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492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其将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涉及一种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人们对纺织品抗菌性能的需求尤其强烈,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追求纺织品功能“耐久、舒适”的消费者越来越多。此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纺织行业环保要求也愈发严格,功能型纺织品朝着持久性和耐洗性发展。
[0003]纺织面料实现抗菌功能主要有两大种途径,一是采用抗菌纤维;一是采用抗菌助剂进行整理加工。采用抗菌助剂整理的方式是比较简单直接的方式,而且相对来说成本较低。但是各种抗菌助剂除了普遍存在的抗菌持久性问题外,不同类型的抗菌助剂也存在着各自的问题。抗菌纤维包括天然抗菌纤维、再生抗菌纤维和合成抗菌纤维。采用抗菌纤维的方式基本可以解决抗菌功能的耐洗涤性问题,但是也有其局限性。相对于合成纤维,天然抗菌纤维种类很少。麻纤维是比较常用的天然抗菌纤维,但是麻纤维刚硬,抱合力差;其面料手感比较粗糙,穿着不滑爽舒适,易起皱,悬垂性差,应用受限。
[0004]对于手感柔软舒适的绒类纺织品,其是具有毛圈或割绒等结构的针织面料,目前主要是冬季居家使用。由于使用场景和技术限制,现有的绒类面料(包括面纱和底纱)基本都不具有抗菌防螨功能;即使有抗菌防螨功能,也主要是通过浸轧技术添加化学助剂实现,一般抗菌只能维持水洗10次左右,难以达到持久抗菌(水洗50次后抗菌合格)。绒类面料相比于绸布等轻薄纺织品存在洗涤晾晒麻烦、且不易快干等问题,所以人们通常对其洗涤次数相对较少,更容易引起细菌和螨虫滋生。即由于绒类面料洗涤麻烦,人们不由自主会降低洗涤次数,这样绒类面料就比较容易滋生细菌螨虫,带来卫生方面的诸多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及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绒类面料具有柔软舒适,广谱抗菌防螨且耐洗涤性好等优良性能。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其包含3

10wt%的天然矿物抗菌纤维,所述天然矿物抗菌纤维是从天然矿物中获取带正电的金属离子,再与化学纤维载体或再生纤维载体通过压纺的方式制成,所述带正电的金属离子占纤维载体的0.5

2wt%。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功能性绒类面料可以同时满足产品柔软舒适,抗菌防螨、保持产品清洁等需求,而且还具有耐洗涤性,优异的抗菌防螨性能可以持续到水洗50次以上,有效解决现有技术这方面的困扰。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然矿物抗菌纤维为低弹丝或全拉伸丝,纤维载体成分为涤纶和/或尼龙,纤维纤度在30D

150D之间。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然矿物抗菌纤维为短纤维,纤维载体成分为涤
纶或粘胶。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绒类面料产品采用一定比例的天然矿物质抗菌短纤维或者长丝;所述的天然矿物抗菌功能性纤维是从天然矿物中获取带正电的金属离子(优选带正电的银离子),再与化学纤维载体或再生纤维载体通过压纺的方式制成,也就是天然矿物质抗菌成分在制纱阶段被永久植入纤维内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抗菌防螨纤维通过直接织造或者混合纺纱后再织造的方式,把持久抗菌防螨功能加到绒类面料里面,同时又能维持面料的柔软舒适的手感。
[0011]所述天然矿物抗菌纤维中,带正电的金属离子占纤维载体的0.5

2wt%,优选为0.8

1.5%;示例地,将带正电的银离子永久的植入纤维内部,带正电的银离子一般占纤维载体的1%左右。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此种功能纤维纱线有长丝和短纤两种选择;长丝又称连续长丝,是化学纤维的一类形态,而化学纤维短纤通过纺纱工艺加工而成。作为优选,所述天然矿物抗菌纤维长丝的纤维主体成分有涤纶和/或尼龙,纤维纤度在30D

150D之间,可以做成DTY低弹丝,也可以做成FDY全拉伸丝。另外优选地,所述天然矿物抗菌短纤的纤维主体成分有涤纶、粘胶,短纤维的纤度在1

6D、长度规格一般在38

64mm,具体示例为1.5D*38mm。
[0012]所述天然矿物抗菌纤维长丝和短纤两种纱线可以通过不同方法加入到织物中,所述的抗菌长丝一般可以直接用来跟其他纤维一起织造面料,而抗菌短纤需要跟其他纤维混纺重新纺纱之后,再用于织造面料。具体的,混纺的比例根据面料的类别和织造工艺及最后的抗菌需求来确定,纱线粗细在20

80S之间,可以是环锭纺、赛络纺、紧赛纺或者涡流纺。最终控制天然矿物抗菌纤维成分占到整体面料织物的3

10%质量比例,使抗菌效果达到测试要求,且保证柔软手感。作为优选,所述的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包含3.5

9wt%的天然矿物抗菌纤维。
[0013]此外,现有绒类面料成分大多为涤纶,其导电性差,在干燥的冬季还因为环境干燥容易产生静电而带来静电困扰、服用舒适度降低;市场上一般是通过浸轧抗静电助剂或加导电丝等技术来增加抗静电功能,消除冬季干燥引起的静电困扰,但是会随着洗涤次数增加到10次左右而性能减弱甚至消失。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还包含导电长丝(也称抗静电长丝或纱线),纤度在20D

40D,纤维主体成分为涤纶和/或尼龙。本专利技术也实现了把抗菌防螨和持久抗静电一起叠加到绒类面料上,同时维持绒类面料柔软舒适手感。
[0015]抗静电纱线一般比较粗糙,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将其始终间隔在底纱里面,以不影响绒类面料的手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导电纤维长丝,是把含有导电粒子的高浓度导电切片与涤纶或尼龙材料通过熔融纺丝方式得到的导电纤维。单独的导电纤维粗细在20D

40D之间,强度不足以上机织布,需要再跟其他纱线并线合股才能适合织造使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电纤维一般占面料整体质量的1

3%。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选择以碳为导电物质的有机导电纤维,有机导电物质跟聚酯等纤维载体物质共混,双组分共混熔融纺复合长丝,具有良好的耐洗、耐磨损和耐弯曲等性能,克服无机导电纤维如金属纤维和碳纤维不耐弯曲的缺点,并且永久抗静电。所述导电长丝的纤维纤度在20

40D,纤维主要成分是涤纶或者尼龙,不破坏面料纱线本身的柔软性。导电丝一般应用间隔在底丝中,纤维纤度根据面料和工艺选择,在面料中应用比例控制在导电丝
间距1

5cm之间。
[0017]所述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可以染色或印花,产品色牢度在3

4级或以上;面料成品克重可在180

800g/m2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料的主要成分为聚酯,抗菌纤维的占比是3.5%,导电纤维的占比是2%;所述的绒类面料具有一面平纹,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其特征在于,包含3

10wt%的天然矿物抗菌纤维,所述天然矿物抗菌纤维是从天然矿物中获取带正电的金属离子,再与化学纤维载体或再生纤维载体通过压纺的方式制成,所述带正电的金属离子占纤维载体的0.5

2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矿物抗菌纤维为低弹丝或全拉伸丝,纤维载体成分为涤纶和/或尼龙,纤维纤度在30D

150D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矿物抗菌纤维为短纤维,纤维载体成分为涤纶或粘胶。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还包含导电长丝,纤度在20D

40D,纤维主体成分为涤纶和/或尼龙。5.一种持久抗菌防螨抗静电绒类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3

10wt%天然矿物抗菌长丝与其他纱线进行间隔针织,得到具有毛圈或割绒结构的抗菌坯布;所述天然矿物抗菌长丝是从天然矿物中获取带正电的金属离子,再与化学纤维载体或再生纤维载体通过压纺的方式制成,所述带正电的金属离子占纤维载体的0.5

2wt%;将所述抗菌坯布进行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博王耀民张正乐胡雪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亮丰领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