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穿线管与穿线装置。穿线管,包括:开口管与管盖;开口管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管盖可拆卸的安装在开口管的开口处,并与开口管相互配合为管状结构;开口管的开口处的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管盖两侧的第三端面、第四端面为分别与第一端面、第二端面适配的面。优选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以及第四端面沿穿线管轴向的投影的长度均相等,且长度为b。优选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以及第四端面沿穿线管轴向的投影的长度b大于穿线管的管壁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开口管与管盖可拆卸的设计,解决了管路中线缆穿线困难的问题,大大增加操作方便程度。加操作方便程度。加操作方便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线管与穿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布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穿线管与穿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储能系统对运行时长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客户对能源和电力的需求。储能集装箱应运而生,其可以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储能需求。
[0003]目前市场上的储能集装箱,线路铺设普遍采用穿镀锌金属管的方式,优点在于线路铺设美观,降低线路干扰,防火等,但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闭口镀锌金属管,这样就会导致实际操作中,线路穿管困难,人工穿管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线管与穿线装置。
[000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穿线管,包括:开口管与管盖;
[0006]所述开口管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管盖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开口管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开口管相互配合为管状结构;
[0007]所述开口管的开口处的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
[0008]所述管盖两侧的第三端面、第四端面为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端面适配的面。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以及第四端面沿穿线管轴向的投影的长度均相等。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以及第四端面沿所述穿线管轴向的投影的长度大于所述穿线管的管壁厚度。
[0011]优选的,所述穿线管为金属管。
[0012]优选的,所述开口管的开口角度在30
°‑
150
°
之间。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穿线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穿线管和分线盒,穿线管与分线盒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穿线管的首尾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分线盒;
[0015]所述分线盒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穿线管通过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分线盒连接;
[0016]所述开口管的长度大于首部分线盒与尾部分线盒之间的最短距离。
[0017]优选的,所述管盖的长度小于等于首部分线盒与尾部分线盒之间的最短距离。
[0018]优选的,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分线盒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0019]优选的,还包括管道固定结构,所述管道固定结构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穿线管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穿线管。
[0020]优选的,所述管道固定结构包括卡箍结构,所述卡箍结构包括底座与卡箍本体,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穿线管通过所述卡箍本体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通过开口管与管盖可拆卸的设计,解决了管路中线缆穿线困难的问题,大大增加操作方便程度。
附图说明
[00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穿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穿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未安装管盖与卡箍本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卡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示出:
[0030]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线管,如图1所示,包括开口管4与管盖5;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开口管4与管盖5均为金属管,更具体的,所述开口管4与管盖5均为镀锌管。
[0033]所述开口管4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具体的,所述开口延伸方向(开口管长度方向)为图1中穿线管的中心轴方向。管盖5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开口管4的开口处,可以构成完整的管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管状结构的横截面可以为正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不规则图形等,本申请实施例以管状结构的横截面为正圆形为例进行说明,并不限于此。
[0034]所述开口管4的开口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41与第二端面42,所述开口角度a为开口管4的开口处,第一端面41与开口管4轴线的垂线,与,第二端面42和开口管4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
[0035]所述管盖5两侧的第三端面51、第四端面52为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41、所述第二端
面42适配的面。具体的,所述管盖5两侧的第三端面51、第四端面52为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41、所述第二端面42适配的面,适配面可为平面、曲面或折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开口管4的弧形截面所在圆形的圆心与管盖5的弧形截面所在圆形的圆心重合,且开口管4的弧形截面所在圆形的半径与管盖5的弧形截面所在圆形的半径相同,在将管盖5安装在开口管4的开口处时,管盖5和开口管4的弧形截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
[003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开口管4的开口角度a在30
°‑
150
°
之间,其中,开口角度可以根据穿线数量的多少进行调节,例如,当穿线数量较少时,可以设置较小的开口角度,当穿线数量较多时,可以设置较大的开口角度,以便于将线路通过开口穿入穿线管中。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对穿线管的直径也不做具体限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当线路较多或较粗时,可以增大穿线管的直径,本申请实施例仅以此为例,并不限于此。
[0037]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第一端面41和/或第二端面42为平行于所述开口管4直径平面,此时,所述第一端面41和/或第二端面42和/或第三端面51和/或第四端面52沿所述穿线管轴向的投影的长度(图1以第四端面52沿穿线管轴向的投影长度b为例)等于所述穿线管管壁厚度;在另一优选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端面41与第二端面42均为倾斜于所述开口管4直径平面的斜面,即第一端面41与第二端面42均为斜坡切面,所述第一端面41、第二端面42、第三端面51以及第四端面52沿所述穿线管轴向的投影的长度大于所述穿线管管壁厚度,此设计能够使开口管4与管盖5配合后,接触面积更大,并起到互相支撑的作用。可防止开口管4与管盖5配合后产生相对位移。所述第一端面41、第二端面42、第三端面51以及第四端面52沿穿线管轴向的投影的长度可不相等,也可相等,定义相等时,投影长度为b。当第一端面41与第二端面42均为斜坡切面时,在一个优选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端面41与第三端面51相互平行,第二端面42与第四端面52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端面41与所述第二端面42的倾斜方向镜像对称,构成外侧开口大、内侧开口小的开口形状,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第一端面41与所述第二端面42的倾斜方向并非镜像对称。
[003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管(4)与管盖(5);所述开口管(4)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管盖(5)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开口管(4)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开口管(4)相互配合为管状结构;所述开口管(4)的开口处的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41)与第二端面(42),所述管盖(5)两侧的第三端面(51)、第四端面(52)为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41)、所述第二端面(42)适配的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41)、第二端面(42)、第三端面(51)以及第四端面(52)沿穿线管轴向的投影的长度均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41)、第二端面(42)、第三端面(51)以及第四端面(52)沿所述穿线管轴向的投影的长度大于所述穿线管的管壁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管为金属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管(4)的开口角度在30
°‑
150
°
之间。6.一种穿线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郁辰,刘思,
申请(专利权)人: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