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桩基防沉降结构,包括桩基、支撑盘、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T型固定件和至少八条定位桩,所述桩基为空心的;所述支撑盘呈椎体状;所述支撑盘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横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固定在所述桩基的下部;所述T型固定件设置在桩基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横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通过所述T型固定件相互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和T型固定件将支撑盘与桩基互相连接,扩大河床对桩基的支撑面积,从而分散桩基对河床的压力,用于连接支撑盘与桩基的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和T型固定件设置在支撑盘和桩基内部,有效地避免了水流对其冲击侵蚀的问题。蚀的问题。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防沉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
,特别涉及一种桩基防沉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各种基础设置在不断健全,道路和桥梁的建设更是基础设置建设的重中之重,一个好的基础是保证所建的道路和桥梁的质量的保证,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在湖面或者河面上建设桥梁时,需要考虑桥梁桩基由于承载的重量过强或河床底部的砂石流失导致的沉降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桥梁的桩基通过支撑盘将桩基底座增大,从而分散桩基对土地的压力,起到防沉降的作用,但缺点是:桩基通过在外部加设连接支架来固定支撑盘,支架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极易受损脱落,特别是当桥梁建设在水域之上时,连接桩基和支撑盘的支架将会受到水流的冲击和侵蚀,容易损坏,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基防沉降结构,解决桥梁桩基在水域建设中受水流冲击容易受损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桩基防沉降结构,包括桩基1、支撑盘2、第一支撑横梁3、第二支撑横梁4、T型固定件5和至少八条定位桩6,所述桩基1为空心的;所述支撑盘2呈椎体状;所述支撑盘2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固定在所述桩基1的下部;所述T型固定件5设置在桩基1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通过所述T型固定件5相互固定;所述支撑盘2通过至少八条所述定位桩6固定在河床指定位置;
[0006]所述桩基1的下部设置有一组第一通孔11和一组第二通孔12;所述支撑盘2内部设置有相互垂直的一组第一通道21、一组第二通道22和中心通道23,所述中心通道23自所述支撑盘2的顶部通向底部;所述桩基1通过中心通道23固定在河床里;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穿过一组所述第一通孔11和一组所述第一通道21;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中心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1;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中心设置有第二固定孔41;所述T型固定件5包括横板51和竖板52;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穿过一组所述第二通孔12和一组所述第二通道22,并通过所述竖板52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孔3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41将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相互固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最大外径一致;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的长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1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通孔12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11的大小与所述第一通道21的最大内径一致,且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通孔12的大小与所述第二通道22的最大内径一致,且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盘2均匀设置有至少八个限位孔24;所述限位孔24的最大内径大于所述定位桩6的最大外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竖板5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叠加的高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竖板52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孔3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41的最大内径。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孔3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41的大小一致。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盘2的底面半径与高度之比大于2.5。
[0015]本技术通过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和T型固定件将支撑盘与桩基互相连接,扩大河床对桩基的支撑面积,从而分散桩基对河床的压力,用于连接支撑盘与桩基的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和T型固定件设置在支撑盘和桩基内部,有效地避免了水流对其冲击侵蚀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桩基防沉降结构的结构图。
[0017]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图。
[0018]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0019]图4为图2中桩基的结构图。
[0020]图5为图2中支撑盘的俯视图。
[0021]图6为图2中T型固定件的结构图。
[0022]图7为图3中第二支撑横梁的结构图。
[0023]图8为图3中第一支撑横梁的结构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5]1:桩基,2:支撑盘,3:第一支撑横梁,4:第二支撑横梁,5:T型固定件,6:定位桩,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21:第一通道,22:第二通道,23:中心通道,24:限位孔,31:第一固定孔,41:第二固定孔,51:横板,52: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28]一种桩基防沉降结构,如图1
‑
3所示,包括桩基1、支撑盘2、第一支撑横梁3、第二支撑横梁4、T型固定件5和至少八条定位桩6,所述桩基1为空心的;所述支撑盘2呈椎体状;椎体状的支撑盘2高度较小,底面积较大,垂直方向上减小了水流的冲击;所述支撑盘2通过所
述第一支撑横梁3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固定在所述桩基1的下部;所述T型固定件5设置在桩基1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通过所述T型固定件5相互固定;所述支撑盘2通过至少八条所述定位桩6固定在河床指定位置;第一支撑横梁3、第二支撑横梁4和T型固定件5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表面涂有防水材料,防止流水腐蚀。
[0029]如图4所示,所述桩基1的下部设置有一组第一通孔11和一组第二通孔12;所述支撑盘2内部设置有相互垂直的一组第一通道21、一组第二通道22和中心通道23,所述中心通道23自所述支撑盘2的顶部通向底部;所述桩基1通过中心通道23固定在河床里;所述第一通孔1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通孔12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通孔11的大小与所述第一通道21的最大内径一致,且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通孔12的大小与所述第二通道22的最大内径一致,且位于同一水平面。
[0030]如图7
‑
8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中心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1;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中心设置有第二固定孔41;所述第一固定孔3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41的大小一致。
[0031]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T型固定件5包括横板51和竖板52;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穿过一组所述第二通孔12和一组所述第二通道22,并通过所述竖板52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孔3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41将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1)、支撑盘(2)、第一支撑横梁(3)、第二支撑横梁(4)、T型固定件(5)和至少八条定位桩(6),所述桩基(1)为空心的;所述支撑盘(2)呈椎体状;所述支撑盘(2)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固定在所述桩基(1)的下部;所述T型固定件(5)设置在桩基(1)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通过所述T型固定件(5)相互固定;所述支撑盘(2)通过至少八条所述定位桩(6)固定在河床指定位置;所述桩基(1)的下部设置有一组第一通孔(11)和一组第二通孔(12);所述支撑盘(2)内部设置有相互垂直的一组第一通道(21)、一组第二通道(22)和中心通道(23),所述中心通道(23)自所述支撑盘(2)的顶部通向底部;所述桩基(1)通过中心通道(23)固定在河床里;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穿过一组所述第一通孔(11)和一组所述第一通道(21);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中心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1);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中心设置有第二固定孔(41);所述T型固定件(5)包括横板(51)和竖板(52);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穿过一组所述第二通孔(12)和一组所述第二通道(22),并通过所述竖板(52)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孔(3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41)将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彬,孟凡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东宇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