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33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包括输送水介质管路;雾化喷头,设置于所述输送水介质管路的出水端;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至少设置于所述输送水介质管路,以测量供水压力、供水温度;设置于所述汽轮机排汽管道且靠近气缸侧,以测量排汽压力、排汽温度;以及设置于汽轮机排汽管道且位于所述雾化喷头的下游,以测量排汽与水介质混合后的压力、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管道蒸汽的流量测量转化为压力、温度测量加液态水的流量测量,由于液态水流量的测量精度高,而压力、温度的测量精度可以做到比液态水流量的测量精度更高,因此合成后的测量精度将高于直接测量蒸汽流量的精度,进而提高蒸汽流量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蒸汽流量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蒸汽流量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背压式汽轮机排汽管道尺寸大、参数高,流量测量较难,而且由于蒸汽是可压缩流体,直接测量的精度本身也不高。
[0003]超声波等非接触式流量计虽然测量方便,但工程实际中测量精度较差;喷嘴流量计测量精度相对较高,但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将排汽管道割开、装配、焊接、保温,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包括:
[0007]输送水介质管路,所述输送水介质管路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连通汽轮机排汽管道构成出水端;
[0008]雾化喷头,设置于所述输送水介质管路的出水端,以将输送水介质管路内的水介质雾化并喷射至汽轮机排汽管道内;
[0009]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至少设置于所述输送水介质管路,以测量供水压力、供水温度;设置于所述汽轮机排汽管道且靠近气缸侧,以测量排汽压力、排汽温度;以及设置于汽轮机排汽管道且位于所述雾化喷头的下游,以测量排汽与水介质混合后的压力、温度。
[001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的原理为:
[0011]通过输送水介质管路对汽轮机排汽管道输送水介质,测量组件则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水介质管路,以测量供水压力、供水温度;设置于所述汽轮机排汽管道且靠近气缸侧,以测量排汽压力、排汽温度;以及设置于汽轮机排汽管道且位于所述雾化喷头的下游,以测量排汽与水介质混合后的压力、温度。
[0012]具体地,待输送水介质管路达到稳定后,记录t时间段内的排汽压力P1、排汽温度T1、供水压力P2、供水温度T2、排汽与水介质混合后的压力P3、排汽与水介质混合后的温度T3,并计算t时间段内的平均参数T3,并计算t时间段内的平均参数同时记录t时间段内的输送水介质管路的总喷水量G2;
[0013]根据平均蒸汽参数查水蒸气性质,得到对应的蒸汽焓值H1、H2、H3,则t时间段内总排汽流量G1为:
[0014][0015]即可得排汽流量g1为:
[0016][0017]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于所述汽轮机排汽管道且靠近气缸侧的测量组件形成第一测量区域,所述第一测量区域内具有两个第一测量点,所述测量组件在两个所述第一测量点分别测量排汽压力和排汽温度。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D,其中,D为汽轮机排气管道的内径。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测量区域的上游且距离为5D的范围内未设置扰流结构,其中,所述扰流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弯头、阀门。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雾化喷头与测量排汽温度的第一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D,D为汽轮机排气管道的内径。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于所述输送水介质管路的测量组件形成第二测量区域,所述第二测量区域内具有两个第二测量点,所述测量组件在两个所述第二测量点分别测量供水压力和供水温度。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于所述汽轮机排汽管道且位于所述雾化喷头的下游的测量组件形成第三测量区域,所述第三测量区域内具有两个第三测量点,所述测量组件在两个所述第三测量点分别测量排汽与水介质混合后的压力、温度。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测量排汽与水介质混合后的压力的所述第三测量点与所述雾化喷头的距离不小于5D,且两个所述第三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D,其中,D为汽轮机排气管道的内径。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送水介质管路由供水管路和喷水管路构成,所述供水管路和所述喷水管路连通,且所述雾化喷头设置在喷水管路的出水端。
[002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供水管路上设置有水泵,在所述喷水管路上设置有截止阀和流量计。
[0027]本技术提出的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本技术将管道蒸汽的流量测量转化为压力、温度测量加液态水的流量测量,由于液态水流量的测量精度高,而压力、温度的测量精度可以做到比液态水流量的测量精度更高,因此合成后的测量精度将高于直接测量蒸汽流量的精度,进而提高蒸汽流量的测量精度。
[0029]本技术在喷水管路增加了水侧流量计,与排汽管道上的蒸汽流量计相比,其测量的容积流量小很多,介质温度也低,因此其体积小、安装难度低;材质要求不高、价格便宜、更节约成本。
[0030]本技术安装时不需要割开整个排汽管道,只需要局部加工即可。
[003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2]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3]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5]1、背压式汽轮机;2、汽轮机排汽管道;3、雾化喷头;4、水泵;5、供水管路;6、喷水管路;7、流量计;8、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8]下面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
[003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
[0040]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背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包括:输送水介质管路,所述输送水介质管路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连通汽轮机排汽管道2构成出水端;其中,输送水介质管路由相互连通的供水管路5和喷水管路6构成;
[0041]其中,供水管路5配备有水泵4,以用于为喷水管路6提供水介质。喷水管路6配备有流量计7和截止阀8。其中,流量计7用于测量喷水管路6在一定时间内的总喷水量,即G2(t时段内)。截止阀8则用于打开或关闭喷水管路6。
[0042]雾化喷头3,设置于所述输送水介质管路的出水端,以将输送水介质管路内的水介质雾化并喷射至汽轮机排汽管道2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水介质管路,所述输送水介质管路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连通汽轮机排汽管道构成出水端;雾化喷头,设置于所述输送水介质管路的出水端,以将输送水介质管路内的水介质雾化并喷射至汽轮机排汽管道内;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至少设置于所述输送水介质管路,以测量供水压力、供水温度;设置于所述汽轮机排汽管道且靠近气缸侧,以测量排汽压力、排汽温度;以及设置于汽轮机排汽管道且位于所述雾化喷头的下游,以测量排汽与水介质混合后的压力、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汽轮机排汽管道且靠近气缸侧的测量组件形成第一测量区域,所述第一测量区域内具有两个第一测量点,所述测量组件在两个所述第一测量点分别测量排汽压力和排汽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D,其中,D为汽轮机排气管道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区域的上游且距离为5D的范围内未设置扰流结构,其中,所述扰流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弯头、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压式汽轮机排汽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与测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安尧尹刚尹华劼张鹏飞卫栋梁段艳雄张伟荣井芳波果机小叶尹晓晖文鑫李伟陈乾林李海军刘珩博王鑫蒋瑜黄黎樊鑫杜连金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