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滴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081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滴灌系统,包括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的下侧的滚轮,车架设置有空压机和水泵,水泵设置有输入管和输出管,输出管设置有方向朝向输出管的管口的第一单向阀,空压机连接有气管,气管和输出管连接,气管设置有方向朝向输出管的第二单向阀,气管设置在第一单向阀远离水泵的一侧,车架设置有主软管和若干支软管,主软管的一端用于和输出管连接,主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堵头,主软管设置有若干接口,支软管的一端用于和接口连接,支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堵头,支软管设置有若干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动方便,可用于其他区域的浇灌。其他区域的浇灌。其他区域的浇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滴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滴灌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滴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滴灌系统可用于大面积的植物的浇水,可提高浇水的效率以及节省人力。现有的滴灌系统一般预埋在地下,不可移动,即不可用于其他区域的浇灌,另外,滴灌系统的轻量化也是需要考虑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滴灌系统无法移动的缺点,提出一种移动式滴灌系统,移动方便,可用于其他区域的浇灌。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移动式滴灌系统,包括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的下侧的滚轮,车架设置有空压机和水泵,水泵设置有输入管和输出管,输出管设置有方向朝向输出管的管口的第一单向阀,空压机连接有气管,气管和输出管连接,气管设置有方向朝向输出管的第二单向阀,气管设置在第一单向阀远离水泵的一侧,车架设置有主软管和若干支软管,主软管的一端用于和输出管连接,主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堵头,主软管设置有若干接口,支软管的一端用于和接口连接,支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堵头,支软管设置有若干出水口。
[0006]进一步的,车架包括底座,滚轮设置在底座的下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和底座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水泵和空压机设置在支撑板和底座之间,主软管和支软管设置在支撑板的上侧。
[0007]进一步的,沿支撑板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围板,围板围成存放空间,主软管和支软管的均设置在存放空间内,围板的上侧盖设置有盖板。
[0008]进一步的,存放空间内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将存放空间分成一个第一空间和若干第二空间,主软管设置在第一空间内,第二空间内固定连接有若干隔板,隔板从上至下依次设置,隔板将第二空间分成若干第三空间,每个第三空间内均设置有一个支软管。
[0009]进一步的,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0]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滚轮和支架方便搬运水泵、空压机、主软管和支软管,另外,在浇灌完成后,打开空压机可减少主软管和支软管内的水,从而减少主软管和支软管的重量,从而实现轻量化,便于收纳和移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浇灌时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0014]图4为主软管和支软管的管口输出压缩空气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6]参见图1至图4,一种移动式滴灌系统,包括车架11以及设置在车架11的下侧的滚轮12,车架11设置有空压机13和水泵14,水泵14设置有输入管141和输出管142,输出管142设置有方向朝向输出管142的管口的第一单向阀143,空压机13连接有气管131,气管131和输出管142连接,气管131设置有方向朝向输出管142的第二单向阀132,气管131设置在第一单向阀143远离水泵14的一侧,车架11设置有主软管15和若干支软管16,主软管15的一端用于和输出管142连接,主软管1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堵头151,主软管15设置有若干接口152,支软管16的一端用于和接口152连接,支软管1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堵头161,支软管16设置有若干出水口162。
[0017]车架11包括底座111,滚轮12设置在底座111的下侧,底座11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112,支撑板112和底座111之间通过支架113固定连接,水泵14和空压机13设置在支撑板112和底座111之间,主软管15和支软管16设置在支撑板112的上侧。
[0018]沿支撑板112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围板114,围板114围成存放空间,主软管15和支软管16的均设置在存放空间内,围板114的上侧盖设置有盖板116。
[0019]存放空间内固定连接有隔板1151,隔板1151将存放空间分成一个第一空间1152和若干第二空间,主软管15设置在第一空间1152内,第二空间内固定连接有若干隔板1151,隔板115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隔板1151将第二空间分成若干第三空间1154,每个第三空间1154内均设置有一个支软管16。
[0020]底座1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17。
[0021]实施例原理:
[0022]参见图1,初始时,主软管15成卷的放置在第一空间1152内,支软管16成卷的放置在第三空间1154内,隔板1151将支软管16隔开,从而放置支软管16之间相互缠绕,把手117方便人员推动,滚轮12方便本申请的移动,将本申请移动至需要浇灌的地方,然后输入管141和水源连接,水泵14和电源连接,然后打开盖板116,将主软管15和支软管16从存放空间中取出来,将主软管15远离第一堵头151的一端和输出管142连接,然后将支软管16远离第二堵头161的一端和接口152连接,将主软管和支软管铺设在土地上,打开水泵14,水泵14将水源的水经过第一单向阀143、主软管15输送向支软管16,最终支软管16的水经过支软管16上的出水口162出来并浇灌在土地上供植物吸收,参见图2和图3,当浇灌完成后,停止水泵14,然后将第一堵头151从主软管15上拆卸下来,将第二堵头161从支软管16上拆卸下来,然后空压机13连接电源,打开空压机13,空压机13经过第二单向阀132向主软管15和支软管16输送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从主软管15的管口和支软管16的管口喷出,参见图4,在这个过程中,压缩空气可将主软管15和支软管16残留的水带出来,即减少主软管15和支软管16内的水,从而减小主软管15和支软管16的重量以实现轻量化,进而方便移动,然后关闭空压机13,将支软管16和接口152断开,将主软管15和输出管142断开,将第一堵头151嵌入主软管15的管口,将第二堵头161嵌入支软管16的管口,然后将主软管15成卷放入存放空间,将支软管16成卷放入存放空间,并用隔板1151将支软管16隔开,然后盖上盖板116即可。
[0023]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下侧的滚轮,所述车架设置有空压机和水泵,所述水泵设置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设置有方向朝向所述输出管的管口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空压机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和所述输出管连接,所述气管设置有方向朝向所述输出管的第二单向阀,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单向阀远离所述水泵的一侧,所述车架设置有主软管和若干支软管,所述主软管的一端用于和输出管连接,所述主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主软管设置有若干接口,所述支软管的一端用于和所述接口连接,所述支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堵头,所述支软管设置有若干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底座,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晓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芦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