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30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3
本申请涉及管网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钩,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的一端设置有尾钩组件,所述尾钩组件的端面设置有线缆接口,其中,还包括防水套筒,所述防水套筒和所述尾钩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水套筒套设在所述线缆接口外部,所述防水套筒和所述尾钩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水环,所述防水套筒远离所述线缆接口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防水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密封性强和防水性能高的有益效果。的有益效果。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钩


[0001]本技术属于管网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钩。

技术介绍

[0002]如今,自动化检测设备(即管道机器人)正在管网检测中发挥作用,正在逐步取代人工检测,规避了传统人工检测管道的事故风险,节省了人力资源。管道机器人的后端一般会设置尾钩,尾钩的末端设置有线缆接口,线缆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的线缆,但是,现有的尾钩中的线缆接口与机器人本体之间的连接线是外露的,容易被污水侵蚀而老化,且容易影响机器人本体的密封性。
[0003]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钩,能够防止线缆接口被污水腐蚀二老化,提高机器人本体的密封性。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钩,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尾钩组件,所述尾钩组件的端面设置有线缆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套筒,所述防水套筒和所述尾钩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水套筒套设在所述线缆接口外部,所述防水套筒和所述尾钩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水环,所述防水套筒远离所述线缆接口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防水环。
[0006]本申请的管道机器人尾钩,通过在尾钩组件设置防水套筒,以及在防水套筒和尾钩组件的连接处设置第一防水环,在防水套筒远离线缆接口的端部设置第二防水环,有利于防止污水从防水套筒和尾钩组件的连接处和防水套筒的尾部渗入,防止线缆接口被污水腐蚀损坏,提高管道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另外,防水套筒还起到一个防折弯的作用,防止线缆接口处的线缆发生折弯,导致接触不良。
[0007]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机器人尾钩,所述防水套筒内部设置线缆通道,所述线缆通道靠近所述第二防水环的内壁设置有海绵。
[0008]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机器人本体在运动时,外部线缆容易发生抖动或者摆动,在防水套筒的第二防水环的位置若长时间处于抖动环境中,第二防水环可能会发生形变,导致外部线缆和第二防水环之间产生空隙,污水则可透过该空隙渗入线缆通道内部,因此,通过在线缆通道靠近第二防水环的内壁设置海绵,可以将渗入线缆通道内部的污水进行吸收,防止污水腐蚀损坏线缆接口。
[0009]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机器人尾钩,所述防水套筒靠近所述线缆接口的直径大于所述防水套筒远离所述线缆接口的直径。
[0010]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将使机器人本体的重心尽量集中在机器人本体的尾部,使机器人本体保持平衡。
[0011]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机器人尾钩,所述防水套筒包括第一环状结构和第
二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环状结构套设在所述防水套筒靠近所述线缆接口的端部,所述第二环状结构设置在所述防水套筒上,所述第二环状结构和所述第一环状结构之间间隔设置。
[0012]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机器人尾钩,尾钩组件包括尾钩本体、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均和所述机器人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尾钩本体旋转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
[0013]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机器人尾钩,所述第一连接座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尾钩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用于容纳电缆线。
[0014]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机器人尾钩,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尾钩本体的连接处套设有第三防水环。
[0015]由上可知,本申请的管道机器人尾钩,通过在尾钩组件设置防水套筒,以及在防水套筒和尾钩组件的连接处设置第一防水环,在防水套筒远离线缆接口的端部设置第二防水环,有利于防止污水从防水套筒和尾钩组件的连接处和防水套筒的尾部渗入,防止线缆接口被污水腐蚀损坏,提高管道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另外,防水套筒还起到一个防折弯的作用,防止线缆接口处的线缆发生折弯,导致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钩的结构示意图(半剖面)。
[0017]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尾钩组件和防水套筒剖视图。
[0018]标号说明:
[0019]100、机器人本体;200、尾钩组件;210、线缆接口;220、尾钩本体;221、第二通道;230、第一连接座;231、第一通道;240、第二连接座;300、防水套筒;310、第一防水环;320、第二防水环;330、线缆通道;340、第一环状结构;350、第二环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0022]参阅图1

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钩,包括机器人本体100,机器人本体100的一端设置有尾钩组件200,尾钩组件200的端面设置有线缆接口210,其中,还包括防水套筒300,防水套筒300和尾钩组件200之间可拆卸连接,防水套筒300套设在线缆接口210外部,防水套筒300和尾钩组件20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水环310,防水套筒300远离线缆接口21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防水环320。
[0023]其中,第一防水环310和第二防水环320均为橡胶防水环。第一防水环310可以防止防水套筒300和尾钩组件200的连接处进水,第二防水环320可以防止污水从防水套筒300的尾部渗入。
[0024]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尾钩组件200的端面设置限位槽,在防水套筒300的端面设置与该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插销,实现防水套筒300的可拆卸连接。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水套筒300内部设置线缆通道330,线缆通道330靠近第二防水环320的内壁设置有海绵。其中,外部线缆经过线缆通道330与尾钩组件200的线缆接口210实现电性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机器人本体100在运动时,外部线缆容易发生抖动或者摆动,在防水套筒300的第二防水环320的位置若长时间处于抖动环境中,第二防水环320可能会发生形变,导致外部线缆和第二防水环320之间产生空隙,污水则可透过该空隙渗入线缆通道330内部,因此,通过在线缆通道330靠近第二防水环320的内壁设置海绵,可以将渗入线缆通道330内部的污水进行吸收,防止污水腐蚀损坏线缆接口210。
[0026]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防水套筒300靠近线缆接口210的直径大于防水套筒300远离线缆接口210的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钩,包括机器人本体(100),所述机器人本体(100)的一端设置有尾钩组件(200),所述尾钩组件(200)的端面设置有线缆接口(2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套筒(300),所述防水套筒(300)和所述尾钩组件(200)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水套筒(300)套设在所述线缆接口(210)外部,所述防水套筒(300)和所述尾钩组件(20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水环(310),所述防水套筒(300)远离所述线缆接口(21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防水环(3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机器人尾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筒(300)内部设置线缆通道(330),所述线缆通道(330)靠近所述第二防水环(320)的内壁设置有海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机器人尾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筒(300)靠近所述线缆接口(210)的直径大于所述防水套筒(300)远离所述线缆接口(210)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机器人尾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筒(300)包括第一环状结构(340)和第二环状结构(350),所述第一环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挺生黄海谭国显陈思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