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柱状底泥采集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09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柱状底泥采集装备,包括操作头、加长杆和采集头,所述加长杆的一端与操作头可拆卸装配,另一端与采集头可拆卸装配,加长杆由多节杆体依次拼接构成。本申请的底泥采集装备,一方面,整体为拼装式结构,携带时,拆分为个体件,提高了携带的便利性,另一方面,通过布设拼接式加长杆,加长杆的长度可通过杆体的数量调整,即取样深度可适应性调整,解决了深水湖库取样难的问题。此外,连接采集头的操作头和加长杆均为刚性件,相比采用软绳连接,避免了采集头受水体流动冲击而产生倾斜,解决了采样易出现偏差的弊端。解决了采样易出现偏差的弊端。解决了采样易出现偏差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柱状底泥采集装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底泥采样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柱状底泥采集装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湖库类水体因富营养化而爆发藻华已成为普遍现象。摸清河湖不同深度的底泥成分及污染物含量以分析河湖环境情况,是进行河湖水体综合整治的前提条件,所以对河湖水体的底泥进行采样分析已逐渐成为环境监测中的不可缺失的一环。
[0003]河湖底泥的采样具有难度高、采样量大的特点,现有的采泥器种类较少,目前常用的采泥器主要为抓斗式采泥器,该类采泥器具有携带方便,采集量大等特点,但无法满足河湖底泥分层分析的要求。一部分柱状采泥器虽能适应底泥分层分析需求,但通常为整体件,不仅不利于携带,而且取样深度无法适应性调整,不便于底泥的采样工作。此外,通过采用软绳连接采泥器主体,在水体流动性较强的水体环境中易造成采泥器主体倾斜,导致采样出现偏差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底泥采集装置难携带、取样深度无法适应性调整、采样易出现偏差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柱状底泥采集装备。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柱状底泥采集装备,包括操作头、加长杆和采集头,所述加长杆的一端与操作头可拆卸装配,另一端与采集头可拆卸装配,加长杆由多节杆体依次拼接构成。
[0007]进一步,所述杆体的一端设置有磁吸层,两根杆体拼接时,一根杆体的磁吸层端与另一根杆体的非磁吸层端磁吸拼接。
[0008]进一步,所述操作头包括固定连接的手柄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底端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加长杆的顶端与开口槽插接装配。
[0009]进一步,所述加长杆与开口槽之间通过螺栓实现插接锁紧。
[0010]进一步,所述加长杆的底端与采集头的顶端螺纹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采集头内开设有底部开口的取样柱状孔。
[0012]进一步,还包括与取样柱状孔的开口匹配封堵的封闭球,所述封闭球的两侧均通过弹性绳与操作头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连接头的两侧延伸出支耳,两侧的弹性绳分别与对应侧的支耳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柱状底泥采集装备,包括操作头、加长杆和采集头,所述加长杆的一端与操作头可拆卸装配,另一端与采集头可拆卸装配,加长杆由多节杆体依次拼接构成。本申请的底泥采集装备,一方面,整体为拼装式结构,携带时,拆分为个体件,提高了携带的便利性,另一方面,通过布设拼接式加长杆,加长杆的长度可通过杆体的数量调整,即取样
深度可适应性调整,解决了深水湖库取样难的问题。此外,连接采集头的操作头和加长杆均为刚性件,相比采用软绳连接,避免了采集头受水体流动冲击而产生倾斜,解决了采样易出现偏差的弊端。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未采泥时的整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泥后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3为操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两节杆体拼接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采泥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柱状底泥采集装备,包括操作头、加长杆5和采集头7,所述加长杆的一端与操作头可拆卸装配,另一端与采集头7可拆卸装配,加长杆5由多节杆体501依次拼接构成。更加具体来说,所述操作头包括固定连接的手柄2和连接头1,所述连接头的底端开设有开口槽101,所述加长杆5的顶端与开口槽101插接装配并且通过螺栓4实现插接锁紧,加长杆5的底端与采集头7的顶端螺纹连接;所述杆体501的一端设置有磁吸层9,两根杆体拼接时,一根杆体的磁吸层端与另一根杆体的非磁吸层端磁吸拼接;所述采集头内开设有底部开口的取样柱状孔701。所述加长杆和采集头的材质为不锈钢,以保证强度和抗腐蚀性。
[0024]综上所述,本装备的各部件均可拆卸,加长杆采用磁吸式的多段连接方式进行组装拼接,各杆体可通过磁吸层连接,并利用一个螺栓将采集杆与操作头连接。水面作业时可用工具箱或工具包将装备所有组装部件带上船只,采样时现场组装,通过手柄旋转,配合采集头的进取,底泥挤入取样柱状孔,可实现底泥的高效采样。采样结束后可快速拆卸。并且可以通过磁吸连接合适数量的杆体,增长整体长度,以便对深水湖库进行底泥采样。同时,加长杆及装备其他部位均为刚性材料,且有一定重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配重,避免了采样时发生倾斜,并且可以传递扭矩。
[0025]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取样柱状孔701的开口匹配封堵的封闭球8,所述封闭球8的两侧均通过弹性绳6与操作头连接;更加具体地,所述连接头1的两侧延伸出支耳3,两侧的弹性绳分别与对应侧的支耳连接,弹性绳处于绷紧状态。初始状态时,封闭球处于采集头的一侧。当采样人员将本装备投入水体开始采样,装备底部接触到底泥时,将伸缩绳较短一侧从采样器上部放下,此时封闭球会因底泥挤压卡在采集头一侧。当采样完毕后,采样人员将装备快速拉起,封闭球因伸缩绳的拉扯卡入取样柱状孔的开口处,令采集到的样品无法漏出。
[002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
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柱状底泥采集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头、加长杆和采集头,所述加长杆的一端与操作头可拆卸装配,另一端与采集头可拆卸装配,加长杆由多节杆体依次拼接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柱状底泥采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一端设置有磁吸层,两根杆体拼接时,一根杆体的磁吸层端与另一根杆体的非磁吸层端磁吸拼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柱状底泥采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头包括固定连接的手柄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底端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加长杆的顶端与开口槽插接装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柱状底泥采集装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浩波唐晨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