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小动物背根神经节的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433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取小动物背根神经节的设备及方法,该设备的工作台上设有解剖区和观察区,观察区包括显微镜设备、皿状容器和循环泵,皿状容器与循环泵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循环泵为皿状容器提供4℃充氧人工脑脊液。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暴露动物尸体脊柱;(2)截取所需脊柱节段;(3)注射器挤出椎管内脊髓;(4)沿椎管两侧去除椎板,对半切开椎管并固定于皿状容器,皿状容器内充满脑脊液,开启循环泵;(5)显微镜下去除椎管内硬脊膜;(6)提拉背根神经节的中枢突,拾取背根神经节。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备可快速提取背根神经节,保证整个提取过程中处于低温充氧人工脑脊液环境中,避免发生蛋白质变性,减少损伤发生。减少损伤发生。减少损伤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取小动物背根神经节的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提取小动物背根神经节的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a,DRG)是一类具有假单极神经元结构特征的初级感觉神经元,其作为痛觉传入的第一级神经元在痛觉传入的外周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背根神经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验取材时如何快速定位并且高效率取到完整的背根神经节成为实验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0003]目前常用的背根神经节取材方法为:麻醉动物,处死动物取下脊柱后,在显微镜下用剪刀剪断两边连接椎体的椎弓根,去掉椎板,剥离马尾神经,然后用眼科镊拽出相应节段的背根神经节。但是此方法具有以下缺陷:
[0004]1、从取下脊柱到成功分离背根神经节需要一定的时间,暴露于空气中的背根神经节容易发生蛋白质变性,从而导致提取背根神经节失败。
[0005]2、在剪断椎弓根,去掉椎板,剥离马尾神经的过程中,脊柱部分未固定,显微镜下双手操作会出现脊柱晃动,影响操作的精准性。
[0006]因此,急需一种操作高效且安全、能避免蛋白质变性、减少损伤发生的提取小动物背根神经节的设备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取小动物背根神经节的设备及方法。该设备操作高效且卫生,使用该设备可快速提取背根神经节,同时保证整个提取过程中一直处于低温充氧人工脑脊液环境中,避免发生蛋白质变性、降解等情况,且可精准分离和提取,减少损伤发生。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取小动物背根神经节的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解剖区和观察区,所述解剖区包括解剖台板,所述观察区包括显微镜设备、皿状容器和循环泵,所述皿状容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显微镜设备的载物台上,所述皿状容器与循环泵之间通过两根水管连接,所述循环泵为所述皿状容器持续提供4℃的充氧人工脑脊液。
[0010]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皿状容器内部底端设有泡沫或硬胶,所述泡沫或硬胶上设有可拆卸的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动物脊柱。
[0011]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解剖区还包括水槽和上下水装置,所述解剖台板设置于所述水槽上方,所述解剖台板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使待解剖的动物不会掉落到所述水槽内但可以供动物血水通过,所述解剖台板四周设有挡板,所述解剖台板上表面设有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待解剖动物。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解剖台板的宽度,所述解剖台板设置于所述水槽的一侧,所述水槽的另一侧设有供动物组织废弃物通过的通道。
[0013]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工具区,所述工具区靠近所述解剖区。
[0014]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可任意旋转角度。
[0015]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紫外杀菌灯。
[0016]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皿状容器底部的泡沫或硬胶分为两个区,其一为脊柱放置区,其一为背根神经节放置区,两个区之间通过隔板分开。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提取小动物背根神经节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上述设备进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在所述解剖区剪开动物尸体背侧皮肤,充分暴露脊柱;
[0019]S2:截取所需脊柱节段,剔除周围软组织;
[0020]S3:注射器抽人工脑脊液,所截取脊柱椎管尾端接注射器,给予水压挤出椎管内脊髓;
[0021]S4:沿椎管两侧去除椎板,对半切开脊柱椎管,将脊柱放入所述皿状容器中并固定于所述皿状容器的底部,其外侧面朝地、内侧面朝天,皿状容器内充满4℃充氧人工脑脊液,开启所述循环泵;
[0022]S5:显微镜下去除椎管内硬脊膜,可见背根神经节发出的中枢突;
[0023]S6:提拉背根神经节的中枢突,于人工脑脊液中分离并切除背根神经节周围突、中枢突及其两者结合部分,辨识并拾取背根神经节放置于脊柱旁的4℃充氧人工脑脊液中;
[0024]S7:待所需节段的背根神经节均提取完毕,统一移出所述皿状容器进行下一步处理。
[0025]在以上技术方案中,S4中,在沿椎管两侧去除椎板时,保留胸椎与腰椎连接处的肋骨。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1)使用本专利技术设备可快速提取背根神经节,同时保证整个提取过程中一直处于低温充氧人工脑脊液环境中,,避免发生蛋白质变性、降解等情况。
[0028](2)将脊柱固定于皿状容器的底部,可以方便操作者精准发力,操作更稳定,从而可精准分离和提取背根神经节,减少损伤发生。
[0029](3)本专利技术设备设置可任意角度旋转式照明灯,可以避免背光和照明死角,方便操作者更精确进行操作。
[0030](4)本专利技术设备设置专门的解剖区,通过解剖台面、水槽和上下水的设置,可以方便解剖废弃物的规整,保持操作环境的干净整洁。
[0031](5)本专利技术设备设置紫外杀菌灯,在操作结束后可以对整个设备进行消毒杀菌,特别是解剖区和解剖工具的杀菌处理,使整个解剖环境更卫生。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取小鼠背根神经节细节图;
[003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小鼠脊柱固定于皿状容器细节图;
[003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小鼠脊柱固定于皿状容器放大图;
[003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取到的小鼠背根神经节细节图;
[0038]其中:1、工作台;2、解剖区;21、水槽;22、解剖台板;221、通孔;222、挡板;223、固定装置;3、观察区;31、显微设备;32、皿状容器;33、循环泵;4、工具区;5、照明灯;6、紫外杀菌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4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41]需要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小动物背根神经节的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解剖区(2)和观察区(3),所述解剖区(2)包括解剖台板(22),所述观察区(3)包括显微镜设备(31)、皿状容器(32)和循环泵(33),所述皿状容器(32)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显微镜设备(31)的载物台上,所述皿状容器(32)与循环泵(33)之间通过两根水管连接,所述循环泵(33)为所述皿状容器(32)持续提供4℃的充氧人工脑脊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小动物背根神经节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皿状容器(32)内部底端设有泡沫或硬胶,所述泡沫或硬胶上设有可拆卸的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动物脊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小动物背根神经节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剖区(2)还包括水槽(21)和上下水装置,所述解剖台板(22)设置于所述水槽(21)上方,所述解剖台板(22)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通孔(221),所述通孔(221)的孔径使待解剖的动物不会掉落到所述水槽(21)内但可以供动物血水通过,所述解剖台板(22)四周设有挡板(222),所述解剖台板(22)上表面设有固定装置(223)用于固定待解剖动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小动物背根神经节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21)的宽度大于所述解剖台板(22)的宽度,所述解剖台板(22)设置于所述水槽(21)的一侧,所述水槽(22)的另一侧设有供动物组织废弃物通过的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小动物背根神经节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有工具区(4),所述工具区(4)靠近所述解剖区(2)。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叶田心毅金胜威杜莉楠徐聪聪李佳聪周丝语陈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