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外露水管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拆卸的外露水管固定装置。一种外露水管固定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固定板、连接架和第一弧形板等,底座顶部左侧滑动式设有第一外壳,底座顶部右侧滑动式设有第二外壳,底座下侧设有用于将固定本外露水管固定装置的固定板,底座上部设有连接架,连接架上部均匀间隔转动式设有三个第一弧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张开,然后将水管位于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之间,随后松开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进而在第二弹簧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复位夹紧水管,实现对水管的固定,操作简单,方便拆卸。方便拆卸。方便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露水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外露水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排水管固定架一般通过螺栓固定,在对排水管进行拆除维修时取下螺栓非常困难;同时现有排水管固定架因大小无法与排水管适配,导致在对排水管固定时不紧容易晃动;并且现有排水管固定架多为一体化结构,导致排水管需要维修时,需先将固定架拆除才能对排水管进行维修操作,操作十分繁琐。
[0003]如何设计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拆卸的外露水管固定装置是本专利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排水管需要维修时,需先将固定架拆除才能对排水管进行维修操作,操作十分繁琐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拆卸的外露水管固定装置。
[0005]一种外露水管固定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固定板、连接架、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空心杆、尖头杆、空心柱、滑动插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底座顶部左侧滑动式设有第一外壳,底座顶部右侧滑动式设有第二外壳,底座下侧设有用于将固定本外露水管固定装置的固定板,底座上部设有连接架,连接架上部均匀间隔转动式设有三个第一弧形板,连接架上部均匀间隔转动式设有三个用于配合第一弧形板夹紧水管的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均与同侧的第一弧形板接触,第二外壳上部均匀间隔设有三个空心杆,第一外壳上部均匀间隔设有三个尖头杆,第二外壳内顶部均匀间隔设有三个空心柱,空心柱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用于限位尖头杆的滑动插杆,滑动插杆均与尖头杆接触,滑动插杆顶部均与同侧的空心柱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三个第一弧形板和三个第二弧形板均与底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0006]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叉板、连接框、上顶杆和第三弹簧,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下侧均设有两个叉板,底座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连接框,连接框中部均滑动式设有用于限位叉板的上顶杆,上顶杆均与同侧的叉板接触,上顶杆底部均与底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0007]进一步说明,固定板前后两侧均开有两个安装孔。
[0008]进一步说明,三个第一弧形板与三个第二弧形板均为能够形变的橡胶材质。
[0009]进一步说明,三个尖头杆右侧均开有限位槽。
[0010]进一步说明,四个叉板底部均开有卡槽。
[0011]本技术的优点为:
[0012]1、本技术通过将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张开,然后将水管位于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之间,随后松开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进而在第二弹簧复位的作用下带
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复位夹紧水管,实现对水管的固定,操作简单,方便拆卸;
[0013]2、本技术通过上顶杆卡进卡槽内,进而对叉板进行限位,进而将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固定在底座上,进一步加强对水管的固定。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的标记:1:底座,2:第一外壳,3:第二外壳,4:固定板,5:连接架,6:第一弧形板,7:第二弧形板,8:空心杆,9:尖头杆,10:空心柱,11:滑动插杆,12: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4:叉板,15:连接框,16:上顶杆,17: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技术,在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外露水管固定装置,参照图1
‑
3,包括有底座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固定板4、连接架5、第一弧形板6、第二弧形板7、空心杆8、尖头杆9、空心柱10、滑动插杆11、第一弹簧12和第二弹簧13,底座1顶部左侧滑动式设有第一外壳2,底座1下侧安装有用于将固定外露水管固定装置的固定板4,底座1上部焊接有连接架5,底座1顶部右侧滑动式设有第二外壳3,连接架5上部均匀间隔转动式设有三个第一弧形板6,连接架5上部均匀间隔转动式设有三个第二弧形板7,第二弧形板7用于配合第一弧形板6夹紧水管,第二弧形板7均与同侧的第一弧形板6接触,第二外壳3上部均匀间隔设有三个空心杆8,第一外壳2上部均匀间隔连接有三个尖头杆9,第二外壳3内顶部均匀间隔设有三个空心柱10,空心柱10内侧均滑动式设有滑动插杆11,滑动插杆11用于限位尖头杆9,滑动插杆11均与尖头杆9接触,滑动插杆11顶部均与同侧的空心柱10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2,三个第一弧形板6和三个第二弧形板7均与底座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3,固定板4前后两侧均开有两个安装孔,三个第一弧形板6与三个第二弧形板7均为能够形变的橡胶材质,三个尖头杆9右侧均开有限位槽。
[0022]使用本装置时,首先人们可以通过固定板4将本装置固定在指定位置,随后向上移动滑动插杆11,第一弹簧12被压缩,使得滑动插杆11与尖头杆9分离,随后向外移动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第一外壳2带动尖头杆9向左移动,第二外壳3带动空心杆8向右移动,使得空心杆8与尖头杆9分离,随后正转第一弧形板6,反转第二弧形板7,将第一弧形板6和第二弧形板7张开,第二弹簧13被压缩,将水管位于第一弧形板6与第二弧形板7之间,随后松开第一弧形板6和第二弧形板7,进而在第二弹簧13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弧形板6和第二弧形板7复位夹紧水管,接着向内移动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第一外壳2带动尖头杆9向右移动,第二外壳3带动空心杆8向左移动,使得尖头杆9插入第一弧形板6、第二弧形板7和空心
杆8内,使得空心杆8和尖头杆9对第一弧形板6和第二弧形板7进行限位,再松开滑动插杆11,进而在第一弹簧12复位的作用下带动滑动插杆11向下移动插入尖头杆9的限位槽内,对尖头杆9进行限位。
[0023]参照图4,还包括有叉板14、连接框15、上顶杆16和第三弹簧17,底座1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连接框15,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下侧均栓接有两个叉板14,连接框15中部均滑动式设有上顶杆16,上顶杆16用于限位叉板14,上顶杆16均与同侧的叉板14接触,上顶杆16底部均与底座1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7,四个叉板14底部均开有卡槽。
[0024]当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向外移动时,进而带动叉板14向外移动,使得叉板14向下挤压上顶杆16,第三弹簧17被压缩,当叉板14与上顶杆16分离时,进而在第三弹簧17复位的作用下带动上顶杆16向上移动复位,将水管固定好后,当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向内移动时,进而带动叉板14向内移动,当叉板14与上顶杆16接触时,叉板14向下挤压上顶杆16,第三弹簧17被压缩,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露水管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底座(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固定板(4)、连接架(5)、第一弧形板(6)、第二弧形板(7)、空心杆(8)、尖头杆(9)、空心柱(10)、滑动插杆(11)、第一弹簧(12)和第二弹簧(13),底座(1)顶部左侧滑动式设有第一外壳(2),底座(1)顶部右侧滑动式设有第二外壳(3),底座(1)下侧设有用于将固定本外露水管固定装置的固定板(4),底座(1)上部设有连接架(5),连接架(5)上部均匀间隔转动式设有三个第一弧形板(6),连接架(5)上部均匀间隔转动式设有三个用于配合第一弧形板(6)夹紧水管的第二弧形板(7),第二弧形板(7)均与同侧的第一弧形板(6)接触,第二外壳(3)上部均匀间隔设有三个空心杆(8),第一外壳(2)上部均匀间隔设有三个尖头杆(9),第二外壳(3)内顶部均匀间隔设有三个空心柱(10),空心柱(10)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用于限位尖头杆(9)的滑动插杆(11),滑动插杆(11)均与尖头杆(9)接触,滑动插杆(11)顶部均与同侧的空心柱(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定君,
申请(专利权)人:钟定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