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用pH自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384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废水处理用pH自动调节装置,包括装置箱,所述装置箱内依次设置有安装腔、调节腔和排放腔,所述装置箱上依次设置有排放管、进水管和加药管,还包括: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的一端与排出管相连通,所述循环组件的另一端与调节腔相连通;混合机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排放管和循环组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废水处理用pH自动调节装置,混合机构可以将废水与中和剂进行多方向的混合,提高废水与中和剂的混合效率,控制机构配合循环组件,控制废水的pH值直至满足排放标准时,废水才可以正常排放,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避免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用pH自动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废水处理用pH自动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废水中和处理法是废水化学处理法之一种,是利用中和作用处理废水,使之净化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酸性废水中的H+与外加OH

,或使碱性废水中的OH

与外加的H+相互作用,生成弱解离的水分子,同时生成可溶解或难溶解的其他盐类,从而消除它们的有害作用,反应服从当量定律,采用此法可以处理并回收利用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可以调节酸性或碱性废水的pH值。
[0003]现有申请专利(申请号:202121066289.9)包括放置废水的反应桶、设置在反应桶上方的置物台、设置在置物台上的PH检测笔、设置在置物台上的控制机构、设置在置物台上的中和剂容置腔;所述中和剂容置腔内设置有控制中和剂落入反应桶的中和剂控制装置;所述反应桶内设置有搅拌装置,以搅拌中和后的废水;所述置物台上设置有开放通道,所述控制机构控制PH检测笔穿过该开放通道浸入废水中;本申请中的PH检测笔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自动对反应桶内的废水进行检测,并获取废水的PH值,控制中和剂控制装置放出中和剂调节废水的PH值,替代人工检测;
[0004]但现有装置中的搅拌装置仅能实现单方向的转动,这样会导致中和剂与废水的混合效率不高,会大量耗费废水中和的时间,且控制机构控制PH检测笔穿过该开放通道浸入废水中,使得PH检测笔只能在某一片区域,对装置内的废水进行测量,使得测量数据不准,进而导致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提前排放出调节箱外,从而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
[0005]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废水处理用pH自动调节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用pH自动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废水处理用pH自动调节装置,包括装置箱,所述装置箱内依次设置有安装腔、调节腔和排放腔,所述装置箱上依次设置有排放管、进水管和加药管,所述排放管的一端延伸至排放腔内并且与排出管连通,所述排出管与调节腔连通,所述进水管和加药管均贯穿安装腔并且延伸至调节腔内,还包括:
[0009]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设置在排放腔内,所述循环组件的一端与排出管相连通,所述循环组件的另一端与调节腔相连通,所述循环组件用于将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循环至调节腔内;
[0010]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的一端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混合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调节腔内,所述混合机构用于将废水与中和剂相混合;
[0011]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排放腔内,且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排放管和循环组件相连,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调节腔内废水的排放。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安装座、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连接座、混合轴和混合板,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延伸至调节腔内并且与第三齿轮相连,所述第三齿轮设置在安装座内,所述第四齿轮沿第三齿轮对称设置在安装座内,且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混合轴的一端依次固定在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上,所述混合轴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座,所述混合板分布在混合轴的外壁上。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转轴,所述驱动件固定在安装腔内,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相连,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安装腔的内壁相连,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腔内并且与第三齿轮相连。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组件包括连接管、循环泵和循环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排出管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循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腔内,且所述连接管与控制机构相连。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座、动力件、传动模块、控制件、封闭板、弹性件和pH测量头,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排放腔内,所述动力件设置在固定座内,所述动力件的输出端与传动模块的一端相连,所述传动模块的另一端与控制件相连,所述控制件活动设置在固定座内,所述控制件的侧壁上分布有凹槽,所述封闭板对称设置在固定座内,所述封闭板的一端与凹槽间歇连接,所述封闭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排放管和连接管内,且分别与排放管和连接管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弹性件套装在封闭板的一端上,且所述弹性件与固定座的内壁相连,所述pH测量头设置在排出管内,且所述pH测量头与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设置在装置箱的外壁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驱动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三齿轮公转,第三齿轮带动一组混合轴公转,一组混合轴通过连接座带动第四齿轮公转的同时,也带动第四齿轮围绕第三齿轮自转,第四齿轮带动剩余混合轴公转并自转,混合轴通过公转和自转的方式,从而实现将废水与中和剂进行多方向的混合,提高废水与中和剂的混合效率,进而提高废水的中和效率,且缩短废水的中和时间;
[0018]pH测量头对排出管处废水的pH值进行测量;当pH测量头测量废水的pH值满足排放标准时,动力件带动传动模块转动,传动模块带动控制件转动,控制件通过转动的方式,使得一侧封闭板的一端位于凹槽的最底端,从而实现对排放管的释放,便于废水经排放管排出,且此时另一侧封闭板的一端位于凹槽的最顶端,另一侧封闭板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的内壁贴合,从而实现对连接管的封闭,防止废水经循环组件再次进入至调节腔内;当pH 测量头测量废水的pH值未满足排放标准时,排放管处于关闭状态,连接管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循环泵将废水循环至调节腔内,直至废水的pH值满足排放标准,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进而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废水处理用pH自动调节装置的结构外观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废水处理用pH自动调节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2]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3]图中:1-装置箱,11-安装腔,12-调节腔,13-排放腔,2-排放管,3-进水管, 4-显示屏,5-加药管,6-循环组件,61-连接管,62-循环泵,63-循环管,7-混合机构,71-驱动组件,711-驱动件,712-第一齿轮,713-第二齿轮,714-转轴,72-安装座,73-第三齿轮,74-第四齿轮,75-连接座,76-混合轴,77-混合板,8-排出管,9-控制机构,91-固定座,92-动力件,93-传动模块,94-控制件,95-封闭板,96-弹性件,97

pH测量头,98-凹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用pH自动调节装置,包括装置箱,所述装置箱内依次设置有安装腔、调节腔和排放腔,所述装置箱上依次设置有排放管、进水管和加药管,所述排放管的一端延伸至排放腔内并且与排出管连通,所述排出管与调节腔连通,所述进水管和加药管均贯穿安装腔并且延伸至调节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设置在排放腔内,所述循环组件的一端与排出管相连通,所述循环组件的另一端与调节腔相连通,所述循环组件用于将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循环至调节腔内;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的一端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混合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调节腔内,所述混合机构用于将废水与中和剂相混合;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排放腔内,且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排放管和循环组件相连,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调节腔内废水的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用pH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安装座、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连接座、混合轴和混合板,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延伸至调节腔内并且与第三齿轮相连,所述第三齿轮设置在安装座内,所述第四齿轮沿第三齿轮对称设置在安装座内,且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混合轴的一端依次固定在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上,所述混合轴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座,所述混合板分布在混合轴的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用pH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鹏辉钟木求郑菅聪刘徐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舒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