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乘客舱前围隔音垫结构,包括基体层,还包括隔音机构,所述基体层表面一侧设置有隔音机构,所述隔音机构包括吸音层、空腔和填充层,基体层表面一侧粘接有吸音层且基体层与吸音层之间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填充层,填充层材质为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由于其多孔性可调谐的蜂窝状结构,使得气凝胶重量极轻、密度极低、具备较强声能耗散能力,采用空腔结构配合填充层代替了隔音材料中重量占比最大的隔音层结构,在保证消音隔音效果的前提下,可以起到进一步缩减隔音材料重量的目的。材料重量的目的。材料重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乘客舱前围隔音垫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组件
,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乘客舱前围隔音垫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乘客舱前围隔音垫主要阻隔和吸收来自于发动机或发电机产生的噪音,使汽车乘客舱呈现比较安静的驾乘环境,是汽车消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品质量和隔音消音效果对车内噪音分贝有着很大的影响。
[0003]现有的乘客舱前围隔音垫在使用时存在以下弊端:现有的乘客舱前围隔音垫一般采用吸音材料与隔音材料复合的方式构成,虽然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但是在其组成结构中,隔音层仍然具有较大的重量占比,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轻量化乘客舱前围隔音垫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乘客舱前围隔音垫结构,通过在基体层表面一侧设置的隔音机构,代替传统的隔音垫的隔音结构层,进一步降低整体重量,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轻量化乘客舱前围隔音垫结构,包括基体层,还包括隔音机构,所述基体层表面一侧设置有隔音机构,所述隔音机构包括吸音层、空腔和填充层,基体层表面一侧粘接有吸音层且基体层与吸音层之间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填充层。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拼装机构,所述基体层表面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拼装机构,所述拼装机构包括插槽、对接层、插块和胶剂层,所述吸音层表面远离基体层一侧开设有插槽,对接层表面靠近基体层一侧一体成型有与插槽位置对应的插块,所述插块插入至插槽内部;吸音层表面一侧设置有插槽,对接层其内部组成结构与基体层和隔音机构的对接后结构相同,位移区别是对接层表面成型有与插槽对应的插块,采用基体层与对接层拆装的方式,适用于不同发动机,对于电动机及一些噪音较小的发动机而言,直接采用基体层和隔音机构即可,对于一些噪音较大的发动机,可以将插块与插槽对齐并插入,通过提高消音材料结构层的厚度的方式来达到提高消音效果的目的,使用灵活,模块化生产组装,满足不同车型使用需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层材质为吸音棉,所述吸音层材质为PU发泡板;基体层材质为吸音棉,其内部结构为絮状细纤维之间为立体交叉,互相缠绕在一起,呈现出许多细小的间隙,具有很好的吸音效果,吸音层材质为PU发泡板,其质量轻,密度大,可以起到很好的吸音效果。
[0009]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材质为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填充层材质为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由于其多孔性可调谐的蜂窝状结构,使得气凝胶密度极低、具备较强声能耗散能力。
[0010]进一步地,所述插块表面朝向插槽内壁一侧涂覆有胶剂层;在插块快速插入至插槽内部后向插块位置挤压吸音层,进而使得胶剂层将插块与插槽内壁之间紧密粘接固定在一起。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基体层通过粘胶的方式固定在车体内部安装位置且其表面与吸音层之间填充有填充层,基体层材质为吸音棉,其内部结构为絮状细纤维之间为立体交叉,互相缠绕在一起,呈现出许多细小的间隙,具有很好的吸音效果,吸音层材质为PU发泡板,其质量轻,密度大,可以起到很好的吸音效果,填充层材质为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由于其多孔性可调谐的蜂窝状结构,使得气凝胶重量极轻、密度极低、具备较强声能耗散能力,采用空腔结构配合填充层代替了隔音材料中重量占比最大的隔音层结构,在保证消音隔音效果的前提下,可以起到进一步缩减隔音材料重量的目的;吸音层表面一侧设置有插槽,对接层其内部组成结构与基体层和隔音机构的对接后结构相同,位移区别是对接层表面成型有与插槽对应的插块,采用基体层与对接层拆装的方式,适用于不同发动机,对于电动机及一些噪音较小的发动机而言,直接采用基体层和隔音机构即可,对于一些噪音较大的发动机,可以将插块与插槽对齐并插入,通过提高消音材料结构层的厚度的方式来达到提高消音效果的目的,使用灵活,模块化生产组装,满足不同车型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乘客舱前围隔音垫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乘客舱前围隔音垫结构的隔音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乘客舱前围隔音垫结构的对接层表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基体层;2、隔音机构;201、吸音层;202、空腔;203、填充层;3、拼装机构;301、插槽;302、对接层;303、插块;304、胶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如图1
‑
3所示,一种轻量化乘客舱前围隔音垫结构,包括基体层1,还包括隔音机构2,所述基体层1表面一侧设置有隔音机构2,所述隔音机构2包括吸音层201、空腔202和填充层203,基体层1表面一侧粘接有吸音层201且基体层1与吸音层201之间开设有空腔202,所述空腔202内部填充有填充层203。
[0018]其中,还包括拼装机构3,所述基体层1表面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拼装机构3,所述拼装机构3包括插槽301、对接层302、插块303和胶剂层304,所述吸音层201表面远离基体层1一侧开设有插槽301,对接层302表面靠近基体层1一侧一体成型有与插槽301位置对应的插块303,所述插块303插入至插槽301内部;吸音层201表面一侧设置有插槽301,对接层302其内部组成结构与基体层1和隔音机构2的对接后结构相同,位移区别是对接层302表面成型有与插槽301对应的插块303,采用基体层1与对接层302拆装的方式,适用于不同发动机,对于电动机及一些噪音较小的发动机而言,直接采用基体层1和隔音机构2即可,对于一些噪
音较大的发动机,可以将插块303与插槽301对齐并插入,通过提高消音材料结构层的厚度的方式来达到提高消音效果的目的,使用灵活,模块化生产组装,满足不同车型使用需求。
[0019]其中,所述基体层1材质为吸音棉,所述吸音层201材质为PU发泡板,所述填充层203材质为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基体层1材质为吸音棉,其内部结构为絮状细纤维之间为立体交叉,互相缠绕在一起,呈现出许多细小的间隙,具有很好的吸音效果,吸音层201材质为PU发泡板,其质量轻,密度大,可以起到很好的吸音效果,填充层203材质为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由于其多孔性可调谐的蜂窝状结构,使得气凝胶密度极低、具备较强声能耗散能力。
[0020]其中,所述插块303表面朝向插槽301内壁一侧涂覆有胶剂层304;在插块303快速插入至插槽301内部后向插块303位置挤压吸音层201,进而使得胶剂层304将插块303与插槽301内壁之间紧密粘接固定在一起。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轻量化乘客舱前围隔音垫结构,使用时,基体层1通过粘胶的方式固定在车体内部安装位置且其表面与吸音层201之间填充有填充层203,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乘客舱前围隔音垫结构,包括基体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音机构(2),所述基体层(1)表面一侧设置有隔音机构(2),所述隔音机构(2)包括吸音层(201)、空腔(202)和填充层(203),基体层(1)表面一侧粘接有吸音层(201)且基体层(1)与吸音层(201)之间开设有空腔(202),所述空腔(202)内部填充有填充层(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乘客舱前围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拼装机构(3),所述基体层(1)表面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拼装机构(3),所述拼装机构(3)包括插槽(301)、对接层(302)、插块(303)和胶剂层(304),所述吸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洪武,马超,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四环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