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穿刺可向两个方向插入导管分别注药的硬膜外穿刺针。它将设有空心针芯的硬膜外穿刺针的针芯尾端与导管,压力传感器连接,整个装置除针尖孔与外界相通外,其余各部都是密封的。穿刺过程中看指针的偏转方向就能准确判定针已进入硬膜外腔还是蛛网膜下腔去了。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测试准确,灵敏度高,不受麻醉医师情绪影响。(*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硬膜外穿刺针的针芯及测试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的方法的改进。目前,现有技术中大都只有一个实芯硬膜外穿刺针及阻力消失法等测试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的方法。由于针芯是实芯,不能在穿刺中将硬膜外腔的负压引出,盲目穿刺中多次停顿,抽出针芯,测试硬膜外穿刺针是否进入硬膜外腔。这种穿刺还要凭手感判断穿刺针已进入某层组织,常受熟练程度和手感灵敏度影响;当麻醉医师情绪波动,手感灵敏度发生改变,穿刺准确性可能受到影响,故熟练掌握这门穿刺技术的难度较大。在GN2069282U中公开了一种双孔双向置管硬膜外穿刺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穿刺可向两个方向插入导管分别注药的硬膜外穿刺针,它与本技术硬膜外穿刺针改进部位和目的是不同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穿刺操作和测试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成一连续过程,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不受情绪影响。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将设有空心针芯的硬膜外穿刺针的针芯尾端与导管,压力传感器连接,使针尖孔至压力传感器是相通的,整个装置除针尖孔与外界相通外,其余各部都是密封的。当穿刺进入硬膜外腔时,硬膜外腔的负压随空心针芯经导管作用在压力传感器上,使压力传感器上的指针向付方向偏转,即是说,在缓慢穿刺过程中,只要看到压力传感器上的指针向付方向偏转,就说明硬膜外穿刺针的针尖已进入硬膜外腔。这时取出针芯,针管里亦无脑脊液外溢,就更证明穿刺成功了;如果穿刺速度过快,针尖迅速经过硬膜外腔而进入了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里脑脊液的正压力使压力传感器上的指针向正方向偏转,这是误穿。误穿识别出来能避免麻醉危险。穿刺成功后,从针管里插入塑料导管,超出针尖约3-4cm退出穿刺针,留置塑料导管,以后经导管推入少量汽水无阻力,再推入试验剂量的麻醉药,等5分钟后,双下肢能活动抬腿就证明硬膜外穿刺完全成功。以后可经导管给药,麻醉作用会持续不断。结合下面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空芯硬膜外穿刺针的结构剖视图,针芯是空芯的。图中(1)穿刺针(2)空心针芯(3)针尖孔(4)针芯尾端(5)导管(6)压力传感器。在图中,空心针芯(2)插入穿刺针(1)的针管里,构成空芯硬膜外穿刺针。导管(5)一端与针芯尾端(4)连接,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6)连接。在穿刺中,当针尖孔(3)进入硬膜外腔时,硬膜外腔的负压由针尖孔(3)进入空心针芯(2),经导管(5)到压力传感器(6)中,使压力传感器的指针向付方向偏转。为误穿入蛛网膜下腔,引出正压力反使指针向正方向偏转。即是说,在穿刺过程中,看指针偏转的方向就能确定针尖孔(3)已进入硬膜外腔还是到蛛网膜下腔去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测试准确,灵敏度高,不受麻醉医师情绪影响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由空心针芯(2)插入穿刺针(1)的针管内,构成空芯硬膜外穿刺针,其特征是针芯(2)是空心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芯硬膜外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导管(5)一端与针芯尾端(4)连接,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6)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穿刺可向两个方向插入导管分别注药的硬膜外穿刺针。它将设有空心针芯的硬膜外穿刺针的针芯尾端与导管,压力传感器连接,整个装置除针尖孔与外界相通外,其余各部都是密封的。穿刺过程中看指针的偏转方向就能准确判定针已进入硬膜外腔还是蛛网膜下腔去了。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测试准确,灵敏度高,不受麻醉医师情绪影响。文档编号A61B17/34GK2122600SQ91226480公开日1992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杨震宇 申请人:杨震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空心针芯(2)插入穿刺针(1)的针管内,构成空芯硬膜外穿刺针,其特征是:针芯(2)是空心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震宇,
申请(专利权)人:杨震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