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土保持网技术领域,它包含框架,框架的内壁上固定有网架,框架外侧的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一号槽口和四号槽口,一号槽口和四号槽口贯通设置;连接块固定在框架外侧的前后两侧壁上,连接块活动插设于相邻的水土保持网内的一号槽口内,连接块的顶面上开设有二号槽口和三号槽口;限位块活动穿设于二号槽口内,限位块的外端活动穿设于相邻的水土保持网内的四号槽口内,限位块的内端与压缩弹簧固定连接,压缩弹簧活动穿设于二号槽口内,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一号支撑板固定连接,一号支撑板与二号槽口的侧壁固定连接,可以将多个水土保持网进行组装结合,便于拆卸维修。拆卸维修。拆卸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土保持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土保持网
,具体涉及水土保持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0003]在道路或河流等边坡以及沙漠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在边坡或沙漠的表面最好用植被和保护网覆盖,在安装保持网时,直接把两个保持网安装在一起,没有相互连接,这样容易使得保持网发生偏移,大大降低了实用性,或者直接将两个相连的保护网之间焊接,这样就导致不方便拆卸,不利于后期的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水土保持网结构,解决了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框架,框架为“回”字形结构,框架的内壁上固定有网架,框架外侧的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一号槽口和四号槽口,一号槽口和四号槽口贯通设置;
[0006]它还包含:
[0007]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固定在框架外侧的前后两侧壁上,连接块活动插设于相邻的水土保持网内的一号槽口内,连接块的顶面上开设有二号槽口和三号槽口,二号槽口和三号槽口贯通设置;
[0008]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活动穿设于二号槽口内,限位块的外端活动穿设于相邻的水土保持网内的四号槽口内,限位块的内端与压缩弹簧固定连接,压缩弹簧活动穿设于二号槽口内,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一号支撑板固定连接,一号支撑板与二号槽口的侧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框架上贯通开设有穿孔,穿孔内活动穿设有一号椎体,一号椎体的杆身上固定有一号限位板,一号限位板与框架的顶面活动抵触设置。
[0010]优选地,一号椎体为无顶面中空结构,连接杆活动穿设于一号椎体上侧的开口内,且连接杆与一号椎体的周壁活动抵触设置,一号椎体内侧壁的前后两侧固定有二号支撑板,二号支撑板上固定有拉簧,拉簧的另一端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支撑块与一号椎体的内侧壁活动抵触设置,支撑块分别固定在二号椎体的前后两侧上,二号椎体活动穿设于一号椎体左右两侧的开口内,两侧的二号椎体的内侧由上而下呈聚拢状倾斜设置,且二号椎体与
连接杆活动抵触设置。
[0011]优选地,二号椎体活动穿设于定位环内,定位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号椎体的内周壁上。
[0012]优选地,连接杆杆身的上侧固定有二号限位板,二号限位板与一号限位板活动抵触设置,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水土保持网结构,可以将多个水土保持网进行组装结合,同时,便于拆卸维修。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A
‑
A向剖面立体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中的一号椎体、一号限位板、连接杆、二号支撑板、二号限位板和支撑板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5是图4的立体剖面图。
[0019]图6是图5中B部的放大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框架1、网架2、一号槽口3、四号槽口4、连接块5、二号槽口6、三号槽口7、限位块8、压缩弹簧9、一号支撑板10、穿孔11、一号椎体12、一号限位板13、连接杆14、二号支撑板15、拉簧16、支撑块17、二号椎体18、定位环19、支撑杆20、二号限位板21、支撑板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
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框架1,框架1为“回”字形结构,框架1的内壁上固定有网架2,框架1外侧的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一号槽口3和四号槽口4,一号槽口3和四号槽口4贯通设置;
[0024]它还包含:
[0025]连接块5,所述的连接块5固定在框架1外侧的前后两侧壁上,连接块5活动插设于相邻的水土保持网内的一号槽口3内,连接块5的顶面上开设有二号槽口6和三号槽口7,二号槽口6和三号槽口7贯通设置;
[0026]限位块8,所述的限位块8活动穿设于二号槽口6内,限位块8的外端活动穿设于相邻的水土保持网内的四号槽口4内,限位块8的内端与压缩弹簧9固定连接,压缩弹簧9活动穿设于二号槽口6内,压缩弹簧9的另一端与一号支撑板10固定连接,一号支撑板10与二号槽口6的侧壁固定连接,用手将限位块8向中间按压,将连接块5活动插设于相邻的水土保持网内的一号槽口3内,接着,松开限位块8,限位块8在压缩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插入相邻的水土保持网内的四号槽口4内,将两个相邻的水土保持网进行固定;
[0027]框架1上贯通开设有穿孔11,穿孔11内活动穿设有一号椎体12,一号椎体12的杆身上固定有一号限位板13,一号限位板13与框架1的顶面活动抵触设置,利用一号椎体12插设在地下,可以增加水土保持网的抓地力,防止水土保持网脱落;
[0028]一号椎体12为无顶面中空结构,连接杆14活动穿设于一号椎体12上侧的开口内,且连接杆14与一号椎体12的周壁活动抵触设置,一号椎体12内侧壁的前后两侧固定有二号支撑板15,二号支撑板15上固定有拉簧16,拉簧16的另一端与支撑块17固定连接,支撑块17与一号椎体12的内侧壁活动抵触设置,支撑块17分别固定在二号椎体18的前后两侧上,二号椎体18活动穿设于一号椎体12左右两侧的开口内,两侧的二号椎体18的内侧由上而下呈聚拢状倾斜设置,且二号椎体18与连接杆14活动抵触设置,将一号椎体12插入地下后,可以按压连接杆14,在连接杆14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杆14的下侧与二号椎体18内侧的斜面活动抵触设置,连接杆14将二号椎体18向外侧推动,二号椎体18穿过一号椎体12左右两侧的开口后,插设于地下,插设时,应保证连接杆14的下端处于二号椎体18的下侧,防止两侧的二号椎体18将连接杆14向上挤压,可以增加水土保持网的抓地力,防止水土保持网脱落,当需要取出水土保持网时,将连接杆14向上拔取,二号椎体18与连接杆14不再抵触,且拉簧16带动二号椎体18回缩到一号椎体12内,不再插设于地下,接着将一号椎体12拔出即可;
[0029]二号椎体18活动穿设于定位环19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土保持网结构,它包含框架(1),框架(1)为“回”字形结构,框架(1)的内壁上固定有网架(2),框架(1)外侧的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一号槽口(3)和四号槽口(4),一号槽口(3)和四号槽口(4)贯通设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连接块(5),所述的连接块(5)固定在框架(1)外侧的前后两侧壁上,连接块(5)活动插设于相邻的水土保持网内的一号槽口(3)内,连接块(5)的顶面上开设有二号槽口(6)和三号槽口(7),二号槽口(6)和三号槽口(7)贯通设置;限位块(8),所述的限位块(8)活动穿设于二号槽口(6)内,限位块(8)的外端活动穿设于相邻的水土保持网内的四号槽口(4)内,限位块(8)的内端与压缩弹簧(9)固定连接,压缩弹簧(9)活动穿设于二号槽口(6)内,压缩弹簧(9)的另一端与一号支撑板(10)固定连接,一号支撑板(10)与二号槽口(6)的侧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框架(1)上贯通开设有穿孔(11),穿孔(11)内活动穿设有一号椎体(12),一号椎体(12)的杆身上固定有一号限位板(13),一号限位板(13)与框架(1)的顶面活动抵触设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伟,郭月峰,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