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142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测试设备和上位机;测试设备与上位机通讯连接;测试设备包括多路选通模块,多路选通模块用于与多个待测试的螺旋桨控制器连接形成互相独立的多路测试通道,并在测试过程中切换不同的螺旋桨控制器作为被测设备;测试设备用于:接收上位机发出的测试指令,根据测试指令生成发动机及螺旋桨转速信号并发送至通过多路选通模块选择的被测设备,以测试被测设备在不同发动机及螺旋桨转速下的控制效果;采集被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并反馈给上位机,同时根据采集的运行状态数据判断被测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螺旋桨控制器测试效率并减小测试设备的体积。控制器测试效率并减小测试设备的体积。控制器测试效率并减小测试设备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动力系统测试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螺旋桨控制器作为无人机动力系统的关键控制部分,对无人机的飞行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螺旋桨控制器测试设备只能进行单一检测,对于大批量生产的螺旋桨控制器,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耗时耗力。同时在模拟发动机转速及螺旋桨信号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传统的测试设备在产生螺旋桨转速信号时,内部需放置一个小型电机带动叶片转动,利用霍尔式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并将此信号作为螺旋桨信号,电机及叶片极易将内部线缆损坏;在模拟发动机信号时采用外部的信号发生器,还大大增加了测试设备的体积,并不符合测试设备体积小、易携带的特点。
[0003]无人机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军用、民用方面需求量都在不断增加,螺旋桨控制器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因此一种可以批量检测及便携的螺旋桨控制器测试设备具有紧迫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系统及方法,实现提高螺旋桨控制器测试效率并减小测试设备的体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设备和上位机;
[0006]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上位机通讯连接;
[0007]所述测试设备包括多路选通模块,所述多路选通模块用于与多个待测试的螺旋桨控制器连接形成互相独立的多路测试通道,并在测试过程中切换不同的螺旋桨控制器作为被测设备;
>[0008]所述测试设备用于:
[0009]接收所述上位机发出的测试指令,根据所述测试指令生成发动机及螺旋桨转速信号并发送至通过所述多路选通模块选择的被测设备,以测试被测设备在不同发动机及螺旋桨转速下的控制效果;
[0010]采集所述被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并反馈给所述上位机,同时根据采集的所述运行状态数据判断被测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0011]优选地,所述测试设备还包括主控模块、通信模块、模拟转速信号模块和监测模块;
[0012]所述通信模块、所述模拟转速信号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和所述多路选通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0013]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上位机以及所述被测设备与所述上位机
之间的数据通讯;
[0014]所述模拟转速信号模块用于生成所述发动机及螺旋桨转速信号;
[0015]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所述被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0016]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出的测试指令,并根据所述测试指令控制所述模拟转速信号模块生成对应的发动机及螺旋桨转速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监测模块采集的运行状态数据判断被测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0017]优选地,所述运行状态数据包括所述被测设备的输入电压电流以及输出电压、电流。
[0018]优选地,所述测试设备还包括模拟负载模块,所述模拟负载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0019]所述模拟负载模块用于为所被测设备提供负载功率,并模拟短路故障。
[0020]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包括RS422通讯接口,所述测试设备通过RS422通讯接口与所述上位机进行双向通讯,所述被测设备通过RS422通讯接口与所述上位机之间通讯。
[0021]优选地,所述测试设备还包括DO指令模块,所述DO指令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0022]所述DO指令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向所述被测设备发送测试相关的DO控制命令。
[0023]优选地,所述多路选通模块包括由多路继电器构成的多路选通电路。
[0024]优选地,所述测试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主控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模拟转速信号模块、所述监测模块、所述模拟负载模块和所述DO指令模块供电。
[0025]优选地,所述主控模块采用MCU芯片实现。
[002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方法,利用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0027]S1:将多个待测试的螺旋桨控制器与所述测试设备连接;
[0028]S2:通过所述测试设备的多路选通模块选择至少一个螺旋桨控制器作为被测设备;
[0029]S3:所述测试设备接收所述上位机发出的测试指令,根据所述测试指令生成发动机及螺旋桨转速信号并发送至选择的被测设备,以测试被测设备在不同发动机及螺旋桨转速下的控制效果;
[0030]S4:测试过程中,实时采集所述被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并反馈给所述上位机,同时根据采集的所述运行状态数据判断被测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0031]S5:判断是否所有的待测试的螺旋桨控制器已经测试完成,若是,则结束测试,否则执行S6;
[0032]S6:通过多路选通模块切换其他未被测试的螺旋桨控制器作为被测设备,并返回步骤S3。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4]本专利技术测试系统中的测试设备采用多路选通模块可实现被测设备之间的快速切换,同时可以实现多个被测设备批量测试,同时多路测试通道之间独立工作,不会因为某个通道出现故障导致整个测试设备停止工作,测试设备可采集被测试的螺旋桨控制器的运行
状态数据,并根据采集数据判断螺旋桨控制器是否正常工作,有效增加判断的可靠性。
[0035]进一步地,测试设备集成了模拟转速信号模块和模拟负载模块,模拟转速信号模块可以实现发动机转速和螺旋桨转速信号的生成,为被测设备模拟一个较为真实的工作信号,同时减小测试设备体积并提高便携程度,模拟负载模块可以模拟短路故障,增加了测试的多样性。
[0036]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0037]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38]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系统的整体框架图。
[0039]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系统中测试设备的组成框图。
[0040]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克服传统螺旋桨控制器测试数量少、不安全及体积较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路螺旋桨控制器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004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设备和上位机;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上位机通讯连接;所述测试设备包括多路选通模块,所述多路选通模块用于与多个待测试的螺旋桨控制器连接形成互相独立的多路测试通道,并在测试过程中切换不同的螺旋桨控制器作为被测设备;所述测试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出的测试指令,根据所述测试指令生成发动机及螺旋桨转速信号并发送至通过所述多路选通模块选择的被测设备,以测试被测设备在不同发动机及螺旋桨转速下的控制效果;采集所述被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并反馈给所述上位机,同时根据采集的所述运行状态数据判断被测设备是否运行正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还包括主控模块、通信模块、模拟转速信号模块和监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模拟转速信号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和所述多路选通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上位机以及所述被测设备与所述上位机之间的数据通讯;所述模拟转速信号模块用于生成所述发动机及螺旋桨转速信号;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所述被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出的测试指令,并根据所述测试指令控制所述模拟转速信号模块生成对应的发动机及螺旋桨转速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监测模块采集的运行状态数据判断被测设备是否运行正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数据包括所述被测设备的输入电压电流以及输出电压、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还包括模拟负载模块,所述模拟负载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模拟负载模块用于为所被测设备提供负载功率,并模拟短路故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螺旋桨控制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兵於世磊吕建良曹鑫磊梁东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