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10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包括能够堆叠码放且透气的苗木运输筐,在苗木运输筐内设有苗木装载组件,苗木装载组件包括横置安装的装载横梁,在装载横梁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用于装载苗木的苗木装载筐,苗木装载筐包括筐口环形座和筐底环形座,在筐口环形座与筐底环形座之间设有成环形布置的多个减震立柱,在筐底环形座的内侧安装有用于托撑苗木土球的透气网板,在筐口环形座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带有把手的半圆形的盖板,在盖板的内侧中心设有限位半套筒,两个限位半套筒共同构成对苗木树干进行限定的限位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风透气性好,对苗木施加良好防护,提升了红树林苗木在转运后的栽植成活率。后的栽植成活率。后的栽植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苗木栽植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扭转了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的趋势。红树林保护修复工程涉及到红树林苗木的栽植以及抚育管理,需要将红树林苗木转运到修复工程的现场并进行栽植,在栽植后的抚育周期内对红树林苗木进行抚育管理,提升成活率。
[0003]现有的作业方式中,采用车辆对红树林苗木进行转运。具体地,从育苗基地获取红树林苗木后,将苗木以倾斜堆叠的方式码放在车辆的车斗内,之后采用绑带进行绑扎固定。前述转运方式较为粗犷,具有如下缺陷:首先,苗木之间产生挤压作用,容易导致苗木的树干、枝条等受到伤害;其次,苗木缺少必要的周向防护作用,导致在转运过程中尤其是在长途转运过程中受到磕碰伤害,在苗木未被合理固定时,随着车辆的颠簸还容易导致苗木之间的碰撞问题;再者,现有的转运方式难以保证苗木的通风透气。综合来看,当前的转运方式导致红树林苗木运抵项目现场并栽植施工之后成活率降低,在后期的抚育管理过程中涉及到补充栽植,这提升了项目施工的成本,降低了红树林修复工程的施工效果。
[0004]综上,需要开发设计一种用于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工程的辅助转运装置,以解决前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通风透气性好、对苗木施加良好防护的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提升红树林苗木在转运后的栽植成活率。
[0006]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包括能够堆叠码放且透气的苗木运输筐,在苗木运输筐内设有苗木装载组件,苗木装载组件包括横置安装的装载横梁,在装载横梁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用于装载苗木的、透气性的苗木装载筐,苗木装载筐包括筐口环形座和筐底环形座,在筐口环形座与筐底环形座之间设有成环形布置的多个减震立柱,在筐底环形座的内侧安装有用于托撑苗木土球的透气网板,在筐口环形座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带有把手的半圆形的盖板,在盖板的内侧中心设有限位半套筒,两个限位半套筒共同构成对苗木树干进行限定的限位套筒。
[0007]优选地:减震立柱由多个立柱单体和多个减震气囊构成,减震气囊位于相邻两个立柱单体之间,上方的立柱单体的上端与筐口环形座固定连接,下方的立柱单体的下端与筐底环形座固定连接;在减震气囊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带有未贯通螺纹孔的连接块,在立
柱单体的端部设有外螺纹部,立柱单体的端部与减震气囊螺纹连接。
[0008]优选地:在苗木装载筐位于内侧的各减震立柱的立柱单体上焊接安装有连接板,在装载横梁的两侧安装有连接基座,连接板与相应的连接基座采用螺钉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在装载横梁的前端设有前部托撑轴、后端设有后部托撑轴,在苗木运输筐内壁上的相应位置安装有带有托撑凹槽的托撑块,装载横梁的前部托撑轴和后部托撑轴分别落入相应托撑块的托撑凹槽内。
[0010]优选地:苗木运输筐包括位于四角位置的运输筐立柱,在相邻的运输筐立柱之间安装有侧部框架,在各侧部框架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底板,在各侧部框架的内侧安装有铁丝网,在底板的中部下方焊接安装有底部加强横梁。
[0011]优选地:侧部框架包括框架上部横板、框架中部横板和框架下部横板,框架上部横板、框架中部横板和框架下部横板的端部与相应的运输筐立柱焊接固定;还包括框架中部纵板,框架中部纵板与框架上部横板、框架中部横板和框架下部横板均焊接固定。
[0012]优选地:托撑块焊接安装在侧部框架的框架中部横板的内侧,在托撑块上还安装有防止托撑轴由托撑凹槽内脱出的、可拆卸的扣盖。
[0013]优选地:在苗木运输筐的各运输筐立柱的顶部焊接安装有堆叠限位托块,苗木运输筐堆叠码放时,上方各运输筐立柱的下端分别落入下方各堆叠限位托块的内部。
[0014]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与现有的转运方式相比,通过引入本技术中的辅助转运装置,能够采用苗木运输筐为苗木提供良好的周向防护,避免红树林苗木在转运期间受到外界的磕碰损伤。通过为每个红树林苗木提供一个专属的苗木装载筐并且苗木以近乎直立的状态向苗木装载筐内进行装载,有效避免了现有倾斜堆叠转运方式下导致的苗木之间挤压、碰撞等问题,苗木的枝干在苗木运输筐的上层空间内充分伸展,因而避免了苗木损伤。
[0016]通过在苗木装载筐的底部设置透气网板,令苗木土球得到良好支撑的同时具备良好的透气性,通过在苗木装载筐的顶部设置带有限位半套筒的盖板,实现了对苗木树干的对中限位,有效保证苗木在转运过程中不发生歪斜,进一步避免挤压、碰撞等问题。通过在苗木装载筐的筐口环形座与筐底环形座之间安装减震立柱,令苗木装载筐具备一定的减震功能,这样在转运过程中车辆的颠簸较少地传递给苗木,有效避免苗木枝干与苗木土球受到颠簸作用而破损。
[0017]本辅助转运装置整体透气性好,通过令苗木运输筐能够堆叠码放,提升对苗木的转运装载量的同时并不影响前述透气性,本辅助转运装置提升了红树林苗木在转运之后的栽植成活率,降低红树林修复工程的施工成本,提升红树林修复工程的施工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苗木运输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苗木装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中苗木装载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3中苗木装载筐的减震立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苗木运输筐;1

1、运输筐立柱;1

2、侧部框架;1

3、底部加强横梁;1

4、底板;1

5、铁丝网;2、托撑块;3、苗木装载组件;3

1、前部托撑轴;3

2、装载横梁;3

3、连接基座;3

4、连接板;3

5、苗木装载筐;3
‑5‑
1、筐口环形座;3
‑5‑
2、减震立柱;3
‑5‑
3、筐底环形座;3
‑5‑
4、透气网板;3
‑5‑
5、盖板;3
‑5‑
6、把手;3
‑5‑
7、限位半套筒;3

6、后部托撑轴;4、堆叠限位托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能够堆叠码放且透气的苗木运输筐(1),在苗木运输筐(1)内设有苗木装载组件(3),苗木装载组件(3)包括横置安装的装载横梁(3

2),在装载横梁(3

2)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用于装载苗木的、透气性的苗木装载筐(3

5),苗木装载筐(3

5)包括筐口环形座(3
‑5‑
1)和筐底环形座(3
‑5‑
3),在筐口环形座(3
‑5‑
1)与筐底环形座(3
‑5‑
3)之间设有成环形布置的多个减震立柱(3
‑5‑
2),在筐底环形座(3
‑5‑
3)的内侧安装有用于托撑苗木土球的透气网板(3
‑5‑
4),在筐口环形座(3
‑5‑
1)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带有把手(3
‑5‑
6)的半圆形的盖板(3
‑5‑
5),在盖板(3
‑5‑
5)的内侧中心设有限位半套筒(3
‑5‑
7),两个限位半套筒(3
‑5‑
7)共同构成对苗木树干进行限定的限位套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减震立柱(3
‑5‑
2)由多个立柱单体和多个减震气囊构成,减震气囊位于相邻两个立柱单体之间,上方的立柱单体的上端与筐口环形座(3
‑5‑
1)固定连接,下方的立柱单体的下端与筐底环形座(3
‑5‑
3)固定连接;在减震气囊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带有未贯通螺纹孔的连接块,在立柱单体的端部设有外螺纹部,立柱单体的端部与减震气囊螺纹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在苗木装载筐(3

5)位于内侧的各减震立柱(3
‑5‑
2)的立柱单体上焊接安装有连接板(3

4),在装载横梁(3

2)的两侧安装有连接基座(3

3),连接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贞王琦张福业安利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