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32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属于地热回灌站技术领域,针对了难以在日后对与固定框架相连接过滤集水罐体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便之处的问题,包括框架,框架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安装座,框架顶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多个集水罐,安装座底部的两侧开设有多个开口,开口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外周面的两侧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套,安装座底部的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多个支撑板,螺纹套的底部铰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板对装置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使得该装置的位置便于使用者调节,并且能够在移动至安装位置处于固定状态下,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


[0001]本技术属于地热回灌站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

技术介绍

[0002]现实中,地热水回灌既要考虑采灌平衡,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在地热水回灌系统中,用来增加压力的多级离心泵可以通过变频柜调整回灌量和回灌压力,同时可以通过电机选型设置最高回灌压力和回灌量,实现经济回灌。由于一个区域中有多个地热井,每个井都配置一个固定的回灌站。
[0003]现有技术中的地热回灌站由多个部分结合而成,其中需要使用到多个过滤集水罐体,其过滤集水罐体需要安装到固定框架的表面处,由于固定框架往往需要使用多个螺栓固定件将其固定于安装位置处的地面位置,从而使得使用者难以在日后对与固定框架相连接过滤集水罐体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便之处,不利于使用。
[0004]因此,需要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在日后对与固定框架相连接过滤集水罐体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便之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安装座,所述框架顶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多个集水罐,所述安装座底部的两侧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外周面的两侧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套,所述安装座底部的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所述螺纹套的底部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相邻位置支撑板顶部的表面相铰接,所述安装座中间位置处的内部开设有中心槽,所述第一螺纹杆靠近中心槽的一侧穿过相邻位置开口并延伸至相邻位置中心槽的内部,所述中心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穿过安装座并延伸至安装座的外部。
[0007]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螺纹杆延伸至中心槽内部部分的外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转动杆位于中心槽内部部分的外周面固定套设有多个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两个相邻位置第一锥形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0008]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框架的两端固定有四个筒体,所述筒体与框架连接处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其中两组所述筒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
[0009]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部穿过筒体并延伸至相邻位置矩形槽的内部,所述筒体延伸至相邻位置矩形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的表面与相邻位置矩形槽的内壁相贴合。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纹座的底部穿过相邻位置矩形槽并延伸至框架的底部位置处,所述螺纹座延伸出相邻位置矩形槽外部部分的表面固定有万向轮。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另外两组所述筒体的中间位置处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底部延伸至相邻位置矩形槽的内部,所述第三螺纹杆外周面位于矩形槽内部部分的外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表面与相邻位置矩形槽的内壁相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万向轮能够移动该装置,并且转动转动杆使得多个第二锥形齿轮发生转动,从而在第二锥形齿轮与相邻位置两个第一锥形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下,从而使得多个第一螺纹杆同步发生转动使得相邻位置的支撑板竖直向下运动直至与地面相贴合,从而通过支撑板对装置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使得该装置的位置便于使用者调节,并且能够在移动至安装位置处于固定状态下,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0014]()通过支撑板竖直运动与地面相接触后,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从而使得螺纹座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给使得万向轮能够竖直向上运动与地面相分离,从而使得该装置受到支撑板对其的支撑作用,从而能够避免万向轮长时间支撑该装置的重量,从而提高了万向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座的正视方向的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座的俯视方向的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方向的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9]图中:1、框架;2、安装座;3、集水罐;4、中心槽;5、转动杆;6、开口;7、第一螺纹杆;8、螺纹套;9、支撑板;10、连接杆;11、第一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3、筒体;14、第二螺纹杆;15、第三螺纹杆;16、万向轮;17、矩形槽;18、螺纹座;19、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包括框架1,框架1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安装座2,框架1顶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多个集水罐3,安装座2底部的两侧开设有多个开口6,开口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第一螺纹杆7外周面的两侧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套8,安装座2底部的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多个支撑板9,螺纹套8的底部铰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底部与相邻位置支撑板9顶部的表面相铰接,安装座2中间位置处的内部开设有中心槽4,第一螺纹杆7靠近中心槽4的一侧穿过相邻位置开口6并延伸至相邻位置中心槽4的内部,中心槽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一端穿过安装座2并延伸至安装座2的外部,通过万向轮16能够移动该装置,并且转动转动杆5使得多个第二锥形齿轮12发生转动,从而在第二锥形齿轮12与相邻位置两个第一锥形齿轮11之间的啮合作用下,从而使得多个第一螺纹杆7同步发生转动使得相邻位置的支撑板9竖直向下运动直至与地面相贴合,从而通过支撑板9对装置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使得该装置的位置便于使用者调节。
[0022]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第一螺纹杆7延伸至中心槽4内部部分的外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11,转动杆5位于中心槽4内部部分的外周面固定套设有多个第二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2与两个相邻位置第一锥形齿轮11之间啮合连接,通过转动转动杆5使得转动杆5能够带动多个第二锥形齿轮12发生转动,从而在第二锥形齿轮12与相邻位置两个第一锥形齿轮11之间的啮合作用下,从而使得多个第一螺纹杆7同步发生转动。
[0023]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框架1的两端固定有四个筒体13,筒体13与框架1连接处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17,其中两组筒体1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第二螺纹杆14的底部穿过筒体13并延伸至相邻位置矩形槽17的内部,筒体13延伸至相邻位置矩形槽1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座18,螺纹座18的表面与相邻位置矩形槽17的内壁相贴合,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14使其发生转动,并且由于矩形槽17的内壁对相邻位置螺纹座18起到抵触限定的作用,从而使得螺纹座18在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安装座(2),所述框架(1)顶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多个集水罐(3),所述安装座(2)底部的两侧开设有多个开口(6),所述开口(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外周面的两侧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套(8),所述安装座(2)底部的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多个支撑板(9),所述螺纹套(8)的底部铰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底部与相邻位置支撑板(9)顶部的表面相铰接,所述安装座(2)中间位置处的内部开设有中心槽(4),所述第一螺纹杆(7)靠近中心槽(4)的一侧穿过相邻位置开口(6)并延伸至相邻位置中心槽(4)的内部,所述中心槽(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一端穿过安装座(2)并延伸至安装座(2)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7)延伸至中心槽(4)内部部分的外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11),所述转动杆(5)位于中心槽(4)内部部分的外周面固定套设有多个第二锥形齿轮(12),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2)与两个相邻位置第一锥形齿轮(11)之间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强尹少恒曲义程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艾克瑞森天津钻井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