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接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81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接头机,具有机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横梁(2),在所述横梁(2)上设置有下焊接组件,在所述下焊接组件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与上压板(4)的一端铰接,所述上压板(4)的底端设置有下焊接组件,所述第二气缸(8)的活塞杆与限位组件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可配合对上压板(4)的另一端的抬升进行限位,在下焊接组件的前后侧设置有压板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皮带的快速、稳定接头连接,且结构更加简单,生产加工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接头机


[0001]本技术涉及皮带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皮带接头机。

技术介绍

[0002]皮带接头机也可以称为皮带接驳机,主要用于对皮带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使得皮带的连接呈一圈,传统的接头机结构十分复杂,需要在上、下加热压板组件内设置气囊、风机等结构,生产组装复杂,而且通过气囊实现上、下压板组件的动作,其动作的速度较慢,难以实现高速接头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皮带的快速、稳定接头连接,且结构更加简单,生产加工方便的皮带接头机。
[0004]为此,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皮带接头机,具有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横梁,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下焊接组件,在所述下焊接组件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上压板的一端铰接,所述上压板的底端设置有上焊接组件,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限位组件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可配合对上压板的另一端的抬升进行限位。
[0006]所述下焊接组件包括连接在横梁上的下冷却板,所述下冷却板的顶部设置有下焊接条,所述下焊接条的顶部设置有下隔开布,所述上焊接组件包括连接在上压板上的上冷却板,所述上冷却板的底部设置有上焊接条,所述上焊接条的底部设置有上隔开布。
[0007]所述上隔开布和下隔开布采用特氟龙高温布。
[0008]所述上压板与上摆驱动组件连接。
[0009]所述上摆驱动组件为气弹簧。
[0010]在所述上压板上设置有定位感应组件,所述定位感应组件可感应所述限位组件的位置。
[0011]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铰接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的摆动架,所述摆动架上铰接有限位块,所述上压板上开设有可与所述限位块配合卡紧的卡槽。
[0012]在下焊接组件的前后侧设置有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包括下压带管和上压带管,所述下压带管连接在下冷却板上,所述上压带管和下压带管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
[0013]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压带管一侧的第一导柱,所述上压带管上设置供第一导柱穿过的让位孔,在下压带管的另一侧还铰接有第二导柱,所述上压带管上设置有供第二导柱穿过的让位槽,所述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的顶部螺接有锁紧旋钮。
[0014]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皮带接头机,通过两端设置第一、第二气缸来控制上压板的升降,并通过限位组件实现上压板的定位,保证其升降的稳定性,取代了传统的气囊结构,而且不需要设置风机,使得其整体的结构更加简单,同时气缸驱动的速度较快,能够有效提升其接头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有如下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下焊接组件的结构图;
[0018]图3为图2去掉下隔开布后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皮带接头机,具有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横梁2,在横梁2上设置有下焊接组件,在下焊接组件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8,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与上压板4的一端铰接,上压板4的底端设置有上焊接组件,第二气缸8的活塞杆与限位组件连接,限位组件可配合对上压板4的另一端的抬升进行限位,在下焊接组件的前后侧设置有压板组件。上压板4与上摆驱动组件连接,具体的,上摆驱动组件为气弹簧18,通过控制气弹簧18动作即可带动上压板4向上摆动。具体的,下焊接组件包括连接在横梁2上的下冷却板16,下冷却板16的顶部设置有下焊接条17,下焊接条17的顶部设置有下隔开布15,上焊接组件包括连接在上压板4上的上冷却板,上冷却板的底部设置有上焊接条,上焊接条的底部设置有上隔开布,本实施例中,上隔开布和下隔开布15采用特氟龙高温布材质,保证皮带在进行加热接头的过程中不会直接与焊接条接触而粘接在焊接条上,限位组件包括铰接在第二气缸8的活塞杆上的摆动架7,摆动架7上铰接有限位块6,上压板4上开设有可与限位块6配合卡紧的卡槽5。进一步的,在上压板上设置有定位感应组件19,定位感应组件可感应所述限位组件的位置,当限位组件动作到位,与上压板4配合时,定位感应组件19可以感应到,并反馈信息,保证限位组件与上压板4配合连接后才进行动作,确保其动作的稳定性,其定位感应组件19可以是接触挤压式,也可以是红外感应式等市面上常见的结构。压板组件包括下压带管12和上压带管13,下压带管12连接在下冷却板16上,上压带管13和下压带管12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压带管12一侧的第一导柱14,上压带管13上设置供第一导柱14穿过的让位孔,在下压带管12的另一侧还铰接有第二导柱11,上压带管13上设置有供第二导柱11穿过的让位槽10,第一导柱14和第二导柱11的顶部螺接有锁紧旋钮9。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先将锁紧旋钮9向上旋,抬升上压带管13,使得两端的皮带穿过上、下压带管送入到下隔开布15处,之后再放下上压带管13,并旋下锁紧旋钮9,将上、下压带管压紧,实现皮带的定位,接着扳动上压板4至水平,并扳动摆动架7,将限位块6卡入到卡槽5内,实现上压板4的定位,接着控制第一、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下降,即可带动上压板4下降,将皮带压紧在上、下隔开布之间进行接头作业,在连续接头作业时,只需控制第一、第二气缸带动上压板抬升,即可方便地进行另一组皮带的装入并进行接头作业,当完成工作后,只需要扳动限位块6从卡槽5内脱出,再扳动摆动架7,使得摆动架与上压板分离,之后控制气弹簧18带动上压板4向上摆动,实现其复位。
[0021]本技术的这种结构,通过两端设置第一、第二气缸来控制上压板的升降,并通过限位组件实现上压板的定位,保证其升降的稳定性,取代了传统的气囊结构,而且不需要设置风机,使得其整体的结构更加简单,同时气缸驱动的速度较快,能够有效提升其接头的效率;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焊接条可以采用常规的电阻加热条的结构,通过对
焊接条通电即可实现其加热,也可以采用利用电子管自激振荡器产生高频电磁场,并将焊接条作为高频电磁场的上、下电极,将皮带压紧在二者之间,使得内部分子被激化而高速运动相互磨擦自身产生热量,实现加热功能,进而完成皮带接头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接头机,具有机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横梁(2),在所述横梁(2)上设置有下焊接组件,在所述下焊接组件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与上压板(4)的一端铰接,所述上压板(4)的底端设置有上焊接组件,所述第二气缸(8)的活塞杆与限位组件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可配合对上压板(4)的另一端的抬升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接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焊接组件包括连接在横梁(2)上的下冷却板(16),所述下冷却板(16)的顶部设置有下焊接条(17),所述下焊接条(17)的顶部设置有下隔开布(15),所述上焊接组件包括连接在上压板(4)上的上冷却板,所述上冷却板的底部设置有上焊接条,所述上焊接条的底部设置有上隔开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带接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开布和下隔开布(15)采用特氟龙高温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接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4)与上摆驱动组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皮带接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摆驱动组件为气弹簧(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红龙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