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体收纳箱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084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热体收纳箱冷却装置,以使各送风机的旋转轴与空气吸入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搬送外部气体风路上的空气的外部送风机和搬送内部气体风路上的空气的内部气体送风机,以使热交换器的较长风路侧的吸入口与送风机的喷出口一致的方式将进行外部气体与内部气体的显热的交换的热交换器配置在外部气体风路和内部气体风路之间。其纵深能够形成为薄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设置在屋外的箱体构造物的,在内部具有电子部 件等发热体,其发热量多,即使在冬季也需要冷却,另外,具有因温 度而使性能、寿命受到较大影响的精密的机器的箱,特别是涉及其冷 却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子部件的高性能化和电子部件相对于控制基板的高密 度化提高,来自控制基板的发热量飞越性地增加。与此相随,箱内的 温度存在上升的倾向,控制基板上的电子部件的动作保证、制品寿命 受到箱内温度的较大影响。因此,如果不将箱内的温度冷却到一定以 下则不能确保信赖性。例如,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1-156478所记载的那样,已知历来 利用空气式热交换对这种箱进行冷却的发热体收纳箱冷却装置被设置 在箱外面。以下,参照图23对现有的发热体收纳箱冷却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23所示的发热体收纳箱冷却装置,在箱体301的内部具有 通过内部气体吸入口 302将发热体收纳箱的空气引入并送回的内部气 体风路305;将外部气体通过外部气体吸入口 306引入,或者从外部气 体喷出口 308排出的外部气体风路309;和以使这两个风路305、 309 独立的方式设置的隔板310。进一步,还具备以使风扇的旋转轴和来自 外部气体吸入口 306的空气吸入方向成直角的方式而配置的用来搬送 外部气体风路309的空气的外部气体侧风扇303B;以使风扇的旋转轴 和来自内部气体吸入口 302的空气吸入方向成直角的方式而配置的用 来搬送内部气体风路305的空气的内部气体侧风扇303A;和设置在两 风路的交点处且对外部气体和内部气体的显热进行交换的热交换器 304。箱体301在外置在发热体收纳箱的面板上的设置状态下冷却发热体收纳箱。在这样的现有的发热体收纳箱冷却装置中,由于风扇的旋转轴与 空气吸入方向为直角,存在相对发热体收纳箱的面板为垂直方向的发 热体收纳箱冷却装置的尺寸(以后称纵深)因受到风扇直径的限制而 变大的问题,要求形成为薄型。另外,内部气体送风机、外部气体送风机分别设置一个,所以存 在当内部气体送风机或外部气体送风机发生故障时完全不能发挥作为 冷却装置的功能的问题,要求即使送风机发生故障时也能作为冷却装 置发挥功能。另外,由于配置结构复杂,所以存在生产、维修、施工繁杂的问 题,要求配置结构简单,生产、维修、施工容易。另外,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4-286419号所记载的那样,在现有 的发热体收纳箱冷却装置中使用的现有的逆流方式的热交换器为将由 聚苯乙烯薄板被真空成形加工而成的第一传热板101和第二传热板 102相互叠层的热交换器。以下,参照图22对该热交换器进行说明。第一传热板101和第二传热板102其平面形状为方形,经聚苯乙 烯薄板的真空成形加工而成形后,通过切断为汤姆逊型(卜a y >型) 且多余的薄板而得到。第一传热板101具备大致平行、大致等间隔的 以中空凸状的方式形成的大致L字状的风路肋(rib) 103,由风路肋 103形成大致L字状的第一风路104和传热面105。在第一风路104的出入口部分设置有将第一传热板101的边缘向 与风路肋103的凸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弯的风路端面106,在风路肋103 的两端上设置有多个与风路肋103的凸方向为相同方向的中空凸状的 第一突起107。具备作为第一传热板101的第一风路104的入口和出口以外的外 周边部的外周肋A (省略图示),其夹在第一风路104的入口和出口之 间,在与成为逆流的风路部分大致平行的外周边部形成为与风路肋103 的凸方向为相同方向的中空凸状,另外,在外周肋A的对角上具有相 同形状的外周肋A]08b。外周肋A108b的外侧侧面折弯到与风路端面106相同的位置。在第一传热板101的第一风路104的出入口和外周肋A108b以外 的外周边部上设置有相同形状的外周肋B109,在外周肋B109中外周 肋B109a与外周肋A108大致平行,外周肋B109b与外周肋A108大致正交。此外,符号末尾的英语小写文字的尾标具有相同的号码和相同的 功能,用于区别配置等的差异,另外,没有附加尾标的符号总括附加 多个尾标的符号。外周肋B109的形状为与风路肋103的凸方向为相同方向的中空凸 状,外周肋B109b的外侧侧面的中央部折弯到与传热面105相同的位 置而形成风路开口部110,两端部分折弯到与风路端面106相同的位置 而形成风路端面盖111。在外周肋B109a的风路端面106 —侧具有与风路肋103的凸方向 为相同方向的中空凸状的第二突起112a,构成为第二突起112a与设 置在位于其上方的第二传热板102上的第二突起112b大致正交,并且 第二突起112a的上面与设置在位于其上方的第二传热板102上的外周 肋B109a、 109b的下面抵接。第二传热板102与第一传热板101为相似关系,在第二传热板102 的形状之中使第二传热板102的外周肋A108c、 108d的高度为与风路 肋103的高度相同的高度,进一步将第二传热板102的外周肋A108c、 108d的宽度形成为比第一传热板101的外周肋A108b的宽度更宽的形 状。在与第一传热板101和第二传热板102的外周肋A108b大致平行 的风路肋103上设置有多个形成为与风路肋103的凸方向为相同方向 的中空凸状的突起C113,或者设置有将风路肋103的宽度断续扩张的 风路肋叠层部114,以使突起C113的上面和位于其上方的第二传热板 102的风路肋103的下面抵接或者使风路肋叠层部114的上面和位于其 上方的第一传热板101的下面抵接的方式,使第一传热板101和第二 传热板102的突起C113与风路肋叠层部114在叠层方向相对错开而构 成。将上述那样成形的第一传热板]01和第二传热板102交替叠层, 交替形成第一风路104和第二风路115,然后热熔接外周侧面等,由此构成热交换器,在第一风路104流动的流体和在第二风路115流动的 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在这样的现有的热交换器中,如果传热板的面积增大则变得容易 弯曲,当从在风路中流动的流体受到的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存在邻接 的风路肋彼此之间嵌合,风路高度降低,导致通气阻力可能增加的问 题,要求确保风路高度并且抑制通气阻力的增加。另外,由于风路肋叠层部比风路肋宽,所以在风路肋叠层部部分 存在因风路宽度狭窄导致通气阻力增加的问题,要求不减少风路宽度 并抑制通气阻力的增加。另外,由于在方形的传热板上形成的多个L字状的风路在风路长 度上存在差异,所以有在各风路流动的风量产生差异,在流出部发生 各风路的热交换后的空气的温度差即所谓的温度分布的问题,要求温 度分布的改善。特别是在搭载有热交换器的机器的喷出口和热交换器的流出部接 近的情况下,在低外部气体温度、低风量时等存在因温度分布而产生 的低温空气被喷出的可能性。另外,在对叠层的传热板的外周侧面进行热熔接时,存在因热收 縮导致外周侧的开口高度和风路高度减少的可能性的问题,要求确保 外周侧的开口高度和风路高度从而抑制通气阻力的增加。另外,在热熔接时,存在为了防止熔接不良而在熔接作业上花费 工时的问题,要求降低熔接作业的工时并且使生产率提高。另外,在从传热板切断多余的薄板时,在风路的入口或出口部分 残留毛刺("'J),在热熔接时,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热体收纳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入发热体收纳箱的空气,并使其返回到所述发热体收纳箱内而循环的内部气体风路;引入外部气体,并排出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风路;搬送所述外部气体风路的空气的外部气体送风机;搬送所述内部气体风路的空气的内部气体送风机;交换所述外部气体和所述内部气体的显热的热交换器;和对所述外部气体送风机与所述内部气体送风机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所述外部气体送风机的旋转轴和空气吸入方向以及所述内部气体送风机的旋转轴和空气送风机的空气吸入方向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以使所述热交换器的较长风路侧的一个吸入口与所述外部气体送风机的喷出方向一致,并且使另一个吸入口与所述内部气体送风机的喷出方向一致的方式将所述热交换器配置在所述外部气体风路和所述内部气体风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裕二萩本桂辅舟田直之山口俊和松本睦彦最首和树柴田洋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