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溶性降黏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2366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稠油开采和输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溶性降黏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降黏剂组合物中含有重量比为70:30至95:5的中低温煤焦油馏分和基于叠合烯烃的多分支尾链型磺酸。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油溶性降黏剂组合物能够降低稠油黏度,改善稠油流动性,保障稠油油藏的开采和集输,实现稠油油藏降本增效开采。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溶性降黏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稠油开采和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油溶性降黏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轻质原油地下储量逐渐减少,稠油比例日渐增大,对稠油的高效开采逐渐引起重视。高黏度及高密度是稠油区别于普通轻质原油的主要特点,稠油中轻质馏分含量较低,一般富含沥青质和胶质,而且含有较多的氧、氮、硫等元素和铁、镍、钒等金属化合物。
[0003]随着沥青质和胶质含量的升高,稠油密度及黏度逐渐增大。密度大、黏度高、流动性差,给稠油开采和集输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制约着稠油油藏的开发。
[0004]目前,稠油的主要开采方式为热力采油和掺稀降黏法。
[0005]热力采油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等,技术相对成熟,但是用电量大、成本高、井筒中热能消耗大,且多轮次吞吐后,油汽比明显降低,经济效益较差。
[0006]掺稀降黏虽然可以改善井筒中稠油的流动性,但是需要大量稀油,随着开采规模的加大,稀油资源逐渐短缺,寻求一种用于稠油油藏开采和集输的价格低廉的油溶性降黏剂,是非常必要的。
[0007]油溶性降黏剂可以改善胶质和沥青质的聚集体结构,形成有降黏剂分子参与的新的小聚集体,从而降低稠油黏度。具有能耗低、节约稀油资源以及易与稠油充分接触的优点,且不存在后处理问题,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降低原油黏度、改善流动性的方法之一。
[0008]CN105112039A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油溶性降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降黏剂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4%、脂肪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1~3%、溶剂油93~97%。该专利技术降粘剂适合稠油热采吞吐,在稠油热采井上应用可降低注汽压力,扩大蒸汽波及体积,改善原油流动性,提高油井产油和油汽比。
[0009]CN102492410A公开了一种稠油油溶性降黏剂及制备方法,其主剂为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

苯乙烯

N,N,

二(甲基丙烯酰)二胺

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助剂为司盘

80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溶剂为石油类溶剂油和苯类溶剂的混合物。降黏剂适用于轮古油藏特征的稠油,降黏效果好,节约稀油用量。
[0010]CN101824314A涉及用于稠油开采和输送的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三元共聚物油溶性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丙烯酸高级酯、N,N
’‑
二(甲基丙烯酰)二胺、苯乙烯、偶氮二异丁腈和甲苯制得。可以吸附在蜡晶表面,阻止蜡晶生长,也可以进入胶质和沥青质聚集体之间,起到降粘和降凝的双重作用。
[0011]目前稠油用油溶性降黏剂大多数是以降凝剂为主的流动性改进剂,合成过程复杂,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制约了其在油田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稠油用油溶性降黏剂合成过程复杂,成本较
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制约了其在油田的推广应用的缺陷。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溶性降黏剂组合物,该降黏剂组合物中含有各自独立保存或者两者以上混合保存的以下组分:
[0014]重量比为70:30至95:5的中低温煤焦油馏分和基于叠合烯烃的多分支尾链型磺酸;
[0015]所述中低温煤焦油馏分的初馏点为120

160℃,终馏点为240

300℃;
[0016]所述基于叠合烯烃的多分支尾链型磺酸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0017][0018]其中,在式(I)中,
[0019]R1选自H、C1‑
C3的烷基、C1‑
C3的烷基

COO


[0020]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H、C1‑
C3的烷基、氨基、(C1‑
C3的烷基)2氨基


[0021]R4、R5、R6和R7各自独立地选自H、C1‑
C
16
的烷基。
[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第一方面中所述的降黏剂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重量比为70:30至95:5的中低温煤焦油馏分和基于叠合烯烃的多分支尾链型磺酸进行混合;
[0023]所述中低温煤焦油馏分的初馏点为120

160℃,终馏点为240

300℃;
[0024]所述基于叠合烯烃的多分支尾链型磺酸的定义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定义相同。
[002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第一方面中所述的降黏剂组合物在稠油油藏开采和/或稠油集输中的应用。
[0026]本专利技术的油溶性降黏剂组合物适用于稠油油藏开采和集输。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溶性降黏剂组合物能够降低稠油黏度,改善稠油流动性,保障稠油油藏的开采和集输,实现稠油油藏降本增效开采。并且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高效利用煤焦油和C4烯烃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29]C1‑
C3的烷基表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
[0030]C1‑
C3的烷基

COO

表示:CH3‑
COO

、CH3CH2‑
COO

、CH3CH2CH2‑
COO

、(CH3)2CH

COO


[0031](C1‑
C3的烷基)2氨基

表示:(C1‑
C3的烷基)2N

,该(C1‑
C3的烷基)2N

中的两个C1‑
C3的烷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32]C1‑
C
16
的烷基表示:碳原子总数为1

16的直链或者支链烷基。
[0033]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油溶性降黏剂组合物,该降黏剂组合物中含有各自独立保存或者两者以上混合保存的以下组分:
[0034]重量比为70:30至95:5的中低温煤焦油馏分和基于叠合烯烃的多分支尾链型磺酸;
[0035]所述中低温煤焦油馏分的初馏点为120

160℃,终馏点为240

300℃;
[0036]所述基于叠合烯烃的多分支尾链型磺酸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0037][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溶性降黏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降黏剂组合物中含有各自独立保存或者两者以上混合保存的以下组分:重量比为70:30至95:5的中低温煤焦油馏分和基于叠合烯烃的多分支尾链型磺酸;所述中低温煤焦油馏分的初馏点为120

160℃,终馏点为240

300℃;所述基于叠合烯烃的多分支尾链型磺酸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在式(I)中,R1选自H、C1‑
C3的烷基、C1‑
C3的烷基

COO

;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H、C1‑
C3的烷基、氨基、(C1‑
C3的烷基)2氨基

;R4、R5、R6和R7各自独立地选自H、C1‑
C
16
的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黏剂组合物,其中,在式(I)中,R1选自H、C1‑
C3的烷基、C1‑
C3的烷基

COO

;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H、C1‑
C3的烷基、氨基、(C1‑
C3的烷基)2氨基

;R4和R5各自独立地选自H、甲基、叔丁基、(CH3)3CCH2(CH3)2C

、(CH3)3CCH2(CH3)2CH2(CH3)2C

、(CH3)3CCH2‑
、(CH3)3CCH2(CH3)2CCH2‑
、(CH3)3CCH2(CH3)2CH2(CH3)2CCH2‑
;R6和R7各自独立地选自H、C1‑
C
16
的烷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黏剂组合物,其中,在式(I)中,R1选自H、C1‑
C3的烷基、C1‑
C3的烷基

COO

;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H、C1‑
C3的烷基、氨基、(C1‑
C3的烷基)2氨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琳汪燮卿乔富林江建林高敏秦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