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芯结构的多层板基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89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芯结构的多层板基材,包括由上而下相互粘接的上表层、板芯和下表层,其中,板芯由多层第一单板和多层第二单板组坯胶合而成,且第一单板和第二单板交替排列;第一单板、第二单板均由多层木皮涂胶拼组后刨切而成;所述第一单板中木皮的叠合方向位于板芯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单板中木皮的叠合方向位于板芯的宽度方向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性好、抗变形性能优于一般的多层板,表面可复合各种装饰面板,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客户对于家具、家装的需求。家装的需求。家装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芯结构的多层板基材


[0001]本技术属于人造板材
,具体涉及一种立芯结构的多层板基材。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多层板,普遍以(木纹)纵横交错排列的多层单板为基材,选择优质珍贵木材为面板,经涂胶黏剂后热压而成。因其具有材质轻、强度高、耐冲击和振动、弹性和韧性良好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已成为定制家居的新宠。
[0003]目前市场上的多层板,在抗变形性能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原因主要在于:多层板由一张张单板堆叠而成,尽管组坯时令每相邻两层单板的木纹方向纵横交错,但仍难以有效限制单板沿木纹方向的变形。因此所获得的多层板受限其自身结构,容易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立芯结构的多层板基材,以达到提高多层板抗变形性能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芯结构的多层板基材,包括由上而下相互粘接的上表层、板芯和下表层,其中,板芯由多层第一单板和多层第二单板组坯胶合而成,且第一单板和第二单板交替排列;
[0006]第一单板、第二单板均由多层木皮涂胶拼组后刨切而成;所述第一单板中木皮的叠合方向位于板芯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单板中木皮的叠合方向位于板芯的宽度方向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限定,第一单板厚1.0~2.0mm,第二单板厚3.5~4.0mm。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构成所述第一单板、第二单板的木皮均为厚0.8~1.7mm的杨木旋切皮。
[0009]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限定,所述板芯用于与上表层、下表层粘接的外层结构均为第一单板。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板芯中第一单板、第二单板共叠加七层,包括四层第一单板、三层第二单板。
[0011]作为本技术的其它限定,上表层、下表层均为厚0.3~0.5mm的科技木皮。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改进了多层板的板芯结构,采用木皮竖直排列的第一单板、第二单板组坯胶合形成板芯,使板芯的内部受力结构被改变,进而提升了板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具体为:第一单板、第二单板中的木皮均为竖直排列形式,使木皮的木纹垂直于板芯表面,不仅有效解决了沿木纹方向的变形问题,还运用“立木顶千斤”的原理,大幅提升了板芯的承载能力和抗压能力;第一单板中木皮的叠合方向位于板芯的长度方向上,有效增强了板芯的纵向强度,第二单板中木皮的叠合方向位于板芯的宽度方向上,有效增强了板芯的横
向强度,第一单板与第二单板交替排列,使形成的板芯纵横强度更加优异、抗变形性能更强。
[0014]本技术结构稳定性好、抗变形性能强,表面可复合各种装饰面板,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客户对于家具、家装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1、第一单板;2、第二单板;3、上表层;4、下表层;5、木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一种立芯结构的多层板基材
[0022]本实施例改变了现有多层板的板芯结构,具体采用木皮5竖直排列的第一单板1、第二单板2以交替方式层层堆叠形成板芯结构,使形成的多层板抗变形性能更加优异,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图1中,L代表长度;d代表宽度;h代表厚度。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由上而下相互粘接的上表层3、板芯和下表层4。
[0024]板芯由多层厚度为1.0~2.0mm的第一单板1和多层厚度为3.5~4.0mm的第二单板2组坯胶合而成,并且第一单板1和第二单板2交替排列。板芯的制作工艺如下所示:
[0025]一、制作第一单板1
[0026]采用厚度0.8~1.7mm的木皮5,烘干后涂胶拼组。拼组方法为木皮5涂胶后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叠加N层,形成长1.3m、宽0.85m、厚2.5m的板坯,将板坯冷压一周即得第一科技木木方。第一科技木木方中,木皮5的木纹方向位于第一科技木木方的长度方向上;
[0027]然后,利用刨切机以第一科技木木方的厚度面为刨切面,按规定尺寸刨切第一科技木木方形成第一单板1。本实施例中,第一单板1的长度为2.5m、宽度为1.3m、厚度为2.0mm,即第一单板1中木皮5的叠合方向位于第一单板1的长度方向上,木皮5的木纹方向位于第一单板1的宽度方向上。
[0028]二、制作第二单板2
[0029]同样,采用厚度0.8~1.7mm的木皮5,烘干后涂胶拼组。拼组方法为木皮5涂胶后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叠加N层,形成长2.5m、宽0.85m、厚1.3m的板坯,将板坯冷压一周即得第二科技木木方。第二科技木木方中,木皮5的木纹方向位于第二科技木木方的长度方向上;
[0030]然后,利用刨切机以第二科技木木方的厚度面为刨切面,按规定尺寸刨切第二科技木木方形成第二单板2。本实施例中,第二单板2的长度为2.5m、宽度为1.3m、厚度为3.5mm,即第二单板2中木皮5的叠合方向位于第二单板2的宽度方向上,木皮5的木纹方向位于第二单板2的长度方向上;
[0031]三、组坯胶合
[0032]将第一单板1与第二单板2以涂胶叠加方式组坯胶合后,冷压、热压、砂光,即得板芯。
[0033]本实施例中,第一单板1和第二单板2共叠加七层,其中,第一单板1四层、第二单板2三层。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层为第一单板1、第二层为第二单板2、
……
、第六层为第二单板2、第七层为第一单板1,板芯两面的外层结构均为第一单板1。
[0034]需要说明的,上述构成第一单板1、第二单板2的木皮5均为杨木旋切皮。
[0035]上表层3、下表层4用于提高本实施例的表面平整度,使本实施例表面可以复合各种装饰面,如浸渍饰面纸、实木皮5等。本实施例中,选用0.3~0.5mm的科技木皮作为上表层3、下表层4,将上表层3、下表层4分别粘贴在上述板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经冷压、热压、砂光裁边,即得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层板基材。
[0036]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芯结构的多层板基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而下相互粘接的上表层、板芯和下表层,其中,板芯由多层第一单板和多层第二单板组坯胶合而成,且第一单板与第二单板交替排列;第一单板、第二单板均由多层木皮涂胶拼组后刨切而成;所述第一单板中木皮的叠合方向位于板芯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单板中木皮的叠合方向位于板芯的宽度方向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芯结构的多层板基材,其特征在于:第一单板厚1.0~2.0mm,第二单板厚3.5~4.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芯结构的多层板基材,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第一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彭志军彭钦泊张其林彭少刚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华杰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