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物拉毛机用叠料机构,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一种织物拉毛机用叠料机构,叠料机构包括与拉毛机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控制织物进行摆动的摆动部,所述摆动部上设有控制织物摆动范围的调节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叠料机构可以实现织物在完成拉毛工作后在织物箱内的稳定叠放,避免织物叠加的织物发生松散的情况。加的织物发生松散的情况。加的织物发生松散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拉毛机用叠料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纺织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织物拉毛机用叠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拉毛处理工艺是对经过竖毛处理后的长毛绒类织物所进行的以产生类似于动物毛的织物表面效果的处理工艺。织物在完成拉毛后还需通过折叠整理以进行后续的剪毛、烫光等工艺,但现有的织物在完成拉毛进行折叠整理时,织物的折叠角度较为单一,随着织物折叠高度的增加,织物叠放的稳定性降低,会发生散落的情况,导致织物掉了在地面上,表面粘附灰尘,需要工作人员对织物进行再次清理,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织物拉毛机用叠料机构,它可以实现织物在完成拉毛工作后在织物箱内的稳定叠放,避免织物叠加的织物发生松散的情况。
[0004]本技术的一种织物拉毛机用叠料机构,叠料机构包括与拉毛机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控制织物进行摆动的摆动部,所述摆动部上设有控制织物摆动范围的调节部。
[0005]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与拉毛机连接的第一支架,每个第一支架上可拆卸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架间呈L型布置,所述第二支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架间还设有斜支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架间设有所述摆动部。
[0006]优选的,所述摆动部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支架间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架间套设有两个端板和滚筒,所述滚筒位于两个所述端板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与靠近所述第一电机的所述端板间通过两个连杆相连,,两个所述端板间还设有第一圆棒,所述第一圆棒位于所述滚筒朝向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两个所述端板间设有所述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位于所述滚筒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
[0007]优选的,所述调节部包括滑动在每个所述端板上的滑套,所述滑套位于所述滚筒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每个所述滑套内开设有油槽,两个所述滑套间设有第二圆棒和第三圆棒,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滑套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贯穿所述滑块的丝杠,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端板上设有与所述丝杠连接的第二电机。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上位于所述斜支架下方还设有传感器架,所述传感器架上设有传感器。
[000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0]1、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间斜支架的设置,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斜支架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保证了叠料机构的运行时的稳定性。
[0011]2、通过调节部和叠料机构内传感器的设置,利用传感器检测织物在织物箱内的折
叠高度,当织物折叠高度达到预设值时,调节部可减小第二圆棒和第三圆棒与滚筒间的距离,实现织物折叠范围的减小,即控制织物在织物箱内随折叠高度的增加,折叠面积逐渐减小,以保证织物在织物箱内的稳定叠放,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织物在织物箱内叠放时,随织物高度增大,织物发生松散,掉落至织物箱外部,影响后续加工的情况.
[0012]3、通过滑套内油槽的设置,减小了滑套与端板间的摩擦,保证滑套在端板上的顺利移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前视方向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说明:
[0017]10、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斜支架;13、支撑轴;14、端板;15、滚筒;16、第一电机;17、第一圆棒;18、第二圆棒;19、第三圆棒;20、滑套;21、滑块;22、丝杠;23、传感器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
‑
3的一种织物拉毛机用叠料机构,叠料机构包括与拉毛机连接用于支撑的支撑部,支撑部上设有控制织物进行摆动堆叠的摆动部,摆动部上设有控制织物摆动范围的调节部。
[002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包括两个与拉毛机连接的第一支架10,每个第一支架10上可拆卸设有第二支架11,第二支架11与对应的第一支架10间呈L型布置,且第二支架11位于第一支架10远离拉毛机的一侧,第二支架11与对应的第一支架10间还设有对两个支架进行辅助支撑的斜支架12。
[0021]通过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11间的可拆卸设置,便于叠料机构在拉毛机上的安装和拆卸,以及后续工作人员对叠料机构的维护工作,进一步的,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11间斜支架12的设置,使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1和斜支架12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保证了叠料机构的运行时的稳定性。
[0022]摆动部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架11间的支撑轴13,支撑轴13上位于两个第二支架11间套设有两个端板14和滚筒15,滚筒15位于两个端板14间,其中一个第二支架11上设有第一电机16,第一电机16的输出端设有偏心轮,偏心轮与靠近第一电机16的端板14间通过两个连杆相连,两个端板14间还设有第一圆棒17,第一圆棒17位于滚筒15朝向第一电机16的一侧,两个端板14间设有调节部,调节部位于滚筒15远离第一电机16的一端;
[0023]通过摆动部的设置,启动第一电机16,第一电机16通过偏心轮和连杆带动两个端板14在支撑轴13进行进行上下摆动,控制经叠料机构的织物进行前后摆动,使织物在织物箱内进行折叠堆放。
[0024]调节部包括滑动在每个端板14上的滑套20,滑套20位于滚筒15远离第一电机16的一侧,每个所述滑套20内开设有油槽,油槽内填充有润滑油,两个滑套20间设有第二圆棒18和第三圆棒19,远离第一电机16的滑套20上设有滑块21,滑块21上设有贯穿滑块21的丝杠22,远离第一电机16的端板14上设有与丝杠22连接的第二电机。
[0025]进一步的,第一支架10上位于斜支架12下方还设有传感器架23,传感器架23上设有传感器。
[0026]通过叠料机构内传感器的设置,利用传感器检测织物在织物箱内的折叠高度,当织物折叠高度达到预设值时,控制第二电机启动,第二电机带动丝杠22转动,丝杠22通过滑块21带动滑套20在端板14上向靠近滚筒15的方向移动,通过减小第二圆棒18和第三圆棒19与滚筒15间的距离,实现织物折叠范围的减小,即控制织物在织物箱内随折叠高度的增加,折叠面积逐渐减小,以保证织物在织物箱内的稳定叠放,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织物在织物箱内叠放时,随织物高度增大,织物发生松散,掉落至织物箱外部,影响后续加工的情况;
[0027]进一步的,通过滑套20内油槽的设置,减小了滑套20与端板14间的摩擦,保证滑套20在端板14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拉毛机用叠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叠料机构包括与拉毛机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控制织物进行摆动的摆动部,所述摆动部上设有控制织物摆动范围的调节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拉毛机用叠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与拉毛机连接的第一支架(10),每个第一支架(10)上可拆卸设有第二支架(11),所述第二支架(1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架(10)间呈L型布置,所述第二支架(1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架(10)间还设有斜支架(12),两个所述第二支架(11)间设有所述摆动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物拉毛机用叠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部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支架(11)间的支撑轴(13),所述支撑轴(13)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架(11)间套设有两个端板(14)和滚筒(15),所述滚筒(15)位于两个所述端板(14)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架(11)上设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的输出端设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与靠近所述第一电机(16)的所述端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刚,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蓝鼎针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