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击钻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冲击钻杆,包括第一鱼鳍钢板和第二鱼鳍钢板,固定连接在冲击钻杆的侧壁;第一鱼鳍钢板和第二鱼鳍钢板呈半螺牙状;冲击钻杆的左侧有第一起始点,右侧的下方设有第一终止点,第一鱼鳍钢板的上端位于第一起始点,下端位于第一终止点;冲击钻杆还有与第一起始点和第一终止点分别左右对称的第二起始点和第二终止点,第二鱼鳍钢板的上端位于第二起始点,下端位于第二终止点。通过设置第一鱼鳍钢板和第二鱼鳍钢板,在冲击钻机向下钻时,对石块进行破碎,使装置顺利下钻;同时第一鱼鳍钢板和第二鱼鳍钢板在往复运动时会切割出轨道,保持钻杆垂直,确保不发生偏孔,保证装置的稳定性。保证装置的稳定性。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钻杆及冲击钻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冲击钻机施工
,具体涉及到一种冲击钻杆及冲击钻机。
技术介绍
[0002]冲击钻机是一种利用钻头的冲击力对岩层冲凿钻孔的工程钻机设备,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凿岩的锤子,具体的原理是:使用冲击钻机时,由电动机经齿轮传动,带动曲柄、连杆,使压气活塞在冲击活塞缸中做往复运动,压缩气体推动冲击活塞缸锤头,以较高的冲击频率打击工具的尾端,使工具向前冲打,旋转运动为一般的齿轮传动,由电动机经齿轮传动而带动六角形的工具尾端使工具产生旋转运动;活塞在缸中形成的真空作用使冲击缸头返回,恢复到原来位置,从而补气以进行第二次冲击。
[0003]但常规冲击钻杆壁比较光滑,冲击时或遇到比较坚硬的地质会出现偏孔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冲击钻机及冲击钻机,解决在对较为坚硬的地质进行打钻时会出现偏孔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冲击钻杆及冲击钻机,包括第一鱼鳍钢板和第二鱼鳍钢板,固定连接在冲击钻杆的侧壁;
[0006]第一鱼鳍钢板和第二鱼鳍钢板呈半螺牙状;冲击钻杆的左侧有第一起始点,右侧的下方设有第一终止点,第一鱼鳍钢板的上端位于第一起始点,下端位于第一终止点;冲击钻杆还有与第一起始点和第一终止点分别左右对称的第二起始点和第二终止点,第二鱼鳍钢板的上端位于第二起始点,下端位于第二终止点。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鱼鳍钢板和第二鱼鳍钢板共同构成一组鱼鳍钢板;冲击钻杆等间距地设有两组以上鱼鳍钢板。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第一鱼鳍钢板和第二鱼鳍钢板的牙型斜角为70
‑
75度。
[0009]一种使用上述冲击钻杆的冲击钻机,所述冲击钻杆连接至冲击钻机的钢丝绳。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包括钻机底座和限位盖板,限位盖板的一端设置在地面与钻机底座之间,另一端朝外延伸;限位盖板上还设有与冲击钻杆大小匹配的限位孔。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在本技术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鱼鳍钢板和第二鱼鳍钢板,在冲击钻机向下钻时,第一鱼鳍钢板和第二鱼鳍钢板能够对石块进行破碎,使装置顺利下钻;同时第一鱼鳍钢板和第二鱼鳍钢板在往复运动时会切割出轨道,保持钻杆垂直,确保不发生偏孔,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第一鱼鳍钢板和第二鱼鳍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6]图中各标号的释义为:第一鱼鳍钢板
‑
1;第二鱼鳍钢板
‑
2;冲击钻杆
‑
3;第一起始点
‑
4;第一终止点
‑
5;第二起始点
‑
6;第二终止点
‑
7;限位盖板
‑
8;限位孔
‑
9。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便对本技术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0018]如图1
‑
图4所示,一种冲击钻杆及冲击钻机,包括第一鱼鳍钢板1和第二鱼鳍钢板2,固定连接在冲击钻杆3的侧壁;
[0019]第一鱼鳍钢板1和第二鱼鳍钢板2呈半螺牙状;冲击钻杆3的左侧有第一起始点4,右侧的下方设有第一终止点5,第一鱼鳍钢板1的上端位于第一起始点4,下端位于第一终止点5;冲击钻杆3还有与第一起始点4和第一终止点5分别左右对称的第二起始点6和第二终止点7,第二鱼鳍钢板2的上端位于第二起始点6,下端位于第二终止点7。
[0020]本技术的原理为:在对较硬的地质进行冲击钻钻孔作业时,在冲击钻杆上将第一鱼鳍钢板1通过第一起始点4和第一终止点5的位置设置在冲击钻杆3的侧壁,第二鱼鳍钢板2通过第二起始点6和第二终止点7的位置设置在冲击钻杆3的侧壁,第一鱼鳍钢板1和第二鱼鳍钢板2均环绕180度,在向下打钻的过程汇总,第一鱼鳍钢板1和第二鱼鳍钢板2可以起到破碎的作用;同时在冲击钻施工时需要在孔洞内注入适量的水,第一鱼鳍钢板1和第二鱼鳍钢板2在向下运动时会割裂出行径的轨道,使其在向上复位的时候可保持定向,也就保证了钻杆的垂直,提高了稳定性。
[0021]如图3所示本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上述第一鱼鳍钢板和第二鱼鳍钢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鱼鳍钢板1和第二鱼鳍钢板2共同构成一组鱼鳍钢板;冲击钻杆3等间距地设有两组以上鱼鳍钢板。将第一鱼鳍钢板1和第二鱼鳍钢板2看成是一组鱼鳍钢板,设置两组或者多组鱼鳍钢板可以一同作用,增加稳定效果,进一步防止偏孔。
[0022]为了取得更好的破碎效果和割裂效果,第一鱼鳍钢板1和第二鱼鳍钢板2的牙型斜角为70
‑
75度。牙型斜角是螺纹牙的侧边与螺纹轴线垂直平面的夹角。
[0023]如图4所示,本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使用上述冲击钻杆的冲击钻机,所述冲击钻杆3连接至冲击钻机的钢丝绳,冲击钻机包括钻机底座和限位盖板8,限位盖板8的一端设置在地面与钻机底座之间,另一端朝外延伸;限位盖板上还设有与冲击钻杆3大小匹配的限位孔9。在实施例中,将冲击钻杆3设置在冲击钻机上进行作业,在冲击钻杆3上下往复运动时,穿过限位盖板8上的限位孔9,保证了冲击钻杆3钻进时垂直,防止偏孔。
[0024]本技术描述中出现的“连接”、“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加工成型、焊接,也可以机械连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本技术描述中,出现的术语“中心”、“上”、“下”、“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因此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钻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鱼鳍钢板(1)和第二鱼鳍钢板(2),固定连接在冲击钻杆(3)的侧壁;第一鱼鳍钢板(1)和第二鱼鳍钢板(2)呈半螺牙状;冲击钻杆(3)的左侧有第一起始点(4),右侧的下方设有第一终止点(5),第一鱼鳍钢板(1)的上端位于第一起始点(4),下端位于第一终止点(5);冲击钻杆(3)还有与第一起始点(4)和第一终止点(5)分别左右对称的第二起始点(6)和第二终止点(7),第二鱼鳍钢板(2)的上端位于第二起始点(6),下端位于第二终止点(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鱼鳍钢板(1)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贾京,么正,赵奎,熊伟峰,史俊安,王照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