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定型用洒水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定型用洒水机。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浇筑后,如果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缺乏粘结力,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洒水养护非常重要。目前,现有的洒水设备一般都是大型的洒水车,在对室内的混凝土地面进行养护时,还需依靠管道连接进行喷洒,或者通过小型的洒水设备,但是不管是依靠水管或是小型的洒水设备,在喷洒养护时,都需要依靠人工进行控制改变喷洒位置,使用较为不便。
[000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进行自动换向,更方便人们使用的混凝土定型用洒水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喷洒方式都需要依靠人工进行控制改变喷洒位置,使用较为不便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自动换向,更方便人们使用的混凝土定型用洒水机。
[0005]一种混凝土定型用洒水机,包括有水箱、输水管、圆筒、喷头、底板、换向机构和加压机构,底板上侧中部位置连接有水箱,水箱下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输水管,底板上侧的左右两部均连接有圆筒,输水管均与相邻的圆筒连通,圆筒外侧均转动式连接有喷头,底板下侧连接有换向机构,换向机构用于驱动底板左右移动,换向机构与底板之间设有用于对水箱内部进行加压的加压机构,换向机构运作带动底板左右移动,在底板移动至靠墙位置时,换向机构可以自动驱动底板朝反方向移动。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水箱左侧上部连接有进水管。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换向机构包括有第一锥齿轮、滚轮、平皮带、第一转轴、第二锥齿轮和驱动电机,底板下部的左右两部均前后对称转动式连接有滚轮,滚轮内端均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底板下部的前后两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左右两部均连接有一组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底板下侧中部位置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前部的第一转轴之间通过皮带轮连接有平皮带,驱动电机运作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驱动滚轮转动,从而带动底板左右移动。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加压机构包括有第一齿轮、空间凸轮、第二齿轮、活塞杆、缸体和单向进气阀,底板下部的左前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前部的第一转轴滑动式连接,底板上侧的前部转动式连接有空间凸轮,空间凸轮左部滑动式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底板上侧的前部连接有缸体,缸体与水箱连通,水箱与缸体的连通处带有单向阀,缸体内滑动式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左端与空间凸轮滑动式连接,活塞杆左右滑动能够不断将缸体内的空气挤入水箱内,缸体前侧右部连接有单向进气阀。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控制喷头上下摆动的摆动喷洒机构,摆动喷洒机构包括有半齿轮、旋转架、第二转轴、扭力弹簧和第三齿轮,圆筒上部均转动式连接有
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中部均连接有旋转架,旋转架位于圆筒内,第二转轴前后两部均连接有半齿轮,喷头与圆筒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喷头中部均连接有两个与半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自动停止洒水的自动停止机构,自动停止机构包括有单向齿轮、缺齿轮、限制长杆、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三转轴和连接杆,后部的第一转轴中部连接有第一齿条,底板下侧后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后部连接有与第一齿条啮合的单向齿轮,第三转轴前部连接有缺齿轮,底板下侧后部滑动式连接有与缺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底板下侧后部滑动式连接有限制长杆,第二齿条向左滑动与限制长杆接触,进而挤压限制长杆向左滑动,限制长杆前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部与第二齿轮滑动式连接。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自动对水箱内部进行加水的自动加水机构,自动加水机构包括有导向杆、浮球、滑动板和限位杆,水箱内中心位置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式连接有浮球,水箱内左侧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向上滑动后堵住进水管,浮球左侧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上下移动与滑动板接触,进而挤压滑动板上下滑动。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防止水飞溅在墙面上的防溅机构,防溅机构包括有过滤框和遮挡板,底板下部的左右两部均连接有遮挡板,第一转轴两端均贯穿遮挡板,遮挡板下侧均连接有过滤框。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驱动电机运作可驱动滚轮转动,进而为本装置移动提供动力,当第一转轴移动至与墙体接触时,通过改变第一锥齿轮与不同位置的第二锥齿轮啮合,实现改变滚轮转向的目的,进而使得本装置进行转向,而活塞杆左右滑动能够对水箱进行加压,使得水箱内的水通过喷头喷出对混凝土地面进行养护,如此,能够自动进行喷水及移动转向工作,无需人工操作。
[0014]2、圆筒内的水流动使得旋转架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通过半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可带动使得喷头不断上下摆动,从而增加喷洒范围。
[0015]3、本装置左右移动一个来回可使得第二齿条向左移动一段距离,通过第二齿条与限制长杆配合可拉动第二齿轮向左滑动,如此,能够在本装置移动喷洒一定来回次数时自动停止喷水。
[0016]4、水箱内水位高低可带动浮球上下移动,浮球上移至一定高度时会控制滑动板堵住进水管,浮球下移至一定距离时则会控制滑动板向下滑动打开进水管,如此,能够在水箱内没水时自动进行加水。
[0017]5、挡板能够对本装置左右两侧进行遮挡,避免水喷洒到墙面上。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换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A部分的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停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加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名称:1
‑
水箱,2
‑
输水管,21
‑
圆筒,22
‑
喷头,3
‑
底板,4
‑
换向机构,41
‑
第一锥齿轮,42
‑
滚轮,43
‑
平皮带,44
‑
第一转轴,441
‑
第二锥齿轮,45
‑
驱动电机,5
‑
加压机构,51
‑
第一齿轮,52
‑
空间凸轮,521
‑
第二齿轮,53
‑
活塞杆,54
‑
缸体,55
‑
单向进气阀,6
‑
摆动喷洒机构,61
‑
半齿轮,62
‑
旋转架,63
‑
第二转轴,64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定型用洒水机,包括有水箱(1)、输水管(2)、圆筒(21)、喷头(22)和底板(3),底板(3)上侧中部位置连接有水箱(1),水箱(1)下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输水管(2),底板(3)上侧的左右两部均连接有圆筒(21),输水管(2)均与相邻的圆筒(21)连通,圆筒(21)外侧均转动式连接有喷头(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换向机构(4)和加压机构(5),底板(3)下侧连接有换向机构(4),换向机构(4)用于驱动底板(3)左右移动,换向机构(4)与底板(3)之间设有用于对水箱(1)内部进行加压的加压机构(5),换向机构(4)运作带动底板(3)左右移动,在底板(3)移动至靠墙位置时,换向机构(4)可以自动驱动底板(3)朝反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定型用洒水机,其特征在于,水箱(1)左侧上部连接有进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定型用洒水机,其特征在于,换向机构(4)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1)、滚轮(42)、平皮带(43)、第一转轴(44)、第二锥齿轮(441)和驱动电机(45),底板(3)下部的左右两部均前后对称转动式连接有滚轮(42),滚轮(42)内端均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1),底板(3)下部的前后两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44),第一转轴(44)左右两部均连接有一组与第一锥齿轮(4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41),底板(3)下侧中部位置连接有驱动电机(45),驱动电机(45)的输出轴与前部的第一转轴(44)之间通过皮带轮连接有平皮带(43),驱动电机(45)运作带动第一转轴(44)转动,进而驱动滚轮(42)转动,从而带动底板(3)左右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定型用洒水机,其特征在于,加压机构(5)包括有第一齿轮(51)、空间凸轮(52)、第二齿轮(521)、活塞杆(53)、缸体(54)和单向进气阀(55),底板(3)下部的左前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齿轮(51),第一齿轮(51)与前部的第一转轴(44)滑动式连接,底板(3)上侧的前部转动式连接有空间凸轮(52),空间凸轮(52)左部滑动式连接有与第一齿轮(51)啮合的第二齿轮(521),底板(3)上侧的前部连接有缸体(54),缸体(54)与水箱(1)连通,水箱(1)与缸体(54)的连通处带有单向阀,缸体(54)内滑动式连接有活塞杆(53),活塞杆(53)左端与空间凸轮(52)滑动式连接,活塞杆(53)左右滑动能够不断将缸体(54)内的空气挤入水箱(1)内,缸体(54)前侧右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四季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