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中宽度可调的扰流板系统及调节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143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行车中宽度可调的扰流板系统及调节方法,涉及车辆扰流板技术领域,包括:所述扰流板系统包含控制器和三个分段扰流板,分别为顶扰流板和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扰流板;每个分段扰流板均通过调节结构安装于驾驶室后围板;所述分段扰流板包含外层的固定扰流板体和内层的运动扰流板体,所述固定扰流板体通过调节结构的一部分结构固定于驾驶室后围板,所述运动扰流板体通过调节结构的另一部分结构安装于固定扰流板体;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运动扰流板体相对于固定扰流板体做伸张运动或缩合运动。本申请的扰流板系统及调节方法,实现在行车中扰流板宽度可调节,同时能够向外张开或合拢,灵活调节主挂间隙,保持最小风阻。保持最小风阻。保持最小风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中宽度可调的扰流板系统及调节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扰流板
,具体涉及一种行车中宽度可调的扰流板系统及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长途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车辆具备良好的燃油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面上的牵引车的驾驶室后围基本都配置扰流板,用以降低整车风阻,提高燃油经济性。
[0003]原厂设计的扰流板基于法规要求以及工作台(位于驾驶室后围板和货箱之间缝隙处)上下方便性的要求等考虑,也为了匹配标准尺寸的货箱,设计的扰流板的宽度较窄。在牵引车工作实践中,长途物流用户经常不使用标准货箱,而采用超宽货箱,然后相应地对牵引车改装,安装加宽非标扰流板,以实现最小风阻,最佳燃油经济性。
[0004]针对超宽货箱更进一步地,市面上的部分牵引车对顶扰流板加装电机,控制顶扰流板旋转,实现向外张开或者向内合闭,但侧扰流板均为固定宽度。
[0005]仅对顶扰流板进行改进的扰流板系统,仍旧存在以下缺陷:
[0006]①
原厂设计的扰流板系统的侧扰流板仅适用于标准货箱,如果用户使用非标货箱,则侧扰流板会因宽度不足,整车无法达到最优风阻,增加油耗;

若用户改装足够宽度的侧扰流板,会牺牲了大部分的主挂间隙,主挂间隙小会导致上下工作台空间不足,以及复杂路段转向时货箱回转空间不足;

顶扰流板电动调节方案仅能调节顶扰流板旋转角度以实现高度变化,侧扰流板无法与非标货箱最佳匹配;而即便将顶扰流板电动调节方案移植到侧扰流板中,顶、侧扰流板也只能简单的向外张开或者向内合闭;而要在张开大角度时,能够适用,则需要将侧扰流板宽度设置较宽;较宽的侧扰流板在向内合闭至小角度(即侧扰流板接近平行于驾驶室侧端面)时,会使得主挂间隙小而导致转向时货箱回转空间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车中宽度可调的扰流板系统及调节方法,实现在行车中扰流板宽度可调节,同时能够向外张开或合拢,灵活调节主挂间隙,保持最小风阻。
[0008]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车中可调的扰流板系统,所述扰流板系统包含控制器和三个分段扰流板,分别为顶扰流板和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扰流板;每个分段扰流板均通过调节结构安装于驾驶室后围板;
[0009]所述分段扰流板包含外层的固定扰流板体和内层的运动扰流板体,所述固定扰流板体通过调节结构的一部分结构固定于驾驶室后围板,所述运动扰流板体通过调节结构的另一部分结构安装于固定扰流板体;
[0010]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运动扰流板体相对于固定扰流板体做伸张运动或缩合运动。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节结构包含基座支架和运动支架,所述基座支
架固定连接于驾驶室后围板和固定扰流板体;
[0012]所述运动支架固定连接于运动扰流板体,所述运动支架和基座支架通过连杆组件连接。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杆组件包含一根主动杆,所述扰流板系统还包含三个电机;所述控制器通过一个电机单独控制顶扰流板,还通过另外两个电机同步控制两个侧扰流板;每个电机驱动对应分段扰流板的调节结构的主动杆旋转,进而带动连杆组件运动,使得运动支架做伸张运动或缩合运动。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运动扰流板体相对于固定扰流板体具有极限伸张位置和极限缩合位置;
[0015]所述扰流板系统还包含单独控制顶扰流板的多个顶档位按钮和同步控制两个侧扰流板的多个侧档位按钮;所有顶档位按钮和侧档位按钮均连接于控制器,且控制顶扰流板和/或侧扰流板在不超过极限伸张位置和极限缩合位置的范围内进行档位切换。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扰流板系统还包含设置在驾驶室内的常显仪表指示灯,所述常显仪表指示灯用于显示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的所在档位。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杆组件还包含驱动旋转轴和多个被动的连接板,多个连接板和主动杆相互铰接;
[0018]所述主动杆的一端通过驱动旋转轴铰接于基座支架,所述运动支架的尾部铰接于一个连接板端部,且运动支架的中部铰接于另一个连接板端部;
[0019]当电机带动驱动旋转轴转动时,所述主动杆和多个连接板通过运动支架尾部的铰接点使其伸出或缩回,并同时通过运动支架中部铰接点使其张开或合拢。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扰流板体在宽度方向包含尾部的平板段和头部的弧板段,所述运动扰流板体为平板状;所述运动扰流板体始终与固定扰流板体的弧板段相切。
[0021]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扰流板系统的调节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22]当车辆装载超宽货箱时、或者当车辆遇到复杂路段需要更大主挂间隙时、或者当车辆遇到限高需要降低顶扰流板宽度时、或者当车辆停车需要上下工作台但主挂间隙太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相应分段扰流板的运动扰流板体相对于固定扰流板体向外伸张或缩合。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节结构包含基座支架和运动支架,所述基座支架固定连接于驾驶室后围板和固定扰流板体;所述运动支架固定连接于运动扰流板体,所述运动支架和基座支架通过连杆组件连接;
[0024]所述连杆组件包含一根主动杆,所述扰流板系统还包含三个电机,所述控制器通过一个电机单独控制顶扰流板,还通过另外两个电机同步控制两个侧扰流板;
[0025]运动扰流板体相对于固定扰流板体做伸张运动或缩合运动,包含:
[0026]控制器通过电机驱动对应分段扰流板的调节结构的主动杆旋转,进而带动连杆组件运动,使得运动支架向外伸张或缩合。
[002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运动扰流板体相对于固定扰流板体具有极限伸张位置和极限缩合位置;
[0028]所述扰流板系统还包含单独控制顶扰流板的多个顶档位按钮和同步控制两个侧
扰流板的多个侧档位按钮;所有顶档位按钮和侧档位按钮均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扰流板系统还包含设置在驾驶室内的常显仪表指示灯;
[0029]分段扰流板的档位调节过程包含:
[0030]将顶档位按钮或侧档位按钮从当前档位按压到目标档位;
[0031]控制器接收到相应的调整指令,将调整指令发送给相应的电机;
[0032]电机控制运动扰流板体相对于固定扰流板体做伸张运动或缩合运动,分段扰流板从当前档位切换到目标档位;
[0033]控制器控制常显仪表指示灯切换显示,显示目标档位。
[0034]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5]1.本申请的扰流板系统,控制器能够控制运动扰流板体相对于固定扰流板体做伸张运动或缩合运动,实现在行车中扰流板宽度可调节,且在调节扰流板宽度同时让扰流板向外张开或合拢,始终匹配于当前实际货箱,在行驶中达到最小风阻,并适应各种特殊工况,灵活调节主挂间隙,同时保持最小风阻,实现最佳燃油经济性。
[0036]2.本申请的扰流板系统,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中可调的扰流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系统包含控制器和三个分段扰流板(2),分别为顶扰流板和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扰流板;每个分段扰流板(2)均通过调节结构(3)安装于驾驶室后围板(1001);所述分段扰流板(2)包含外层的固定扰流板体(21)和内层的运动扰流板体(22),所述固定扰流板体(21)通过调节结构(3)的一部分结构固定于驾驶室后围板(1001),所述运动扰流板体(22)通过调节结构(3)的另一部分结构安装于固定扰流板体(21);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运动扰流板体(22)相对于固定扰流板体(21)做伸张运动或缩合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中可调的扰流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3)包含基座支架(32)和运动支架(33),所述基座支架(32)固定连接于驾驶室后围板(1001)和固定扰流板体(21);所述运动支架(33)固定连接于运动扰流板体(22),所述运动支架(33)和基座支架(32)通过连杆组件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车中可调的扰流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含一根主动杆(41),所述扰流板系统还包含三个电机;所述控制器通过一个电机单独控制顶扰流板,还通过另外两个电机同步控制两个侧扰流板;每个电机驱动对应分段扰流板(2)的调节结构(3)的主动杆(41)旋转,进而带动连杆组件运动,使得运动支架(33)做伸张运动或缩合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车中可调的扰流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扰流板体(22)相对于固定扰流板体(21)具有极限伸张位置(200)和极限缩合位置(201);所述扰流板系统还包含单独控制顶扰流板的多个顶档位按钮和同步控制两个侧扰流板的多个侧档位按钮;所有顶档位按钮和侧档位按钮均连接于控制器,且控制顶扰流板和/或侧扰流板在不超过极限伸张位置(200)和极限缩合位置(201)的范围内进行档位切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车中可调的扰流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系统还包含设置在驾驶室(100)内的常显仪表指示灯,所述常显仪表指示灯用于显示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的所在档位。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车中可调的扰流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还包含驱动旋转轴(31)和多个被动的连接板,多个连接板和主动杆(41)相互铰接;所述主动杆(41)的一端通过驱动旋转轴(31)铰接于基座支架(32),所述运动支架(33)的尾部铰接于一个连接板端部,且运动支架(33)的中部铰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华李伟毛宏泰张远骏黄晶祖湃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