,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于第七晶体管U7的1脚,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辅助控制芯片(201)的16脚,第三二极管D3的一端连接于第七晶体管U的3脚,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连接于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七晶体管U7的2脚,第三二极管D3与第八接口CN8相并联,第八接口CN8和第一电机M1相连接;
大冲水控制电路(208)包括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八晶体管U8、第四二极管D4、第九接口CN9和第二电机M2,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连接于第八晶体管U8的1脚,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辅助控制芯片(201)的15脚,第四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于第八晶体管U8的3脚,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连接于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八晶体管U8的2脚,第四二极管D4与第九接口CN9相并联,第九接口CN9和第二电机M2相连接;小冲水控制电路(209)包括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九晶体管U9、第五二极管D5、第十接口CN10和第三电机M3,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连接于第八晶体管U8的1脚,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辅助控制芯片(201)的14脚,第五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于第九晶体管U9的3脚,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九晶体管U9的2脚,第五二极管D5与第十接口CN10相并联,第十接口CN10和第三电机M3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马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3)包括第二辅助控制芯片(301)、过零信号检测电路(302)、烘干加热控制电路(303)、进水温传感电路(304)、出水温传感电路(305)和流量检测电路(306),第二辅助控制芯片(301)分别与过零信号检测电路(302)、烘干加热控制电路(303)、进水温传感电路(3040、出水温传感电路(3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盈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